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向“不文明行為宣戰”系列言論:創城惠民,從“心”開始

向“不文明行為宣戰”系列言論之三

初冬的皋城大地處處湧動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熱潮,作為全國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和最具影響力、競爭力的城市品牌,創城工作開展以來,一系列強有力的舉措正在逐漸被廣大市民所認可,而文明創建帶來的實惠,更是轉化為一份份沉甸甸的“獲得感”,浸潤在每個人的心中,洋溢在每一張真摯的笑容裡。

一直以來,城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飛速發展,始終伴隨著與城市文明水平不相匹配的頑疾與亂象:大街小巷垃圾遍地、道路交通雜亂無章、公共設施配套滯後、文明素養參差不齊,市民群眾訴求強烈,管理部門壓力巨大。在這種背景下,一場從根本上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革命,藉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如火如荼開展起來。人們欣喜地發現,城市的路更寬了,水更綠了,天更藍了,尤為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了,文明新風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深深鐫刻在每個市民的心中。

“衣食以厚民生,禮儀以養其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鮮明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論斷,從根本上闡述了文明創建對一個城市更深層次的現實意義——文明需求的滿足。廣大市民是城市文明的創造者,是文明創建的參與者,更是創城成果的受益者,從物質角度來說,創城工作改善了廣大市民的生活環境,提升了廣大市民的生活質量,而從精神上來說,更是一次對全體市民的文明角色的再塑造。

當前我市的創城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最初鎖定的創建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作都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如今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裡,人們不僅支持創城、參與創城,更從創城的一系列活動和成效中,汲取了道德和文明的力量,從內心深處萌發出了對文明城市的嚮往與追求,未來,這種孜孜不倦、如飢似渴的精神將會成為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最堅強的動力支撐。( 曹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