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夢想當農民?別干預!未來農民是人人都羨慕的職業

前幾天,味道君在一次聚會上聊天,有朋友聊到他10歲孩子的“夢想”是——

長大後當一個農民!朋友瞬間無法接受,父母輩都是從農村裡幹辛萬苦奮鬥到城裡來的,沒想到培養了個孩子,夢想竟然是想當“農民”,這讓他們很無語。

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龍,他們為孩子的“農民”夢想而擔心,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認為當“農民”就胸無大志,那你就真OUT了!

孩子的夢想當農民?別干預!未來農民是人人都羨慕的職業

未來的農民,可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是用現代技術支撐農場主的新型農民,未來的農民可是人人都羨慕的職業呢!

你可以想像一下,在美麗的鄉村,尋一處小院,擁有幾畝田地,吹著空調喝著茶,在家操作機器按鈕,就能完成播種收割,還能享受自給自足的快樂和安心。這畫面是不是很棒很美好?

孩子的夢想當農民?別干預!未來農民是人人都羨慕的職業

近幾年,國家對農民、鄉村、農業的政策利好,有了飛速的轉型發展,未來的農民已不是你認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黃土背朝天了。

新農人的時代已經登場,今天就帶你預知未來將“要建設什麼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靠什麼人來建設鄉村?”等話題。

國家對鄉村的利好政策

我們先來看看,國家對鄉村有哪些重要的利好政策。

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描繪了中國鄉村發展的美好未來,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確提出,“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

十九大中報告中,提到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同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簡稱《"三權分置"意見》)

支持返鄉下鄉發展農業

國務院還印發了《關於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發展現代農業、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等;鼓勵返鄉下鄉人員依法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發展農業產業,使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展創業創新。

“共享農場”和“田園綜合體”

2017年的中央1號文件明確了“農民主體”,將食品安全上升至國家戰略,引入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的內容。國家允許試點“共享農場”創新項目,並給予重點扶持。還特別提出了“田園綜合體”的全新概念。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

國務院批准發佈《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總體方案》對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主要任務、技術路線與方法、主要成果、組織實施等作出明確規定。摸清各類耕地資源家底狀況,這些數據不僅將得到更好的測量,還將最終形成數據庫,為土地利用做出更科學的參考,這是調查最大的作用。政府對發展農業越來越重視。

要建設什麼樣的鄉村?

國家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在對世情國情農情深刻審視的基礎上,為鄉村振興戰略制定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總要求。

孩子的夢想當農民?別干預!未來農民是人人都羨慕的職業

要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根基,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怎樣才算有奔頭?

農業現代化水平要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健全,適度規模經營廣泛推行,經營農業的成本大大降低;農業產業鏈條要不斷延長。產供銷實現一體化,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增值空間大大提升;農業的功能和價值要得到拓展和掘深。

要以農民的全面發展為宗旨,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怎樣才令人羨慕?

農民的收入要高,不僅工作選擇多,且體面有尊嚴,不僅經濟來源渠道廣,且增長幅度大;

農民的生活要好,能享受和城市一樣的生活設施和社會福利,忙時鄉間勞作,閒時進城逛逛,生活豐富多彩;

農民的機會要多,既能紮根鄉村,也能融入城市,全面發展的束縛被打破,向上流動的機會大大增加;

農民的心情要美,一年四季不再候鳥般往返城鄉,一家老小都能團圓喜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在田園牧歌中實現“詩意地棲居”。

收入高是基礎,生活好成標配,詩意棲居作追求,鄉村全面振興後,做農民將是一件幸福的事。

要以農村的繁榮興旺為目標,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美麗家園什麼樣?

生態環境要優,看得見藍天,摸得著綠水,山水林田湖草保存良好;

村容村貌要好,街道整潔,基礎設施完備,農民生活起居現代化程度高;

鄉村社會要和,自治有傳統,法治有保障,德治有作為,鄉村走向善治;

鄉村風尚要美,鄰里和睦,民風淳樸,文化欣欣向榮。

鄉村全面振興,既要有傳統農耕文化的風緒餘韻,也要有新時代與時俱進的嶄新面貌。

要怎樣建設鄉村?

怎樣去建設鄉村?

怎樣去振興鄉村?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明瞭七條路徑: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質量興農之路、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走鄉村善治之路、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這“七條道路”,不僅引領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為鄉村振興賦予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深厚內涵,也必將為全球解決農村發展問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1重塑城鄉關係、推進城鄉融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改革開放近40年積累了雄厚的能量,為全面開展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反哺“三農”構建了堅實的物質支撐;連續14個“中央一號文件”的推出,為重農強農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奠定了制度、政策和文化基礎。

推進城鄉融合,必須切實建立城鄉融合發展與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在“人、財、物”等方面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努力加大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吸引和撬動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村。

要大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提供保障。要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著力破解制約城鄉發展的體制障礙。

2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導向,堅持農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必須實現工作導向的重大轉變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調整,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

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

要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全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格局。

3著眼於文化興盛、治理有效,堅持農村和諧發展

鄉村振興是全方位的振興,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構建新時代鄉村新文化。

要創新鄉賢文化,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傳承鄉土文明。

要引入現代科學文明,在鄉村形成相信科學、尊重科學的新風尚。

要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價值觀的力量,為人生賦值、為鄉村定規。

4以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為目標,堅持農民共享發展

重點關注廣大小農戶的權益,尤其是傳統農區的小農戶,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時,要防止工商資本對普通小農戶的擠壓和對農村資源的掠奪。

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特別是土地制度,要以產業為基礎,以共享為核心壯大集體經濟,實現農民的共同富裕。

把脫貧攻堅當作一場戰役,讓貧困人群儘快搭上小康和富裕的快車。

路徑已經規劃,目標正在前方,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正邁出雄健的步伐。

靠什麼人來建設鄉村?

鄉村振興能不能落在實處?

小農戶的積極性怎樣充分調動起來?

鄉村振興的人才都是誰,如何用?

1靠領頭帶隊的“五級書記”

“五級書記”抓振興,既要真抓善抓,還要帶著隊伍幹、督促一起幹。基層黨組織是奮鬥在鄉村振興一線的“突擊隊”,要有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本領,個個爭當精兵,爭立戰功。要大力培養群眾身邊的帶頭人,要向貧困村、渙散村、薄弱村選派願幹會幹農村工作的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掛職幹部,確保最終“得勝”。

2靠生長於斯的億萬鄉親

農村建設歸根結底要以農民為主體。農民群眾生長於亟待振興的鄉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最清楚要建設什麼樣的鄉村,最憧憬儘快建成這樣的鄉村。

發展現代農業,要時刻想著讓小農戶與之有機銜接。構建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要儘可能讓廣大農民群眾參與進來。

3靠“一懂兩愛”的“‘三農’人”

要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把到農村一線鍛鍊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體制機制上,要鼓勵各種人才到鄉村掛職、兼職、離崗創業,讓能把農村發展起來的人才“評得上教授”“漲得了工資”,也要疏通農村工作隊伍向上的通道。

4靠創業創新的“新農人”

應該大力發揮迅速壯大的新型經營主體隊伍和新農民群體在適度規模經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方面的骨幹作用,發揮他們在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等方面的引領作用。

要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建起一片家庭工廠、手工作坊、鄉村車間,讓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讓就業機會更多,讓就業鏈條更長。

國家對鄉村政策利好,

鄉村的舞臺已逐步搭建,

國家鄉村振興亟待人才,

未來,

鄉村發展空間極大,

鄉村將是綻放人生精彩的廣闊舞臺!

做個現代新型農民,

不必再風吹日曬,

坐在電腦前,通過互聯網和人工智能,

悠閒地按著鈕進行農耕,

還有充分的時間,喝茶讀書......

享受精神富足的田園生活。

未來,農民是最令人羨慕的職業,

你還擔心孩子的夢想是農民嗎?

不要扼殺孩子的“農民夢想”,

讓他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飛夢想吧!

(部分圖文來自互聯網)

孩子的梦想当农民?别干预!未来农民是人人都羡慕的职业孩子的梦想当农民?别干预!未来农民是人人都羡慕的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