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的三星,準備在物聯網領域放大招了

姍姍來遲的三星,準備在物聯網領域放大招了

蘋果發佈會上,在介紹完所有不夠出色的亮點後,庫克宣佈了頂配蘋果手機近一萬三售價;一週後在地球的另一端,首批參與預定的中國用戶在全國各地的蘋果零售店門口排隊等待這款史上最貴的蘋果手機。

不過和用戶們預想的似乎不太一樣,這次來提新機,並不需要排那麼長的隊。

姍姍來遲的三星,準備在物聯網領域放大招了

從網上曝光的圖片來看,全國有好幾家門店早早為排隊的人們準備好了鐵柵欄和隔離帶,不過在開售後十幾分鍾,保安便撤掉了這些多餘的設施——蘋果店外,再也不復當年iPhone 4S發售時的排隊盛景了。甚至有跡象表明,此次發售的iPhone XS/XS Max正在成為蘋果優勢以來熱度削減最快的產品。

姍姍來遲的三星,準備在物聯網領域放大招了

iPhone 4s發售首日的場景

蘋果官網上的發貨時間顯示,iPhone XS/XS Max這兩款新品的發貨時間普遍在1~2周,但包括京東、天貓在內的電商渠道,現在已經全面現貨銷售,以往一機難求的場面已經不復存在。

都說果粉“人傻錢多”,但是傻也會有個限度,很顯然,在蘋果高昂的價格面前,消費者有點傻不起來了。

實際上,消費者不願意掏錢根本原因是蘋果的新手機沒有多少創新,iPhone XS與前一代iPhone X相比並無多少新增功能。蘋果公司似乎也對自己家的新產品不那麼自信,一個可以佐證的細節是,新手機上架後,蘋果默默下架了iPhone X,這顯然是為了防止消費者去買降價的iPhone X,這也讓那些苦等上新節點的消費者也撲了個空。

開啟了智能手機時代的蘋果越來越無趣了,反觀安卓機,顯然有趣很多。安卓機皇三星Note系列有手寫筆,OPPO Find X有雙軌潛望的攝像頭,vivo NEX有升降模塊,這些特點讓手機更有辨識度。這些安卓手機廠商並不是單單從外觀有所突破,更為重要的是,在5G時代到來前夕,他們已經開始轉向利用其具備的終端優勢,不斷探索成為連接智能生活場景的優質工具的有效途徑。

而在這些公司中,擁有豐富產品線的三星,最有希望打通碎片化的智能家居場景。

今年8月份,三星推出了Note9。這款新手機在三星內部代號Crown(皇冠),可見地位之高。自2011年首次推出Note系列之後,三星在Note9的S Pen上進行了最大升級。Note9的S Pen首次搭載了藍牙模塊,擁有了遙控功能,用戶可以通過S Pen進行自拍並在相冊裡面瀏覽,或是進行幻燈片的演示。

姍姍來遲的三星,準備在物聯網領域放大招了

不過,Note9對於三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它擁有了一根升級的手寫筆,更重要的是,三星開始用Note 9做接入物聯網的重要嘗試。

據三星官方介紹,Note9會率先搭載人工智能平臺The new Bixby。The new Bixby是Bixby的升級,它和Bixby最大的不同在於開放性。Note9可以接入第三方應用程序,三星11月份準備在美國召開三星開發者論壇,在這個論壇上,三星將正式開放它的SDK和API。

升級The new Bixby後一個突出的變化是,即便消費者沒有在Note 9裡下載某智能家電的專屬App也不影響家電使用。

三星移動總裁高東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解釋稱,三星可以在雲端接受並完成消費者的指令。

三星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也表示,“在The newBixby之前,很多互聯功能是存在非常多的侷限性的。影響因素包括手機內存運行速度以及生態中的各個設備。由於侷限性的存在,讓消費者在將每個小的設備添加到物聯生態體系的過程都變成了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但隨著The new Bixby的推出,則讓消費者不用去刻意連接這些東西,而是通過The new Bixby即可在雲端實現連接並操作這些設備或功能。打破了通過終端或設備之間連接的侷限性。”

姍姍來遲的三星,準備在物聯網領域放大招了

不過不得不承認,和已經到場的玩家相比,三星上牌桌的時間有點晚了。

從不同的地域市場來看,北美市場目前是兩家獨大的格局,2011年穀歌宣佈推出安卓 Home,希望把一切設備都鏈接到谷歌的系統中,三年後,亞馬遜推出了智能音箱Echo,這兩大巨頭的智能音箱在家居領域迅速鋪開。中國的各大廠商也在迅速跟進,不過尚未有明顯的領先者。小米通過投資搭建生態鏈;華為搭建方舟實驗室,構建孵化器;OPPO和vivo聯合了美的、TCL、科沃斯等多家共同廠商,欲搭建平臺;家電行業裡海爾、美的也在推動IoT的相關業務。

然而,谷歌、亞馬遜以及中國的IoT先行者們,正在用各自的IoT設備,將原本巨大的智能家居市場,割裂成一個個碎片。這直接導致了開發者在面對不同的軟件、協議標準開發成本陡增,而消費者也需要面對一個個割裂的IoT硬件,難以聯通、互動。

從這個層面來看,擁有豐富產品線的三星是最有可能降低開發者的開發成本,最容易將更多場景跑通的公司。

如果說小米是個雜貨鋪,那三星就是一個大商場。前者用投資的方式打造自己的家電王國,而後者的產品則全是三星自己的產品。

姍姍來遲的三星,準備在物聯網領域放大招了

對於即將踏入智能家居,IoT時代大公司來說,擁有大量家電產品自產自銷,是個無可比擬的優勢。

三星的產品非常豐富,涵蓋從電腦、手機、電視到洗衣機、洗碗機、乾燥機、冰箱、微波爐等等家用電器,而三星的優勢在於,它有研發這些家電的多年經驗,對所有這些產品的核心技術和參數都瞭如指掌。可以說,三星最有可能基於自身的產品制定出一套更為適用、通用的開發標準,方便其他品牌的產品更高效的接入三星搭建的IoT平臺。

從智能家居領域現有的模式來看,大家多以合作的方式在共同探索。互聯網企業或者手機廠商和智能家居廠商聯手,前者拿出核心交互設備,如智能音箱或者手機,後者拿出冰箱、空調、洗衣機等豐富的家電。

看起來是各自拿出核心優勢的合作模式,極具互補性,但實際上,這種合作模式想要在家居物聯網領域領先十分困難。

一些專業人士認為,想領先則需具備多方資源,不僅要有對硬件的理解、通信的理解,還要將產品彙聚起來的同時,在各廠商間處於較為中立的位置,同時也考驗其將利益鏈條捆在一起的能力。

在當下的市場中,對於用戶、入口的爭奪日趨白熱化,可以說在小米的啟發下,所有人都意識到了“用戶”以及用戶背後數據的重要性,智能家居領域裡的廠商都希望能掌控主導權,希望把用戶儘可能地留在自己的平臺上,這很容易導致大家都捂緊數據,彼此警惕,因此也就造成了在大生態的名義下,各自封閉的現實。

此時三星另外一個巨大優勢便凸顯了出來。三星可以在自己的王國中做實驗,而不必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平衡合作方利益上。如果把整個三星比作一個船隊,那每一個具體的業務都要服從整個船隊的方向。

目前來看,智能家居領域尚未出現絕對的領跑者,對於姍姍來遲的三星來說,它需要在2020年這個5G爆發的拐點前努力追趕其他競爭者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