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传奇83215530
18倍木星质量,不能再大了,再大就着了.
换句话说.这个一个行星能不能变成恒星的问题.
行星按照形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其中类地行星也可以叫做固态行星,而类木行星则被称作气态行星.
类地行星的上限非常小,因为它的大气层非常的薄,无法给与星球表面一个足够大的压强,一旦个头超过了极限.类地行星就会在自身自转的离心力下被撕裂.
通常这个上限不会超过三个地球质量.
类木行星则可以大很多,因为其外层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可以给与星球表面足够大的压强,使其在高速自转中不会四分五裂.
但类木行星也有上限,因为随着类木行星的个头逐渐变大,其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也会急剧上升.当类木行星的体积和质量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其内部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达到核聚变的发生条件,这个时候,星球内部就会发生有限的核聚变,此时.该星球就不能称之为行星了.而晋升成了矮恒星.这种发生有限核聚变的矮恒星通常被称作褐矮星或者棕矮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半人马座的南门二的伴星--比邻星.就是一颗褐矮星(棕矮星).
就太阳系里最大的气态行星--木星而言.其内部的核心温度高达3.6万℃,压力超过四千万个标准大气压.但是这还远远达不到核聚变的反应条件.要使得木星发生核聚变,融合其他类木行星是唯一的选择,但这还要写融合至少17个木星质量的气态行星才能达到称为一个最低级别的褐矮星的条件.不过,这不妨碍木星现在释放的能量要远高于它吸收的能量.
由此可见.18个木星质量的类木行星,就已经具备称为一颗矮恒星的条件了.因为,18个木星质量,是最大行星的极限.再大了,就是恒星了.已经不能称之为行星了.
木星太阳系刚刚形成,要分家的时候,要少了,以至于它现在的地位比较尴尬,犹如一个大哥哥,带着一群小屁孩.
游子天涯君莫问
这里说的行星当然应该是气态的,如果说最大的行星,这个记录在不断刷新。最大的行星肯定是类木行星,木星的质量只要超过70倍,那么就可以跻身恒星了。因此你看到的一些褐矮星,可能就是行星和恒星之间的分界线。事实上木星的大小已经十分庞大了,其质量达到了320个地球质量,或者说0.08个太阳质量,但是仍然不足以点燃其内部的氢成为一颗恒星。
一般来说,如果一颗类木行星质量达到十几倍木星质量便可能被压力点燃,形成褐矮星。恒星和行星的区别就在于恒星内部有稳定的核聚变反应发生,而行星如果质量不断增大也有可能变成恒星,这里说的就是类木行星。类木行星的质量就是320个地球质量乘以数十倍就差不多了,大约就相当于这样多地球质量。
像太阳这么大的行星是没有的,行星的体积无法达到这么大,质量不够,如果质量够了,就不是行星了,这就是恒星。褐矮星的质量在数十倍木星之间之上,也是失败的恒星,体积也没有太阳这样大。太阳这样的天体就是标准的恒星了,没有这么大的行星。其实木星的质量只要超过70倍,那么就是恒星,算是最低质量的恒星,这样的恒星还没有太阳大,显然宇宙中没有太阳大的行星。行星其实是恒星形成之后的副产物,形成于原行星盘上,行星的出现也是宇宙天体系统演化的一个标志。
川陀太空
宇宙中不会存在像太阳一样大的行星。行星之所以为行星,其原因在于它们的质量相对于恒星较小,所以导致行星-恒星互相绕转时的共同质心更加偏向于恒星,这样就会出现恒星看似不动,行星绕其旋转的情况。宇宙中的天体都是从星云中形成而来,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质量。由于质量的不同,导致它们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天体。
星云中包含着丰富的氢和氦,其他重元素的组成较少。因此,主要组成为金属和硅酸盐岩石的岩质行星无法聚集足够多的物质来形成大质量行星。一旦岩质行星的质量变得足够大,它们就会束缚住越来越多的氢气和氦气,这样就会形成主要组成为氢和氦的类木行星。由于星云中的氢和氦非常丰富,所以类木行星的质量通常比较大。例如,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三百多倍。
如果类木行星进一步聚集了更多的氢和氦,当质量大于木星13倍,即地球的四千倍之时,这样的天体将有足够的核心温度和压力来引发氘进行核聚变反应,从而能够产生光和热,它们被称作褐矮星。不过,这种天体的核聚变反应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一般而言,从褐矮星开始就不被认为是行星。
如果褐矮星再进一步聚集氢和氦,随着引力坍缩作用,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将会随之升高。直到质量达到木星的80倍,核心将会开始氢的核聚变反应,此时的天体就是恒星。对于质量从恒星下限到太阳一半的恒星,它们被称作红矮星,而太阳要比红矮星大得多。因此,宇宙中不存在像太阳一样大的行星,质量的因素只会让行星最多拥有13倍木星质量。
火星一号
宇宙中的天体都有它的质量上限,行星和恒星都一样,衡量太阳系中行星的质量常以地球作比较,但地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有木星最大,所以衡量大质量行星的时候,常以木星做标准。
行星在类别上可以分为岩质行星和气态行星,像地球这样的有固态岩质表面的行星称为岩质行星或类地行星,像木星那样的没有固态岩质表面有着浓厚的大气层的行星称为气态行星或类木行星,气态行星要比岩质行星质量更大,比如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31倍,那么木星就是最大质量的行星了吗?其实远远不是,现代的天文物理学理论认为,木星如果质量增加16倍的话,就不再是行星了,因为它会启动内部的氘核聚变,成为一颗褐矮星,那么这也就是说,行星最大质量也只能达到木星的16倍,换算成地球的质量,就是5296倍,也就是说行星最大的质量,顶多相当于地球的5000多倍吧。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0万倍,体积是地球的1300万倍,所以无论体积和质量都比地球大太多了,就是和木星比较,体积和质量都在木星的一千倍以上,远远大于木星16倍的行星上限,所以是不可能有像太阳这么大体积和质量的行星的。
人类的方向
在我们太阳系内,最大、最重的行星就是木星,它的体积超过地球的1000倍,质量超过其他七大行星的总和。
系外行星则有比木星大的,如KELT-11b就是一颗跟木星一样的气态行星,比木星大1.37倍,质量却只有木星的20%。而在距离地球大约335光年,有一颗叫HD 100546 bn的行星,其直径为木星的7倍,是目前已知的最大行星,科学家也认为HD 100546 bn已经接近行星体积的上限。
如果不论体积,光论重量的话,目前找到的最重行星是地球的3000倍,这也基本达到了行星质量极限。如果一颗行星的质量达到地球质量4000倍(或木星质量13倍),内部压力和热量必然引发核聚变反应,那么它就要加入恒星行列,不能再叫作行星了。
陈小有同学
我猜你是说有没有像太阳这么大的岩质类地行星。设想一个像太阳一样大的类地行星因为密度的关系肯定比太阳质量大,但不会超过太阳质量的两倍,只有超过太阳8倍质量的恒星才会让硅发生聚变,直至产生铁,发生超新星爆发变成中子星,如果超过太阳质量的三十倍的恒星爆发会变成黑洞。如果岩质行星像太阳一样大,它会在自身重力下收缩变成类似白矮星的奇怪星体,如果超过太阳质量的1.44倍其内部电了简并压不能对抗自身重力,电子被压回到质子变成中子,形成中子星。所以岩质星球不可能有太阳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