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大家

我来了!大家


我来了!大家



哎呀,放错图了

我来了!大家



我来了!大家



嗯,这回对了

我来了!大家


低空通场,弹仓大亮。歼-20只是一个普通的亮剑就把新晋网红歼-10TVC的风头给抢了过来。短短数秒,军迷大饱眼福,瞧这身段,这颜值,老蒋早已血脉喷张,看完热闹,按照惯例该是博士来说门道的时候了。


我来了!大家


风子:歼-20的弹仓设计属于弯道超车,但不足之处仍要加倍努力。

校长:那个不足在哪里?

风子:

挂弹量。

校长:你别捡着军迷爱听的说哈。现阶段4+2已经是高配了,挂多了不代表就一定牛逼,同样,挂少了也不代表战斗力就一定差。如果挂反舰弹可能只有一枚呢。4+2保家卫国打三架左右的飞机这战斗力可以了。

风子:……好吧,咱们说道说道。


我来了!大家


F-22的6+2挂弹

要是拿着皮尺说话,歼-20的弹仓比F-22的要大,而且更深。坑爹的是,中国空军巨大的中距空空导弹限制了这个大弹仓的容量。霹雳12翼展674mm,而AIM120A/B翼展仅526mm,两者相差148mm,也就是说,如果歼-20要像F-22那么挂弹,至少比人家宽大约300mm以上。

这是个非常要命的数字,因为歼-20是尖端精密设备,不是想改就能改的,你得从导弹上边入手!美帝早年也是同样的困境。F-22挂AIM120A/B的时候和歼-20一样也是4枚!后来为了能塞下6枚AIM-120,美帝对弹翼进行了切尖处理,搞出了短翼版的AIM-120C。当然,这样做必然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控制舵面积减小,末端机动更加困难。美帝倚仗自己强悍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搞出了一套控制软件和全动翼面。大家看图


我来了!大家


全动翼面和安装在导弹上的效果


我来了!大家


偏转力矩不小,不过在超音速的情况下这么偏转必然带来巨大的阻力,肯定对末端性能有影响。不过增加2枚导弹的优势诱惑实在太大

,这种又要马儿跑还要马儿不吃草的事情,相当考验设计加工水平。

歼-20这方面就吃了自己人的亏。

按理说这是导弹设计制造部门的锅,最后扣在歼-20头上。可你要怪人家也不太合适,毕竟中距空空导弹这个东西中国之前是一片空白,没有什么参照,为了保证性能,粗壮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总比你没得挂要强对吧?

现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霹雳-15可以给力一点。风博士实话实说,可以希望但不要太大,我又把图片找到了。

下面是早期挂模拟弹的照片:


我来了!大家


霹雳-15的弹翼是折叠的(或者使用燃气舵),就像一根铅笔一样,这样就能在导弹直径比美国人粗的情况下,塞进去6枚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保证战术优势!实话说还是有点悬乎,因为PL-15就算没有弹翼,尺寸也是不小。弯道超车的思想没什么问题,但那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如果差得太多,神仙也救不了你。这里多说一句,图中歼-20的弹仓一看就是旧款的,少了一处超音速泄压结构,新版的对比如下:


我来了!大家


嘿嘿,弯道超车!

F-22由于弹仓比较浅,导致在弹仓开放时气流紊乱,超音速情况下强大的气流会把导弹吹向飞机,一头扎进自己肚子里。这个问题把F-22搞得焦头烂额!

我来了!大家


F-22的弹仓气流图,很明显,如果导弹脱离速度不够快,就会被风吹回来。

其实如果美国佬的统筹能力过关,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要稍稍加深弹仓即可。

我来了!大家


校长注:战机高空高速下发射导弹或释放炸弹,和想象中自然掉落不一样。


我来了!大家


简单的伯努利效应,速度快压强小,就往上吸,麻烦的问题在于实际流体模型很复杂,考虑空气扰动、机身表面的滞速层、还有温度等等很难保证100%避免这种情况。所以飞机无论发射导弹还是投弹都有风险。

当然,加深弹仓会带来一系列系统问题,这里就不展开了。这也是为什么风博士敢肯定歼-20弹仓比F-22大的重要实锤。以中国独步全球的风洞群和空气动力学造诣,应该在设计阶段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挂弹之后弹体会影响弹仓气流,于是改进型又增加了红箭头处的超音速泄压结构,改善超音速下导弹发射的条件。


我来了!大家


杨总师用一个很巧妙的方法绕过了F-22的弹仓气流问题。

但这并不是结束,因为主弹仓可以通过加深绕过,但侧弹仓你是没有办法的,总不可能这里也挖吧?如果大家

注意观察F-22的侧弹仓,你会发现那枚近距格斗的AIM-9X是斜着叉出去的。


我来了!大家


原因前边说了,如果不这么做非插了自己不可。风博士不知道美国人在这个弹仓里做了什么防火措施,因为如果导弹这么飞出去,尾焰肯定会把弹仓烧的面目全非。

而我们的歼-20侧弹仓又用一个高超的设计绕过了这个难题!


我来了!大家


额……

美国人估计头大了,还有这种操作?!

歼-20通过导轨将整个发射架和导弹都伸出机体外,关闭了舱门。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什么“超音速气流把导弹吹回来”的事情!而且导弹发射时,舱门是关闭的,更不会发生尾焰烧蚀的事。

如果说前面那些主弹仓的技术细节处理还属于见仁见智的取舍,这个侧弹仓的设计绝对能让美帝飞机设计师把大腿都拍青了。

有时候人就是会掉进这样的思维陷阱。要发射导弹必须打开弹仓,打开弹仓意味着气流会把导弹往里边吹,后面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他恰恰没想到弹仓门是可以关闭的!


我来了!大家


一个逆天设计解决所有的问题!

美帝赫然发现,当双方进入近距格斗之后,歼-20可以提前把导弹放出来,只要锁定目标就可以开火,而F-22必须临时打开弹仓发射。因为如果你一直开着弹仓的话,那枚横着的导弹阻力巨大,还会影响操控。空中格斗风驰电掣,零点几秒就足以决定胜负,F-22却要在歼-20面前打开弹仓,这就像高手对决的时候你拔不出剑来,蛋疼程度可想而知。

嘿嘿!歼-20扳回一城!

要风博士说,在弹仓这个事情上,歼-20还是比F-22输了一段,两枚中距空空导弹带来的战术劣势靠侧弹仓无法弥补。这一点是事实,老风不能吹牛把你们带偏了。但大家也要看到,F-22上边那么多头疼的问题在我们睿智的设计师面前,竟然一不小心就绕过去了!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四两拨千斤!

想想我们的99式激光压制系统,实验中的电磁炮,挖沙船改装的造岛神器,东风21D。将我千斤之力只四两使出,却能把对方撩拨得气急败坏。

在尖端科技和美国尚有差距的情况下,用弯道超车的方式锻造国之神器,这个就叫中国式创新!


我来了!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