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锐平:青白江要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工业区的青白江,进入新时代,更是成为西部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的重要口岸,亚洲最大国际铁路港之一。

今天,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前往青白江区现场办公。他强调,青白江区要提升城市战略定位,抢抓西部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机遇,立足成都、着眼全局,讲好“国际化故事”,在全国全省大局中找位置、强担当,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范锐平在青白江区现场办公时强调

主动担当服务大局 讲好“国际化故事”

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罗强唐川平李仲彬朱志宏出席

12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前往青白江区现场办公。他强调,青白江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西部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机遇,主动在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中找位置、强担当,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为全省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贡献力量。

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川平,市政协主席李仲彬,市委副书记朱志宏出席。

青白江区是西南地区首个工业区。进入新时代,这里成为了西部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的重要口岸。当日,范锐平一行先后来到现代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区、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大同镇一心社区现场办公,了解园区建设、研究院运营和社区发展治理情况。他强调,要积极引进科研平台,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吸引更多高端要素和人才集聚;要创新社区发展治理模式,为市民提供更多开敞空间,满足美好生活需求。


范锐平:青白江要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位于青白江区的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会上,青白江区作了工作汇报,客观剖析当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瑞武通报了青白江区前期反映的17个问题解决情况,其中包括支持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等。

听取大家发言后,范锐平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青白江区敢做善谋、勇为争先,明晰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开放平台,提升了城市宜居品质,增强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干部队伍心气足、干劲足、活力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当前,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成都、着眼全局,讲好“国际化故事”,在全国全省大局中找位置、强担当。


范锐平强调,要高标准推进内陆开放门户铁路枢纽建设。

青白江铁路港已成为亚洲最大国际铁路港之一,要对标国际内陆港口先发城市,强化要素配置功能、平台引领功能和国际交往功能。

要以供应链思维谋划国际物流体系建设,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全球配送网络,努力提升“买全球、卖全球”国际货物组织能力;

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口岸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壮大平台经济、枢纽经济,拓展全球市场、获取海外战略资源、开展国际创新合作;

要以公园城市理念谋划国际交往功能建设,在大美公园城市形态中有机植入功能性设施,承接举办更多国际性会议、商贸会展活动等。


范锐平强调,要高质量构建开放型一体化“大港区”。

青白江既要以全球思维构建以铁海联运为比较优势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又要加强区域协同合作,把“金堂、青白江、新都”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一极。

要大力发展开放型产业,放大国际铁路通道功能和蓉欧快铁品牌效应,加快完善适铁适欧产业布局;

要大力推进国际国内城市的互联互通,拓展南向通道,加强港口对接合作,吸引更多企业集聚;

要大力提升服务跨国公司能力,特别是提供全球配送服务,吸引国际商务服务企业落户;

要大力推动“金青新”一体化发展,推动高端生产要素、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跨区域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要大力推进专业化人才聚集,科学制订高层次国际化人力资源建设计划。


范锐平强调,要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

要全面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形成接轨国际、服务高效、管理规范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政策可及性和企业获得感。

要大力提高铁路进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争创内陆自由贸易港;

要加快提升适铁产业投资政策吸引力,精准供给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和政务服务;

要全面对接国际贸易服务业规则,强化与东盟地区经贸合作交流力度;

要研究重点合作区域企业特质化要求,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


范锐平强调,要高水平锻造国际化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

要增强运用国际思维谋划发展的能力,加大对先发国家、先发城市特别是陆港城市发展历程深度研究;

要增强运用国际规则处理事务能力,注重招引熟悉欧洲、东盟事务的外事外贸人才;

要增强运用国际语言宣传推介城市能力,向重点合作城市选派干部访问学习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国际化素养和城市人力资源国际化水平。


范锐平:青白江要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青白江区大同镇一心社区

罗强指出,青白江区要聚焦发展重点,坚定不移走“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之路。要加快打造国际铁路门户枢纽,做强国际铁路港、加快自贸区建设、优化提升国际班列、加强市场开拓,建成适铁适欧企业集聚发展平台;要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先进制造业、做优临港服务业、聚焦行业细分领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开放平台;要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聚焦“大港区”建设,统筹国际国内资源,不断做大“朋友圈”;要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提升城市风貌形态,加快构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要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努力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前列。

市领导胡元坤、吴凯、王川红、苟正礼、左正、刘守成、刘旭光参加。


内陆亚欧门户

国际化青白江


青白江

一座生态魅力之城

依托城市北部凤凰湖优质生态环境

功能配套完善、文化风貌鲜明

引人向往

范锐平:青白江要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2013年4月26日,首班中欧班列(成都)从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出,火车的轰鸣声带领着这座城市走到了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口。

范锐平:青白江要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青白江从“战略后方”走向“开放前沿”,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对亚欧开放的新门户,西部联结“一带一路”建设的蓉欧枢纽。

四川省(青白江)

现代粮油物流加工贸易产业园区

位于青白江区近郊,地处成德绵经济带的咽喉和四川“成(都)—广(元)—乐(山)”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带中心位置,紧邻京昆(成绵)高速公路和108国道,毗邻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宝成铁路贯穿园区全境,两条铁路专用线覆盖整个园区,具有便捷的公路、铁路网络,交通物流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明显。


范锐平:青白江要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据四川省(青白江)现代粮食物流加工贸易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园区是四川省最大的专业性粮食产业园区、四川省重点支持的粮食产业园区项目。

目前已入驻成都粮油储备(物流)中心、北大荒大米加工项目、益海嘉里米面加工项目、湖南克明面业面条加工基地、九三油脂食用油包装生产建设项目等总投资26.65亿元的项目17个,其中已签约16个,总投资25.85亿元。

以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为依托,努力建设“四川第一、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功能完善、一流水平的现代化、集约集聚的专业性粮食物流加工产业园区为发展定位,全国重要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和全球粮食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2017年7月2日,成都市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并发布了《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披露了成都空间布局优化后的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定位,将在青白江打造成都市先进材料产业园。


范锐平:青白江要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十三五”以来,青白江区瞄准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工业发展“1210”战略,即构建1个新型工业体系,打造先进材料和智能装备两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金属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3D打印材料、新能源装置装备、新型商用车、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等10个细分领域。

目前,青白江拥有先进材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家,被列为成都市新材料企业23家,2017年实现产值114.8亿元。新材料企业数量和产值在全市排名第一,规模优势突出。

大同镇一心社区

大同镇位于青白江区境北部,辖6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108个村民小组。面积21.49平方公里。境内有文澜堤、壁山头汉墓群、战斗村汉墓群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快速是大同镇的一大特色。


范锐平:青白江要讲好“国际化故事”,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1995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1994年和1996年该镇分别被列为市级和省级小城镇试点镇,现被区委、区政府规划为工业集中发展区。 2002年,被列为青白江区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大弯街道办事处的卫星城镇。


立足“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的总体定位

打造以文体功能为核心、

服务“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的

成都最国际化新城核心

青白江,未来可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