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命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拼命



惜命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拼命

秋天是一個容易讓人抑鬱的季節,一方面是季節變換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到年底了,很多公司在進行最後的衝刺,努力完成年初定下的宏偉目標,於是加班變成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飯,無形中壓力也變大了。

據說最近又一波裁員潮來襲,各行各業加班都是常態,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作息紊亂、抑鬱成疾幾乎成了現代職場人的標配。隨著越來越多過勞死和抑鬱症的頻頻爆出,人們驚訝地發現,生命竟然變得如此不堪一擊,於是,惜命又成了重點。許多人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便是那句:我不能倒下,因為我背後空無一人。

前兩天,和公司幾個90後聊天,他們笑稱自己早就把遺囑寫好了。玩兒命工作,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可是,不玩兒命工作,未來也就沒有了。雖然感覺邏輯上面不是很順暢,但我覺得他們想表達的觀點是雖然現在年輕的時候辛苦一點,但是至少以後能夠稍微輕鬆一些。

這些年總有人鼓吹,沒有一份工作值得你拼命。但是個人覺得這個順序弄反了,你只有拼了命才知道這個工作值不值得,許多事情你沒有試過的話怎噩夢知道結果呢?

年輕時,我們總覺得未來還很遠,應該開心度過每一天,而一味的貪圖享樂,泡吧,打遊戲混日子,但是忘了我們以前經常聽到的那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不在年輕的時候努力獲得自己想要的,等我們老的時候又能拿什麼來作為自己生活的基本保障呢?

懂得惜命是好事,生命高於一切,但是以此為藉口而不思進取的話最後便很容易被社會淘汰的。

惜命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拼命

在知乎上看到過這麼個話題:你為了逃避加班做出過哪些戲精行為?

其中有一個回覆,看得我崩潰:

“我的工作錢多活少離家近,大年初四突然接到通知要求全體加班,我正好肚子疼,擔心生理期加班身體受不了,就跟領導說我在跟團旅遊。掛斷電話趕緊上淘寶網買了那裡的特產,又讓那邊的朋友分享了幾張照片和小視頻,精心編輯後發到朋友圈,還上網查了兩天後的車次信息。”

這點心思如果花在工作上,估計早就進化成高富帥,贏取了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巔峰。

人活著壓力這麼大,出來混必須有打拼的資本,保證身心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當惜命成了關鍵詞,人基本上就快完蛋了。從一個方面來說,惜命就相當於畏畏縮縮,沒有衝勁。

前兩天,在網上看見一個段子,說加班一定要找中年人,年輕人會辭職的。我想了想,還真是這樣。我們公司每天把過勞死掛在嘴邊的都是那些從來不加班的年輕人。

說起不加班的理由,他們頭頭是道。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一般,父母將來指望我們,而且現在醫院的治療費用太貴了,不敢病,不敢死,身家性命容不得半點閃失。說實話,這也挺有道理的。

可就這樣,還每天想著發家致富,爬出底層。他們始終不明白一個道理,惜命未必是錯,但它有一個沉重的代價,就是你得認命。

惜命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拼命

每次工作苦不堪言的時候,就喜歡看稻盛和夫的傳記。

稻盛和夫起家於松風工業,一家絕緣瓷瓶製造商。過去是家很厲害的公司,可到了稻盛和夫加入的時候已經面目全非,瀕臨倒閉的危險。當時,幾乎沒什麼人願意去這樣的一家公司上班,同事們也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好的去處,為什麼要留在這裡等死?

入職不到一年,同期好友就陸續辭職,只剩下稻盛和夫一個人,守著一家殘敗的公司。那時的他和今天很多年輕人一樣,迷茫、彷徨、不知所措。擔心公司真的倒閉了自己可能連工資都不能拿到。

可他做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決定:繼續認真工作。

稻盛和夫的這種認真讓很多人崩潰,他把鍋碗瓢盆都搬進實驗室,不眠不休,一日三餐都在實驗室裡吃,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他領導的特瓷科成了松風工業唯一賺錢的部門,也為他日後的自立門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稻盛和夫有句話,被無數人奉為金科玉律:年輕時玩命工作,是我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事。

這些年,有句話很流行,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說的是方向比努力重要。可我覺得以大部分人努力的程度,壓根談不上方向。

吳軍在評論頻繁跳槽這個現象時曾經說,我們把太多精力花在選擇上而不是經營上,導致難以精進,他還舉了個例子,我印象很深,在跨國公司中擔任高管的印度人明顯高於任何國家,原因是印度精英移民後幾乎沒有可能再回自己的國家,他們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只好拼命工作。

就像我一個同事說的,現在的人,很多還沒成型,就開始憂慮轉型的問題。可他們忘了,無論做什麼,人都得有根基。而這個根基要想建立,必然要經過一個不舒服的過程。

很多人說,這個世界上有毅力的人那麼多,怎麼成功的就一定是你。但其實仔細看看,你就會發現,大部分人不過是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歇性躊躇滿志。

過去你總以為,成功就是僧多粥少,要麼出類拔萃,要麼運氣爆表。可往往走了一段,你就會發現,成功的路上其實一點也不擁擠,因為大部分人都堅持不了太久。但是等到了你堅持了別人不能堅持的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證明你比他們更加強大,而此時同一個層面的競爭就會更加激烈。

金字塔的上面從來不是一個只能站立一個人的頂尖,而是一個比下面更小一倍的平面,站的不止你一個人,越往上這個面積越小,要站立下去就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

惜命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拼命

今天這個時代,很多工作都是分秒必爭的。很多時候因為一個瞬間就錯失了許多的時機,然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2017年,跨境電商有棵樹以34億身家被天澤信息併購,三年時間,從5億到34億,在這個亮眼的數字背後,是整個創業團隊極致的時間投入。網上流傳著企業創始人肖四清的一句話:“十點以前下班的直接開掉,別囉嗦,不加班來深圳幹什麼,早點回去。”

簡單粗暴到讓人心塞。不好聽,但是確實是這樣的道理,沒有背景沒有關係又想要在大城市活下去我們這樣的升斗小民除了拼命真的沒有什麼別的捷徑可以走。

這幾年,我遇到過很多工作狂,有男有女,都是住進醫院都要抱著電腦,兩部手機輪流切換的,最誇張的一個姑娘待產的時候,還在開電話會。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我卻從他們嘴裡聽到一個共同的答案:選擇權。

好萊塢華裔女性劉玉玲講過一個經典的段子。她在一次採訪中說,我工作後一直很努力賺錢,這筆錢叫“Fuck you money”,意思就是說,當老闆讓你去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時,你就可以甩他一臉“Fuck you”。

可大部分人只有罵人的心思,從沒有罵人的底氣。以前經常聽到大人說的這麼一句話:你要別人的錢別人要你的命。生存不易,生活更不易。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真的不是說教,等它結結實實地砸在你的臉上,也許你就沒有翻盤機會了。年輕的時候是我們精力最旺盛的時候,等年紀大了想要重新開始努力你會發現身體和思維已經很難跟得上週圍的人了。

成功的路徑有很多種,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這條路永遠不會太容易走。所以,年輕時玩兒命工作,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活法,等年紀大了,你才有資格對自己的小弟們可勁兒吹牛,

惜命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拼命!

惜命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