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謀略:為什麼有些領導者特別受歡迎?因為他採用了這三條策略

領導謀略:為什麼有些領導者特別受歡迎?因為他採用了這三條策略

劉備曾講過一句千古名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雖然這句話並不長,卻非常深刻地揭示了高明的領導者應該保持什麼樣的處事風格,才能夠不斷地籠絡人心,積蓄力量,最終在事業上取得一番不凡的成就。然而現實之中,待人接物方面的問題通常紛繁複雜,我們常常為之所惑,而不能夠隨機應變。那麼怎麼才能將這一處事風格細化為可以實際操作的方法策略呢?黃石公在《三略》之中提出這麼三條原則,對我們啟示頗多:

領導謀略:為什麼有些領導者特別受歡迎?因為他採用了這三條策略

1.士可下而不可驕

所謂“士可下而不可驕”就是說,作為領導者,我們跟地位低下但又有一技之長的基層人員打交道需要拿捏好分寸。一方面既要放低身份跟他們拉近關係,在對方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贏得對方的信任;另一方面又要給對方立下嚴格的規矩,以免其不聽招呼,恃寵而驕。數量眾多的基層人員是一個組織的基礎,領導者只有得到他們的擁護,才能夠使自己的根基穩如泰山。


領導謀略:為什麼有些領導者特別受歡迎?因為他採用了這三條策略


2.將可樂而不可憂

除了爭取基層人員的支持外,跟獨當一面的主要骨幹搞好關係,對於領導者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對此,黃石公提出“將可樂而不可憂”,作為與之相處的指導原則。為什麼需要怎麼操作呢?那是因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骨幹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整體上來講素質很高,並且實際掌控著大大小小的資源。想要駕馭這類群體,領導者必須要“深得其心”,讓他們對於組織平臺所提供的發展機會充滿樂觀憧憬,不為其個人的出路而憂慮。

領導謀略:為什麼有些領導者特別受歡迎?因為他採用了這三條策略

3.謀可深而不可疑

領導者想要幹成大事,取得突破性的成績,還需要爭取另外一種類型的人為己所用。這是一種什麼類型的人呢?古代稱之為“謀士”,現代稱之為“智囊”,是一種非常不好打交道的人。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其足智多謀,很容易洞悉人心,對事物有獨到見解,領導者難以駕馭。那麼難以駕馭,是不是就不能駕馭呢?答案是否定的。黃石公指出:“謀可深而不可疑”。意思是說,如果想要得到智謀之士相助,領導者一定要盡其所能與之深交,在交往的過程之中切忌不可使之生疑。劉備的三顧茅廬和白帝城託孤,就生動地演繹了這一條原則。

領導謀略:為什麼有些領導者特別受歡迎?因為他採用了這三條策略

總而言之,我們想要在社會上立足,在職場上晉升,都離不開與形形色色的人員打交道。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來指導我們的社交活動,這無疑是極其危險的,對於領導者如此,對於被領導者也如此。因此如果我們能夠善於從歷史和兵法之中汲取一點為人處事的智慧,無疑會使我們在前進的路上少走一點彎路,少受一點挫折。

(歡迎想系統學習兵法的朋友搜索並關注今日頭條號:“謀略與兵法”,有問題也歡迎大傢俬信。不懂謀略與兵法,怎能從容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