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国家通过不断印钱来解决各种危机,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譕名2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调节经济的宏观政策和经济工具,它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并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危机,不同的危机需要不同的政策来解决。如果一个国家通过不断印钱来解决各种危机,其结果必定是出现更多的危机。

首先,通过印钱增加货币供应量,这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用以刺激社会需求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但它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不断的印钱则会扩张过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二,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后,物价高得离谱,经济发展会“滞涨”,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生活水平降低;会使价格失真,造成过度生产,产能过剩,引发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等等,如果继续印钱,那整个国家的经济可能会瘫痪,同时也会带来社会的动荡不安。

第三,不断印钱使货币严重超发,本币严重贬值,造成资金外流,出口竞争力严重下降。

总之,不断印钱货币严重超发不但不能解决危机,还会带来一系列更大的危机。货币政策不能滥用,也不能孤立地使用,它必须根据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国内外环境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结合使用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我是起点投资 ,中级经济师,全国注册房地产经纪人,十二年投资经验,“每一次投资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喜欢我的回答还请多多关注及交流!


起点投资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两个国家滥发货币的事。一个是津巴布韦,16年前,津巴布韦币与美元的比率是1:1。5,也就是一津巴布韦币相当于一点五美元,然而,到了去年,一美元已经相当于150万亿津巴布韦币,150万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只有学数学的才能很好地把这个账算清楚。现如今,津巴布韦币只能用万亿来作为最基本货币单位。

再来看看近两年因为通货膨胀而陷入货币绝境的委内瑞拉,很多饭店用新的两元纸币做餐巾纸。因为,一张餐巾纸需要5块钱,是2元纸币的两点五倍。

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用货币发行来解决经济危机的危害有多大,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样的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扬汤止沸,如果不釜底抽薪,即便有再多的水,也无法解决汤水不断外溢的问题,而只有釜底抽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问题。

关键在于,在一些国家,政府没有办法控制住危机,也不想控制危机,而只想用泡沫维持经济的暂时繁荣,结果,货币越发越多,泡沫越来越泛滥,危机越来越严重。直到泡沫已经无法再维持的地步,只能任凭泡沫被刺破,经济陷入更为严重的危机之中。所谓的恶性循环,在这些国家,是最典型不过了。

所以,对货币发行,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依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居民的购买能力,有计划、有步骤、有限度地发行货币,既不能因为担心通货膨胀而置企业于不顾,过度严厉地控制货币发行,实行不切实际的货币紧缩政策。也不能为了一时之需,滥发货币,导致货币泛滥,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调控经济的两项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运用、科学[安排、理性处理,必须把把握好尺度与标准,切不可滥用、也不可不用,而是依据经济发展、企业运行、居民生活等,有节奏地使用两项政策,可以同紧同松,也可以一紧一松,但都必须有节奏、有节制、有尺度。只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两项调控手段就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总体上讲,用滥发货币的方式解决经济问题、尤其是应对经济危机,是不理性的行为,不到迫不得已,尽量不要通过多发货币的方式,而是要尽可能地用好存量货币。即使要发,也不能只看眼前需要,更要看长远影响。否则,后果十分严重,广大居民会受伤,企业也会受伤,未来经济发展更会受伤。


谭浩俊


“如果一个国家通过不断印钱来解决各种危机,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对这个问题,从宋朝开始的实践就不断为此提供答案了。

即使在没有纸币而只有金属铸币的时代,通过降低成色、减轻铸币重量、降低质量等做法滥发货币,最终结果也肯定是恶性通货膨胀和货币丧失信用而被市场抛弃,而且激励投机而抑制生产,居民不敢储蓄,拿到钱要么换成实物,要么立刻消费。宋朝发明纸币之后,滥发货币造成的上述后果表现得更加鲜明。

在南宋后期,由于外敌入侵,兵连祸结,朝廷在没有钞本(准备金)的条件下成倍、乃至数十倍地增发纸钞,结果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纸币崩溃。元朝初年,发行纸钞时有充足的金银和丝作钞本(准备金),各路无钞本者不发新钞,纸钞信用良好,令马可波罗之辈外国人目睹“纸片当金银”而万分惊讶。但后期不断动用钞本却同时滥发纸币,导致钞法崩溃。明朝纸币宝钞发行也经历了类似过程,最初发行时一贯宝钞能兑换

1000文铜钱,到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行情已经跌落到一贯宝钞只能兑换1文铜钱,宝钞最终被彻底逐出市场,铜钱和通过对外贸易顺差大量流入的白银成为市场通行货币。

在中国现代史上,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正是不断增发纸币以求解决问题,制造了历史罕见的天文数字通货膨胀,最终把自己给解决掉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感谢毛泽东主席的决断和陈云等人的运筹帷幄,这才解决了民国政权留下来的这笔毁灭性“遗产”,扭转了由此孳生的投机狂热等等问题,整个国家才得以由此迈上工业化轨道。

在国外,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滥发货币导致全面经济社会危机的案例都屡见不鲜。在西方国家中,上世纪滥发货币导致整个财政货币体系崩溃、社会经济生活崩溃的最突出案例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魏玛共和国经历的毁灭性通货膨胀,马克沦为废纸。后来的新中国第一元帅朱德当时赴德留学,学习军事,找了一位拥有高级贵族爵位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实战经验的前德意志帝国高级军官给他私人讲授,对方的要求之一就是报酬以中国银元支付,不收德国马克。

二战之后,1970年代,西方国家货币供给过度膨胀,导致西方国家普遍陷入奔腾式通货膨胀和“滞胀”,对经济社会造成了全面、深远的负面影响。

图 2015年,100万亿津巴布韦币只能买这两个面包


在发展中国家中,滥发纸币导致经济社会生活全面崩溃的案例更多更严重,现在的典型案例莫过于津巴布韦、委内瑞拉。拉美国家国民之所以储蓄率低而过度消费,部分原因也在于长期的滥发纸币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历史,储蓄就等于收入急剧缩水。

图 委内瑞拉人口外逃浪潮


比较突出的是,发展中国家滥发纸币还会导致本国货币被外币取代,即经济学上所说的“货币替代”。民国后期,通商口岸城市的居民但凡有点办法,都会努力兑换美元或黄金;1980年代以来恶性债务危机期间,拉美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美元化”。津巴布韦也废除了本国货币。


梅新育


这要看是一个什么国家了,当年美国不断印钱来解决各种危机,最好的例子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时,美联储为了化解流动性危机向外宣布进入量化宽松的时代,美联储印钱之后,没有推高美国的通胀率,反而使大量的资金流出美国本土,流向新兴经济体国家,最后推高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最终美国的经济并不是靠印钱来化解,而是通过时间来自愈美国经济的伤口。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1948年的国统区上海的金圆券贬值事件,当时国内由于长年内战,蒋介石政府在国统区的经济陷入崩溃边缘。为了化解危机,蒋家王朝希望通过大量印刷金圆卷来替代原来的法币。

但由于大量印刷钞票,再加上不法商人的囤积居奇,造成国统区的经济崩溃。当时,拿工资需要一麻袋一麻袋去领,国统区特别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物价飞涨,粮米价格一天一个价,下午和上午的粮价都会有所不同。显然,货币超发根本解决不了任何经济危机,结果导致就是恶性通胀。

最后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我国为了应对美国的金融危机,拿出了4万亿投资计算,和10万亿天量信贷,这不仅是导致了2008年的物价一度达到6.9%,而且货币宽松虽然一时起到了让经济起死回升的效果。

但是,这只不过把老的危机延后,而新的经济问题又出现了:1、本来房地产挤泡沫就成功了。2、本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没有像现在那么大。3、本来影子银行是不允许存在的,现在都已出现。4、本来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有望得到解决,现2008年后的4万亿经济剌激计划之后,新的问题没解决,产能问题一直往后拖下去了。旧的问题没解决,新的危机又在积蓄,一直延至今天还在苦苦支撑。


不执著财经


如果一个国家通过不断印钱来解决各种危机,会产生什么后果呢?这个后果非常严重。

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想通过印钞票来解决经济及各种问题,最后结果都是适得其反。最后的结果是通货膨胀,经济崩溃。这一点,美国在1929年试过,美国经济崩溃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南美的国家试过,南美的经济也崩溃了,到现在也没起来,上个世纪东南亚的国家试过,经济也崩塌了,到现在也没起来,前苏联也试过,结果是经济崩裂国家解体,津巴布韦试过,结果是货币贬值一万倍,人民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民国期间国民党蒋介石也试过,货币大幅贬值后人民活不下去了,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

金融俱乐部的研究证明,在人类的历史上任何国家想发展经济都不能通过印钞票来发展经济,大量印钞票,钞票就变成了一张废纸,再也没有了购买力,也不能通能炒房来发展经济,炒房的结果一定是所有的产业都垮掉,最后通货膨胀,导致经济一片萧条。

然而人类是贪婪,总想不劳而获,快速发大财,于是有这种肤浅想法和做法的人或者国家,最后都受到了经济规律的惩罚。

人类经济的发展经过了几千年的证明,任何时代经济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任何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最后都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人类经济的发展只能建立在产业的不断创新与升级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财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资资本运作的难题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货币不断扩张,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但是,关键所在,还是在于货币扩张的投资与产出之间的比重是否合理,而如果长期下来,货币不断扩张,却并未换来相应的产出比值,那么这种严重失衡的状态,终究还是会把经济拖垮,而不断印钱解决各种危机,却并不能够从本质上换来实质性的产出,反而会把风险与危机不断后延,这将会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集中爆发风险,也是一种不负责,把问题包袱放到下一个人的表现。因此,对于货币不断扩张、不断印钱的举措,需要适度,更需要看到相应的产出比值,而若持续印钱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只是不问题不断积累、不断延后,这也是一个风险后移的举措。


郭施亮


全球市场规律正常情况,货币贬值,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普通百姓辛苦存款大副缩水,富人权贵提前纷纷转移资产至其它稳定国家,外汇储备货币大量出逃,只出不进,政府知道后果但为维持只能继续印,最后经济危机下课,后有能力的上台通过十年到二十年来修复,慢慢恢复国民经济和信心,当然这里所指的都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


银沙41863636


如果一个国家通过不断印钱来解决各种危机,最后钱不如纸,危机会越来越严重,全国经济一片混乱,这个祸国殃民的政府也就完蛋了。


小财神菩萨668


通过不断印钞来解决问题,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津巴布韦,最终连印钞的钱都拿不出来,导致经济彻底瘫痪。


印刷货币是一个国家的权利,相应的也代表着国家信用。


对于国内来说,不断印钞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理论上,国家可以通过印钞把国内全部资产变为国有。


对于国际来说,疯狂印钞的货币,汇率很难保持稳定,贬值是唯一结果。由于不断印钞导致的货币贬值,使得出口会受到很大影响,货币也很难被其他国家接受。

最为严重的情况是,货币贬值意味着资产缩水,高净值人群必然选择离开这个国家保护资产。抛售持有的房产、股票、债券等资产,导致该国房市、股市、债市全面暴跌。


高净值人群离开,将带走大量财富,对国家经济造成失血效果。


相应的,当收入没有明显增长,但是钞票不断贬值时,人才也会离开。


企业家离开、高端人才离开了,富豪离开了,一国经济基本已经毫无希望。


当出口受阻,赚取不到外汇时,进口商品依然需要消耗外汇储备,则外汇储备会不断减少,消耗殆尽后则再也不能进口商品。


当整个经济陷入糜烂,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时候,钞票购买力已经下降到低点。生产陷入停滞,物价飞涨,商品匮乏。


国债此时也不再值钱,疯狂印钞带来国家信用降低,对于境外投资者不再有任何吸引力。


为了避免经济彻底崩溃,手上又没有了外汇储备,想获得国际资助,就只能出售固定资产,或者各类资源,最终经济命脉被其他国家把控。


此时国内各种矛盾开始显现,反对派暴起发难,会有改朝换代的风险。


所以说,印钞要节制,否则后患无穷。


财智成功


先告诉结论:随意印钱不是解决危机,是制造更深的危机,最终会因为货币问题引起经济问题,乃至政权问题。


货币最初是有价值的商品,例如牛羊马等,以及后来的金银等金属。慢慢的随着信用对经济的渗透,货币也就脱离了有价值的物理形态,变成计量意义上的符号——纸币,乃至现在的电子货币。只要大家都认可,其实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交易媒介。所以出现了比特币等新鲜玩意。

但是货币几乎都由政府控制,因为控制货币发行一是可以收取铸币税,充盈国库;二是可以调节经济发展,这种权力政府是不会放弃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现在的法币由政府信用强制发行,执行交易媒介手段。那么无限的印刷货币就会造成,过多的货币追逐商品,造成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胀可以促进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但是当通胀超过一定限度,例如CPI年增长超过10%,那就会损害经济发展。因为太显著的货币贬值,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会引起经济秩序混乱。

当货币发行太放肆,引起恶性通胀,那么经济彻底乱了。

这时候的商品交易失去了可以信赖的货币,甚至可能引起大家抛弃现有货币,直接以物易物,或者使用第三国硬通货,这就相当于国家的铸币税交给了另一个国家。

经济崩溃的后果就是社会动乱,更惨的后果当然就是一系列的连锁反映。

从拉美国家的经历来看,用无限度货币发行的方式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无异于饮鸩止渴。一般政府都不会这样玩火自焚。

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谢谢!

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