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人返鄉潮提前:是什麼讓“寒冬”來早了?

“今年效益下滑,拖欠工資,現在只能先拿上路費回家了。”在北京西站,一位建築工人對某知名報社記者說。他在建築工地上幹釘木板的活兒,今年7月來到河北淶水的工地,只幹了5個多月,天冷停工後只得早早返鄉。

今年工人返鄉潮提前:是什麼讓“寒冬”來早了?

據以往安排,春運一般從春節前15天開始。然而今年11月底,東莞某服裝廠貼出的一張“春節放假通知”在網上流傳,假期從12月初到3月初。更大規模的工廠停工的消息還在不斷傳來。11月下旬,手機制造廠商金立的東莞廠區被傳進入停工狀態;12月12日,三星位於天津的手機制造工廠宣告將於12月31日正式停產。此前,松下、蘋果、尼康、奧林巴斯等外資企業紛紛撤離中國,轉而在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設廠。

2018年初發布的《中國職工狀況研究報告(2017)》顯示,近3億農民工已成為中國產業工人的主體。產業工人曾經是中國經濟騰飛奇蹟的創造者,而今,其中的一部分人面對工廠停工、裁員的嚴酷環境,只得選擇先行回鄉。

據報道,農民工年末早早選擇返鄉,是企業關閉、裁員潮的一個縮影,可以作為實體經濟不夠景氣的一個表徵來看。不過當國家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的時候,同時也會鼓勵製造業迴流來解決國內就業問題。

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將“穩就業”放在了重要位置,指出要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踏上歸程的產業工人可能還不知道這些。不過他們心裡盤算著,等到年後,小包工頭會拿到工錢分給一眾打工人,養活一家老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