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大杨乡:贫困夫妻 勤劳致富不忘乡邻

  “人穷心不穷,身残志不短。”在去采访大杨乡杨集村贫困户史玉虎的路上,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维向笔者这样介绍说。“他和妻子马玲身上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个是思维活络的‘点子王’,一个是勤劳能干的‘女汉子’,更难得的是二人都有着一副热心肠!”

泗县大杨乡:贫困夫妻 勤劳致富不忘乡邻

  今年39岁的史玉虎,原本是村里建筑施工队的包工头,一家四口人,妻子马玲跟着他也在工地当小工,两人每天收入数百元,一双女儿活泼可爱,生活幸福美满。201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史玉虎落下了严重腿部残疾,看病就医花光了家中多年积蓄,史玉虎也无外出务工能力,2014年,史玉虎一家因残致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泗县大杨乡:贫困夫妻 勤劳致富不忘乡邻

  “俺家这种情况,单靠种几亩地咋行?”那段时间,史玉虎走投无路,迷惘至极。2015年,泗县强英鸭业兴起“公司+农户”产业扶贫模式,这让史玉虎看到脱贫致富一丝曙光。说干就干,史玉虎积极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很快,一座占地3亩的养殖大棚建起来了,史玉虎成为当地第一批参与养鸭的贫困户。

  史玉虎夫妻两人十分珍惜政府帮扶的机会,妻子每天起早贪黑给鸭子们喂食、上水。史玉虎不能出力气,就用手机上网一门心思钻研科学养殖技术,努力帮助妻子将鸭子养的又肥又大。经过辛勤付出,两年间,史玉虎一家足足挣了十余万元。2017年,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楼,添置了彩电、空调等家具,年底,一家人顺利实现脱贫。

  2018年初,为响应政府环境治理号召,史玉虎又积极拆掉鸭棚,努力寻找其他致富门路。不服输的史玉虎那段时间,天天抱着手机找致富渠道。


泗县大杨乡:贫困夫妻 勤劳致富不忘乡邻

  一次偶然的机会,史玉虎发现了养泥鳅既环保,又有着技术要求低、养殖投入小、效益好等特点,于是又动起了水产养殖的念头。“当时,人家介绍说,可实现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解决咱养殖户的后顾之忧。”说干就干,到江苏省连云港实地考察当天,挖养殖塘子的挖掘机就开到了田头。一个月后,60万只泥鳅种苗顺利投放。


泗县大杨乡:贫困夫妻 勤劳致富不忘乡邻

  如今,史玉虎家的3亩泥鳅养殖塘里的泥鳅生长良好,再过两个月,泥鳅便可以出水销售了。现在,附近十里八村的贫困户也时长来他们家的养殖水塘前转一转。很多人也打算跟着史玉虎夫妇学习养泥鳅这门手艺。“只要想学,俺家人绝不保留!”马玲笑着说。

泗县大杨乡:贫困夫妻 勤劳致富不忘乡邻


泗县大杨乡:贫困夫妻 勤劳致富不忘乡邻

  自家日子过红火了,史玉虎夫妇从来就没有忘记众乡邻。去年,妻子马玲被村里选为扶贫小组长,积极带动其他贫困群众奋力脱贫。近日,在第5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夫妻二人又向全村144户贫困户,捐赠总价值1.5万元的秋冬季棉衬衫300件。“乡里乡亲的,能帮别人一把就要帮一下,希望大伙都能靠自己双手过上好日子!”史玉虎诚恳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