老师最不喜欢的家长类型,你躺枪了吗?

孩子在学校遇到了问题,该怎么和班主任沟通?家长间有时会互相交流经验,怎么才能让老师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当老师的朋友也常吐槽,有的孩子的家长言行奇葩,不胜其扰。老师到底喜欢和什么样的家长交流?今天方妈就跟各位家长分享点小秘密,看完记得提醒朋友圈的家长朋友们!

老师最不喜欢的家长类型,你躺枪了吗?

老师最不喜欢什么样的家长

1.老师最不喜欢家长说的话是——孩子我交给您了,你就该说说,该骂骂,我们都交给您了。

这句话是家长最管用的话,但是老师却不一定会接受,第一,孩子不是老师的,是家长的,您可以随便说骂,老师没有这个权利,第二,全班数十个孩子都交给老师,老师管的过来吗?第三,家长这句话看似客套,但是其实也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

2.老师最不喜欢的家长是——只是自己在那儿一股脑地说,而不让老师插嘴,或者让老师感觉家长似乎全身心付出了,而把所有的不好都推给老师,家长没有半点责任。

比如给老师打电话,家长会很想和老师沟通,先开始说孩子的不是或者说自己为了孩子干了什么,这样老师成了听众,根本起不到沟通的作用,更解决不了问题。

3.老师最不喜欢听到家长说“责任全部都是老师和学校的”——一说什么就是老师没教育到位,学校没做到位。

其实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至少我接触的老师都是挺好的,但是家长有自己的喜好,有的会从感觉上对老师有成见,他们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老师,然后就会人为地认定一些问题的出现和处理都是老师的原因,比如一开始入学的时候,家长都希望是老教师或者严厉的老师当班主任,感觉这样会对孩子好,但是一段时间,会听到家长抱怨,老师过于严厉,有更年期倾向等这样的评语,这就是主观认定,而非客观判断,而且如果一旦老师严厉了涉及到自己孩子问题的时候,家长一般会规避自己的责任,先挑老师的不是。老师其实也挺冤枉的。

4.老师最不喜欢的就是总是打听各方消息然后质问老师的家长。

现在网络极其发达,教育教学工作极为透明,家长们中各种消息很多,家长们的疑问一个接着一个,如果看到某个名册或者名单没有自己的孩子,家长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急于找老师要说法。即便通过这个途径了解一些信息,想和老师沟通,也要讲究策略,不能太莽撞行事。

5.老师不喜欢急于求成的家长——就是过分强调分数和名词。

分数是衡量一个孩子的标准,但是同样是60分,含义也完全不同,有的60分可能意味着刚刚及格,有的60分对学生可能是很高的分数,因为题目的难度不同、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但是有的家长看到分数就着急,不会冷静分析,着急找老师。还有的家长特别希望老师给自己孩子开小灶,能够充分关注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心情是理解,其实,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自己去问问题,因为只要老师在学校,他就有义务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老师不会拒绝孩子的提问。

好的学生,基本上每天追着老师问,不懂就问,抓紧在学校的时间。老师特别希望孩子得了多少分,家长都可以接纳,然后让孩子自己说说成绩的排名或者整体的状况,而非仅凭数字说话,多一些让孩子思考的机会。

老师最不喜欢的家长类型,你躺枪了吗?

如何成为老师喜欢的家长

1.重视家长会

能推掉的事情全推掉,家长会是十分重要的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以及认识其他同学和家长的机会。

2.主动打招呼

在第一次见面或者接孩子回家时,尽可能多地跟老师打招呼。

3.避免家长里短

一个老师是不乐意与你交谈发型、服饰、菜谱等这些琐碎事的,你们只有一个共同话题就是你的孩子。

4.简短的谈话

跟老师交流时要注意把握时间,因为除了你以外,还有很多家长在等着。

5.勿以貌取人

不要因为老师看起来很年轻或者太刻板就对他产生偏见。

6.不要放鸽子

预约好的时间千万不要临时取消或者改时间,这样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下次再约恐怕就很难了。

7.留下好印象

跟老师接触的过程中,一定要表现地很温和友好,如果老师喜欢你的话,自然也会喜欢你的孩子。

8.坦诚相待

告诉老师你们的真实家庭情况。单亲或者离异或者其他情况,会让他对孩子多一点关心。

9.参与家庭作业

现在很多孩子的家庭作业是要家长配合的,比如签字或者提问,还有一些手工作业等需要家长积极地参与进来。

10.不听一面之词

在遇到需要判断对错和是非的情况时,一定要听听孩子的解释和老师的解释,综合考虑再做决定,不要只听一面之词。

老师最不喜欢的家长类型,你躺枪了吗?

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家长与老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联系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可以互相交流彼此的信息,更全面的掌握孩子的状况。当然了,你不用刻意的溜须拍马,但是绝对不要被动地等待老师来联系你,因为学生那么多,老师会忙不过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