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这一年:大侠逝去、剧集完结、短视频爆发,你过得还好吗?

2018年最后的夜晚,你在干什么?

可能有人正在奔赴看某场跨年电影的路上,有人在纽约时代广场或者东京大阪看烟火,还有人缩在被窝里玩游戏、围观爱豆在晚会上假唱。

虽然说过节发稿掉粉,我们依然甘冒风险发出了这篇来自娱乐产业作者们的2018。感动,遗憾,唏嘘与欢喜,还有各种Flag都在里面了。老铁们,明年见。


2018这一年:大侠逝去、剧集完结、短视频爆发,你过得还好吗?


  • 蓝河:忙于吃瓜的一年

有人说心系偶像,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我喜欢蔡徐坤一年,眼看着他从籍籍无名变成北京卫视春晚代言人,而我只有把去年的flag翻出来再立一遍的份儿:减肥?没有。生娃?No。看50本书?这对于天天刷微信的新媒体狗来说几乎等于做梦。

于是,在顶着北京零下10度寒风的2018年最后一个晚上,狗一边遛我我一边开始思考:是什么拖累我完成今年目标,走上人生巅峰?

一种可能是我看了太多娱乐内容。从《偶像练习生》到《创造101》,《灌篮》、《铁甲》和《街舞》也都没落下,《延禧攻略》和《斗破苍穹》追得不亦乐乎,简直忘了自己是个电影记者。

另一种可能是娱乐圈“瓜田”实在肥沃,疲于写稿无心上进。有吸毒家暴离婚的,有当街追杀老公又和好如初的;结婚要官宣,分手要写诗,改版后微博热搜依然时不时宕机,看来还不能承受“8星并发出轨”。

刘强东圣诞节带奶茶去滑个雪,都能有多重解读:有人说两人对着镜头微笑,未受风波影响;也有人直言“表情僵硬笑容勉强,姿势显生疏”。

别骂媒体没节操,都是kpi惹的祸。娱乐记者在夕阳下追逐马蓉的笨拙身影,那就是我们的青春。终于有人追上,气喘吁吁问:自拍挺好啊,跟着哥们儿当网红呗。

最大的可能是,市场环境不够景气,创业公司过冬艰难,社会消极情绪蔓延。我也想带你去看浪漫的伦敦、巴黎、和土耳其啊,但我没钱。

电影大盘突破600亿,以及权健的保健品被下架,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喜讯了。放眼望去这一年:所有家长都担心自己孩子打了问题疫苗,五星级酒店的毛巾也不再值得信任,杀妻骗保、乐清男孩走失与人造耳蜗,正在消磨这个社会的信任基础;共享经济泡沫被戳破,滴滴上两条年轻的生命被剥夺,人们蜂拥挤进小黄车总部要求退押金。

到了岁末又赶上裁员潮,老板往我司群里扔来别人家的“金融危机十项注意”,其中一条赫然写着: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

......年关难过啊。

你说明年有什么计划?其实计划都是用来打脸的,我就不多说了,只想过好自己的生活。中午快递小哥到了,买的口红送了个小样,涂上挺开心的。

  • 田不然:带着太监上青楼

大学的时候看到一句话,说晚睡的人是不想结束旧的一天,又没有勇气开始新的一天。

这句话,用在此时一拖再拖这个稿子的我身上,也是有效的吧。

主要的问题在于难以提炼某种确切的意义,总想着是不是可以拼起余勇再做点什么,带着太监上青楼式的悲壮。今年前后换了两个城市、三个工作。换作去年肯定要用内心戏润色一番,摆出一副江湖子弟江湖老的装逼犯派头,细数那些吃沈阳的烧烤,听苏州的雨,吸北京的雾霾的美好日子。但现在反而被寒来暑往的消磨感弄得恐惧,感觉越来越逼近某种关键的节点。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心态的变化,少了点矫情,多少愿意面对点现实。这要感谢我入职媒体一年以来,耳闻目睹一个又一个偶像的坍塌或者烟消云散。今年的第一个烟消云散的是李国庆,当得知他把当当卖了那一刻,我那叫一个感伤,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其实根本不存在的、我发奋苦读的回忆场景。当时还出了篇稿子,用“一生负气成今日”的调调唏嘘了一下,怀念那些年在当当上砸的银子——它经常在打折的日子下架那些好出版社的书,非常猥琐。

谁知李国庆太不争气了,不光没卖成,还莫名其妙挺了刘强东,被老婆按在地上摩擦,看他在微博上道歉,好像自带了“我又不脆弱,何况那算什么伤”的背景音乐。当然2018年是中年偶像集体坍塌的一年,尤其是米兔运动,媒体是重灾区,涉及到的媒体老师,应时的嘴脸非常媒体老师:我不管,反正我怎么做都是对的,因为我既高尚又弱小无助可怜。

当时看完心想可真是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啊,对媒体的美好观感彻底没了。

但自从我的精神导师们在我的空空如也的大脑中轰然倒塌后,我反而腰不酸了,头不疼了,吃烤大腰子都留鼻血,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世界上应该是不存在什么黄金时代的,鲁迅先生说的好啊:过去好的,自己回去;将来好的,随我前去。

唯一有点愧疚的是对我第一份工作时教的那些学生,我觉得我当初是以己之昏昏欲使人昭昭,是在骗他们。有一天我把我的不安讲个一个学生听,他非常大度地拍了拍,对我说放心吧,当年讲的,我们一点都没听。

  • 大兑:2018年随着美剧、韩剧、国剧一起随风去了

不知是不是本命年的缘故,我的2018过得十分的充满未知和唏嘘不已,这一点和今年的文娱产业异常的相似。

回顾这一年,受着惊喜连连之余更多是遗憾和疑问,似乎一些本应该板上钉钉的事情却突如其来的发生了变故,所关注的泛娱乐项均是如此,这也许就是传媒圈吧。今年依旧跟着习惯把钟意的国剧、韩剧、美剧全部刷了,总结为:很疲惫,但舍不得丢。

国剧方面,《延禧》和《如懿传》的“意外”,无疑给当下剧集市场透露出了一种新态势和剧集形态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由《镇魂》和《香蜜》所引发的全民互动,再次证明了“爆款”的力量确实强势且印象深刻,如今的《大江大河》和《知否》,想必会为18画上一个省略号,但希望在19是个感叹号。

韩剧方面,被“烂尾”萦绕的18这一年着实过得辛苦,韩剧真的没那么好看了。作为一介骨灰级韩剧迷,追剧这么多年到现在发现自己的“滤镜”变得越来越重,是量级演员出演才会关注,会看到完结但不会坐等熟肉。今年给高分到《死之咏赞》和《阿尔罕》,《男朋友》的“风光大片”部分和镜头衔接很出色,19非常期待李东旭和刘仁娜继《鬼怪》合作后的《触及真心》,请原地结婚。

美剧方面,18美剧是告别年,记得在写这篇文的时候就颇有感触。“吸血鬼”系列只剩一部衍生剧拉情怀,《后裔》也成为我18年唯一一部追熟肉的剧。现在,对于美剧满满期待就是19年的《权游》谢幕,一个时代又要过去了。

2018的韩流和维密,对我来说有种哭不出来的难受。少女时代回归却少了三个人,“女帝团”一去不复返,而看着粉了11年的泰妍事业生活满载向前没出意外,心里留存了很多的小窃喜。今年mama盛典SM、YG两大韩流巨头全都没去,不想去弄清其中的利益纷争,只是可惜少看了一场Live打歌。19年,新人辈出没跑了,但感觉离开cube的泫雅绝对会杀回来。

至于维密,看了它十年,今年尤其的无以言表。除了13伦敦场最爱的就是18纽约场。Lima、AA退役,小KK结婚,大表姐被特邀。小南瓜时隔两年重返,亚当一脸宠妻。Live歌手历年来请的最多的一次,满满的告别与启程,必须承认,属于维密的“众神时代”已过。

2018最让我感动的是,艾薇儿终于复出了。13年底她患莱姆病隐退之后,作为歌迷的我一直期盼着有一天她会状态更佳的带来一首歌,把这几年的辛苦和想念告诉我们,而《Head Above Water》做到了。如今看着华仔含泪退场,只想说要坚信,他会回来的。

我希望2019的自己,不会失去对文娱产业的好奇心,这个始终让我热爱的事物。也期待着,这个“不可捉摸”会以全新的方式让我再次爱上它。

  • 秋实:大侠已逝,少侠上路吧

2018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虽然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本该心怀对未来的慢慢憧憬,立下诸多坐等打脸的Flag,但是想到又要在奔三的路上前进一步,就情不自禁的悲从中来。

不过想到这篇稿件不需要写成To B向,甚至还可以加些小吐槽,情绪似乎也没那么低落了。下面就简单聊下在今年的工作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吧,即所谓的『2018年终总结』。

首先当论2018年风波不断的滴滴。在时隔数月,连续出现两起恶性杀人事件之后,滴滴陷入了被万众讨伐的境地。随着政府监管部门的深度介入,滴滴开始了一系列整改措施,直到今天,相关信息还能偶尔登上微博热搜。

在这些整改措施中,一周内的夜里11点之后停止所有网约车服务曾引发广泛关注。未来探访实情,当时我还特意选在深夜孤身前往三里屯,也跟好几个不同平台上的司机聊了下。人们出行变得更加不便、黑车肆虐、宰客现象频出……那一周京城的深夜不知是更平静还是更混乱了。

回到工作上,最后的成稿质量有些差强人意。虽然情绪很多,但是并没有被聚拢起来,只会让人觉得你在那里自顾自的叨逼叨。没能成功让这篇有潜力刷屏的稿件做到10W+的阅读量,我想自己要负主要责任。

滴滴之后,金庸是在我脑海中不断闪回的身影。继李咏被哈文宣布过世的第二天,金庸也撒手人寰。与娱乐领域有着强相关性的名人一旦发生此类重大的人身变故,像我这样的小记者便进入了随时待命的工作节奏。连着两天,写了两篇当天热点稿件,确实对精神构成了一点小小挑战。不过,自己对于热点的敏感度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增强和提升,被批评老是报陈旧选题的声音在慢慢减少。

回顾那个月的工作量表现,真心要感谢那两篇热点稿件,现在想来竟会有捡到便宜之感。

工作和生活依然周而复始,近期的KPI完成度又在经历断崖式下跌,领导们要相信,我内心对此既自责又惶恐。多报即使被Pass的选题、多写不给人带来麻烦的成熟稿件,文笔不好、缺乏观察、没有人脉……的我还有太多需要用心耕耘的地方。

匆匆流逝的2018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美团的王兴说明年将会是未来十年最困难的一年,也将会是最好的一年。不敢预测时代风云,但我希望明年的娱乐圈可以多些Love and Peace,少些吸毒和家暴。

  • 阿宝:刷着快手抖音,明年继续相约失眠

在距离2018年结束还有 一个星期左右的时候,我就开始频繁陷入失眠状态。大多都是回头看过去一年,好像没多久却转眼之间就到末尾,仔细想想,却又很多事情记不起来。

以前看过一篇科普文章,说的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感知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往事虽不可追,但从过去的文字书画,到现今的影像,我们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记录曾经的生活碎片,在烟消云散的时间面前,不时拿出观望回忆。

《寻梦环游记》里,米格的高祖父因为照片的遗失,女儿的记忆便是其残存在世间的唯一痕迹,却又会随着后者的死亡而彻底被人忘记。当时看完这个影片,我就一直在想,人活一世,被人记住大概是这个世界我来过的最好证明。最近两天货车司机夫妇青海送货因缺氧去世的消息让人唏嘘,而其快手上的视频成为了他们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画面。

不得不说,短视频的兴起为普通人,尤其是农村边缘深处的人,提供了发声记录的机会。他们拍下生活的每一刻,酸甜苦辣皆有,却又最真实动人。

正像每日人物前几天发送的一篇名为《浮生一日》的文章里写到:有人说,浮生一日,终究是一个人的事,但人与人的连接,却超越这一日,成为一个时代的群体记忆,像一面镜子般,我们能从这个众生中照见自己,看见他人。

而短视频就像其中一面镜子,照见世间疾苦,也照见这冷暖离合。

这一切,都值得记录。

  • 杨骁艾:跌跌撞撞又一年,手速还能再创新高吗?


不出意外,2018年的最后一天,我也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回顾这一年,我就是勤恳的熬夜本人。

每天在催稿和被催稿中度过,和楼上的作者们相爱相杀,和可爱的金主爸爸们“斗智斗勇”,和认真的读者们咬文嚼字,和每一个凌晨的月亮感叹“今天也推送成功了”呢,才能放缓已经在每分钟狂跳180次的心脏。(捂脸)

感谢所有陪伴【娱乐产业】走过每一个凌晨推送的你,而我也会努力成为一个“会做设计也会编辑的好运营”。

2019,愿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