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在卫辉(汲县)戏曲考究

小编就个人搜寻到的关于卫辉市(旧名汲县)的大平调发展历程分享于读者,因为地方在编写戏曲志方面多少会带有乡情,小编发此文仅作为参考,探索发现地方对于大平调的贡献,此文不再深究大平调的发源考证,谨以此文献给读者!(不到之处请见谅!)

一、大平调的渊源

汲县最早在清光绪年(约1900年)开始有福寿会大平调戏班。民初(1912年)继有同乐班大平调,其来源有三:

(一)宫廷戏班演变而成

福寿会平调戏班是由于先有了宫廷戏"龙凤班”。传到地方官府子弟成起"龙虎班”。又传到福寿会的会员成立起福寿会大平调,这是一说。

(二)说是大罗戏和大弦戏演变而成的

从大平调用的铜器——四大扇(大铙两扇、大镲两扇)和吹的长尖铜号子(三节或两节细直有的铜管相套,未端喇叭形)上看,都和大罗或、大弦戏所使用的相同。

从剧目上看、大罗戏多唱《水浒》戏、瓦岗寨英雄戏大弦或多唱五生、五旦、五花脸黑红脸和包公戏,而大平调吸收了部分水浒戏,包公戏并增了赵匡胤的历史戏,罗戏、弦戏的武功戏用的真刀真枪,还多有带彩见血的表演,而大平调也用真刀真枪,但很少带彩。二者相比,大平调和罗戏的腔调和弦戏包公戏的腔调,都较粗犷高亢。高八度的特点(男女声皆有)和罗、弦我有鲜明差别的是平调的唱腔比较平稳,唱词也较文雅些。

据査考,明代中期,罗、弦两或已有正规班,平调较晚,应是平调汲取了两剧种的优点,长处而产生。

大平调和罗戏、弦戏,都局限于豫北地区的汲、淇、滑、浚、延以及濮阳、内黄、汤阴一带。民国年间锣、弦戏渐渐走向没落,大平调受到欢迎。

(三)说大平调是由同州(陕西大荔)梆子演变的

李自成起义在陕西东南同州一带,他本人会唱同州梆子(东路秦腔)。后来投在高迎祥部下,在明军围剿之下辗转到晋北和晋南,(1633年)正月十五到达汲县西北山区,并演出了军戏,三月间攻占汲县城关,他们在豫北三府活动频繁、各地均有军戏演出,对大平调的诞牛,有一定影响。

在罗戏、弦戏、同州梆、山西梆四个剧种的影响下,大平调既有地方语言的平稳个性,又有独立的风格和特长了。清末民初在汲县形成了独特的剧种——大平调。

一、卫辉府同乐班大平调

卫辉同乐班大平凋,在民国初年、曾一度驰名豫北各地,轰动一时,人们只要一提起卫辉府的同乐班大平调,无不钦佩赞美。

卫辉同乐班大平调是怎么一回事呢?

民国初年(约1913年前后),武昌起义取得胜利,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当选临时总统,新的民主气氛比较活跃,人们为了欢庆胜利,全国各地各种戏剧班社、歌舞都相继纷纷组织起来,卫辉人民在全国大好形势的影响下,首先山城内西街名绅李寿亭为主,联络了十八位地方名绅、富户参加、首次组织创办了"卫辉同乐班大平调”。这十八位管主是潘老五、张茂轩(河园)、陈老养(柳下.)、杨竹兀(水屯)、张红(顿坊店)、张树(芳兰)、刘勤、吴学红、王彬、许珍(沿光),还有淇县的端甫、李祥志等。这十八位管生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有财源,靠他们撑腰作后盾,官僚恶棍们就不敢轻易向戏班欺诈勒索。

戏班于1913年5月初,筹建在西街口大庙中,由管主中富户募指供吃糖,第一批招收了47名学员,年龄均在十八岁以下,学员们多是贫家子弟出身,学习努力,刻苦练功,在鞍短时间内,小窝班便出世了。他们的第一场戏,以演武戏《打蛮船》、《三岔口》博得了各界人上的好评,打响了第一炮。但是,他们没有正规的教师,学戏多是老艺人口传的明清“龙虎班”和“龙风班”宫延戏中的老戏,唱词记的不全,场次分的不消,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没有独特风格。管主们为了把这台戏切实搞起来,先后到内黄、封丘、延津、滑、浚、汤、洪等外地请来了名演员杨老藩、张兴明(大黑头)、张发旺(道妞,大红脸)、李春柴(春妞,丑)、刘连举(花面)、大眼亭(旦)、付录(歪嘴生)、麻黑头(八里喻)、王道修(黑头)、陈光照(旺姐)等。由于这些名演员“英雄聚会”充实了戏班,加之管主们不惜代价,又购置了大批服装道具,使同乐班很快兴旺起来,成为豫北三府首屈一指的响戏班。当时,北至彩德,南至黄河,西到临汾,东到山东,名振豫北,无不钦佩。他们不论走到哪里去演出,都会受到哪里观众的热烈欢迎。八里嗡、歪嘴生、大黑头、黑妮、道妮、旺妮、大眼亭均是在卫辉同乐班中出了名。

1920年前后,是同乐班的鼎盛时期,当时,庙会较多,有的以求热闹,还要请两班子戏唱对台,卫辉府的同乐班,曾多次在对台戏中获胜,曾把开州(濮阳)大弦戏,开封高调戏比败过。同乐班往往以“红黑交”、“风交雪”把对方比败。(红黑交就是黑红脸一递场唱,或是在同一场戏中,不同时代的人也要出来对唱或对打,他们采取荒诞戏的于法,作个简单道白,比如: “你在宋朝我在汉,咱俩本该不见面,为何尔来找麻烦"?说着就打或唱)。

当时,每唱台戏,收入达五十担小米,合今人民币约七万元,管主发展到一百多人,演员达126人,成为豫北三府第一个发工资的职业大戏班。

他们经常演出的剧目有: 《下高平》、《下河东》、《下燕京》、《反阳河》、《老海瑞》、《白玉杯》、《赵公明下山》、《孙伯岭下山》、《关公挑袍》、《过五关》、《秦琼打插》、《罗成显魂》、《铡美案》、《铡赵王》、《铡郭槐》等,显著特点是;红黑脸戏多,大戏多,武戏多。这台戏可以说是英雄一堂,各具特色,名气中原,独居一家,至今人们还传演者:“夜深人静, 十里远可以听见道妞的《三传令》"。

1937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这个戏班在战乱中,无法生存下去,演员们含着热泪,有的返回了故乡,有的外出逃走,这个曾经驰名一时的卫辉同乐班到此瓦解了。可是在它的影响下,消水河、小河口、小茧庄、大李弯、西柳卫、许屯、枣林、姚庄、辛庄等村先后建立了大平调。今日,卫辉城乡的老年人,只要一听见广播里放出大平调,就围坐在喇叭下,听个够,还说“真过瘾”。至今,博览滑、浚、延、洪、辉、封等县《戏曲志》他们载入史册的大平调名演员,多都出至卫辉府的同乐班。

回顾往昔,卫辉同乐班,也是卫辉戏剧史上的光辉一页,也是全市人民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