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版!危險廢物的規範化管理

危險廢物可不同於一般的廢物,不能隨意亂放,要進行規範的包裝並且有專門的危險廢物貯存場所。

一、安全規範包裝

1.按危險特性分類包裝,嚴禁性質不相容的廢物混合包裝。

2.包裝容器材質、型式、規格等應與危險廢物相適應,嚴禁用與廢物性質不相容的包裝來包裝廢物。

3.包裝容器必須完好無損,封口密閉。

4.液體廢物可注入開孔直徑不超過70mm並有放氣孔的桶中,裝載液體、半固體廢物的容器須留足空間,容器頂部與液體表面之間保留100mm以上的空間。

5.有降壓裝置的包裝,排氣孔應能防止內裝物洩漏和外界雜質進入,排出的氣體量不得造成危險和汙染環境。

6.廢物包裝上須張貼危廢標籤,標籤規範完整。

二、分類收集貯存

1.禁止混合收集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

2.禁止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

3.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要有明顯間隔。

4.貯存危險廢物原則上不得超過一年。確需延長期限的,須報轄區環保所批准,並取得環保所簽章的《延期貯存申請表》自留存檔。

三、規範貯存設施

貯存設施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通過“三同時”驗收;地面硬化處理,設有雨棚、圍堰或圍牆,設置廢水導排渠道、洩露液體收集裝置和危險廢物警告標誌等。根據“兩高”司法解釋,危險廢物(尤其是液態廢物)儘量避免使用地埋式儲槽、儲罐等進行貯存,貯存設施須設置在地面上。

四、設置標誌標籤

1.危險廢物容器和包裝物上須粘貼危險廢物標籤(出廠日期填寫廢物開始貯存的日期)。標籤右上角的危險類別共8類,不同類別用相應圖表替換。

2.貯存(收集、運輸、處置)設施設立危險廢物警告標誌。(危險廢物貯存區域醒目位置處,標誌牌距離地面2米)。

五、設置“應知卡”

“應知卡”是指用於載明企業危險廢物種類、產生環節和處置去向等信息的特定警示標識,包括“危險廢物管理應知卡”及“危險廢物管理應知卡副卡 ”。副卡是對“危險廢物管理應知卡”的進一步細化和說明。

在張貼區域的設定上,企業必須在本單位的危險廢物貯存場所的外牆上張貼危險廢物管理應知卡主副卡,在生產區域的醒目位置和辦公區域的醒目位置(公告欄等)兩者至少選其一進行危險廢物管理應知卡主副卡的張貼。

(末端)處置

最後,是危險廢物的轉移和處置環節。危險廢物的處置分兩種,一是自行利用處置,基本上產廢單位不太會選擇這種方式。那我們重點來說說第二種方式,也是危險廢物最普遍的處置方式——委託有經營資質的單位處置。

具體流程是:委託具有經營資質的單位並簽訂處置協議→危險廢物轉移計劃報批/報告→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

1.委託處置準備

核實處置單位的危險廢物經營資質和運輸資質;調查處置單位的設施能力、工藝路線和管理水平;確定一家符合要求的處置單位後,簽訂處置協議或合同(合同上要明確危險廢物的種類、數量、性質、交付方式、處置情況等)

2.轉移計劃報批/報告

【跨省轉移計劃報批流程】:申請單位向省環保廳提交申請材料→材料齊全並符合要求,省環保廳發函徵求接受地省級環保部門意見並公示→綜合接受地省級環保部門意見及公示結果做出行政許可決定。

【省內轉移計劃報告流程】:申請單位登陸杭州市危廢和汙泥動態監控系統企業辦事平臺填報轉移計劃→經營單位審核通過後自動生成轉移計劃系統編號,即完成轉移計劃系統報備工作,環保部門不再審批。

3.執行危廢轉移聯單

危險廢物轉移計劃報批/報告後,方可轉移。轉移時填寫危廢轉移聯單,聯單五正二副,第一聯正、副聯由產生單位自行保管,一般保存期限5年。第二聯正、副聯由產廢單位按時報送當地環保所。空白聯單由產生單位到區環保局輻固科領取(也可委託經營單位代為領取),產廢單位如實填寫相關欄目。

特別注意:產廢單位須提供與經營單位簽訂的合同及相應的危廢經營許可證(複印件),禁止將危廢委託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