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嘟嘟的小不理
说实话,爱因思坦说中国先贤们,没有走上科学的道路,此问题不值一驳,根本就是错误的,那我就用爱因思坦本和西方的利剑,评论一番!
我们知道,牛顿把经典物理推到顶点,西方大师们,都认为,科学到此终结。而爱因思坦狭隘相对论和广隘相对论提出,开始受到西方众多科学家的批判,认为谎缪。这时侯,西方科学家们可愿意承认爱因思坦那理论是科学么?我想不会。后来证明爱因思坦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时侯西方大多科学家站在高楼之上,而爱因思坦站在半山腰,看问题,爱因思坦看的更远一点。但是,爱因思坦仅仅站在半山腰,所以,你若说山顶的景物,他肯定不理解,也不会承认!后来,无论是牛顿或爱因思坦看到宇宙如同规化好的一般,但是又找不到解释的方法,最后都归功于上帝哟?那么,何谓上帝,这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最模糊的解释!
可是,什么是山顶的景物呢?那就是中华文明,这是站在山顶看宇宙万物,这种文化有包容万物的气度,如同中国最古老的易经,八卦,深刻反映了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小到生活碎事,大到天体运行,尽归其中。所谓,太极分两仪,两仪相互转化。如物理学中黑洞,恒星的湮灭,超新星的爆发等等,用太极八卦易经很好解释。请问,这科学么?我们知道,一级文明是行星文明,二级是恒星文明,三级是星系文明。而牛顿爱因思坦所谓的西方科学,解释一级文明或免强可以,但是,恒星文明或星系文明,必须在行星文明基础上,用易经来解释,或许,人类才能突破如今物理科学的瓶颈!
那么,爱因思坦从西方逻辑学和实验因果来讲中国先贤没有走上科学的道路,那是对的。但是,这是建立在爱因思坦站在半山腰所看到的。犹如牛顿的粉丝看爱因思坦是错误的一样。但是,中国先贤们所走的是另外一科学道路,这种科学道路是高于西方一般科学的。是站在山顶,站在最顶端看宇宙之全貌的!并且,很符合实际,所以,他也许不是西方式的科学,但是,他确合理合规!
例如,中医和西医之区别。可以说各有优劣,在中国或世界上,信中医者有之,信西医者有之,两者都造福全人类。所以,你可以说西医科学合理,中医虽然不科学但是,也很合理。个人而言,小时侯信西医,大了个人认为,中医更养人更利于人的健康长久,更符合实际!
再者说,中国先贤孙子所写的孙子兵法,其所包括的奇正,虚实,攻守等用兵之道,到如今,还指导着人们,在军事,经济,政治等等方面,也许,你说他不科学,但是,他比科学更好使。更反映客观世界,其实,这是更高级的科学,也是,西方科学发展的方向!看看西方式的《战争论》,你会明白孙子兵法之伟大!
可以这么说,西方科学线性的,那么中国文化所创造的文明是螺旋状的,是更高级。以后,以中国文明所具有的包容性,在更高层次的包容,让西方的科学向更高层次发展,也是情理之中,而这种包容不仅仅在科学领域,还应在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
所以中国先贤所走的,是与西方不一样的路,但是,你不能说不科学。而他们更有包容性,是更层次的科学!
以上,个人以哲学的思辩,来试解答之,个人之见,不喜勿喷哟!

勇哥说彩
对这个问题有人说爱因斯坦根本没说过这样的话,那我不得不做出更正,爱因斯坦的确是这么说的。不但说了,还白纸黑字写在信里。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1953年的斯伟泽(J.S. Switzer)当年还不算学者,他是一个美国陆军退役上校,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这个人见多识广,对中国历史颇有兴趣,选修了汉学家芮沃寿教授的阅读课。在课堂上,师生们一起热烈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即“中国历史上有没有科学?”讨论没有什么结论,于是斯伟泽就悄悄用书信的形式把讨论笔记寄给了爱因斯坦,想听听大科学家对此的看法。
显然是看到斯伟泽的问题很有趣,所以爱因斯坦决定给这个学生回信,信中最著名的片段就是题主引述的那段话。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段话引起了无数争议。
有人认为爱因斯坦太傲慢,是在侮辱中国人的智慧。这一观点最不值得一驳。只有傻瓜才会在一封肯定会被公诸于世的探讨学术的书信里毫无道理地去侮辱一个民族,而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这个地球上数一数二的聪明人。
还有人不服气,觉得爱因斯坦是在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前提下妄加评论,是对中国的轻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李约瑟,因为他一直都在思考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科学的问题,偏偏爱因斯坦却在信中表示,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真是让人生气。
其实,爱因斯坦表达了两层意思。而一旦我们理解了他的这两层意思,就会明白,爱因斯坦的确比世上绝大多数人都了解一件事,那就是“科学”。
第一层意思,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产生必须有两大基础。一是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以几何学为起点的形式逻辑。二是文艺复兴以来的,通过实验寻找因果关系的方法。而据他的了解,中国历史上缺少这两大基础,因而科学无法产生于中国。
第二层意思更加重要,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就像科学没有产生于埃及、巴比伦、波斯、玛雅等地方,其机制是一样的。换句话说,人类的各个社会没有产生科学是普遍现象,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反倒是科学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反常,需要做出全面的解释。因此爱因斯坦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在我看来,中国的先贤们没有能够走上做出这些发现的道路,是不值得惊奇的。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发现居然被做了出来。”可见这句话的重点在最后几个字,不在于前边提到的中国。
也许,更有趣的问题在于,既然爱因斯坦说了形式逻辑和实验方法是科学的必要基础,那么他为什么还会说,科学的出现本身是令人惊奇的呢?也就是说,爱因斯坦是不是觉得,仅有这两大基础,并不能保证科学就一定会产生呢?一想到这里,我觉得好复杂。
我大胆猜测,爱因斯坦在这里暗藏了一种逆经叛道的、反必然性的哲学观——在他看来,科学不是必然会产生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意外、偶然和随机。假如我们认真对待这一观念,看待世界的眼界一定会大有不同。
西闪
爱因斯坦观点我是非常之赞同,但不是膜拜权威,而是我从内心认同,这个总结是非常到位的:科学两大支柱(充要条件):形式逻辑(演绎推理)和系统实验(经验归纳),缺一不可。
为什么爱因斯坦认为「中国的先贤没有走上科学道路不令人奇怪」?
在我看来,是因为爱因斯坦和斯威策(J. S. Switzer)有着不同的【隐含假设】,也就是说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斯威策的【隐含前提】和【逻辑推理】是:
1、地球村中一定会有居民发现科学范式,应该是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那个居民发现科学。
- 2、东方居民中国领先西方居民,是地球村中最聪明的居民,按照1应该是中国人最先发现科学范式。
3、所以,斯威策很疑惑,为什么不是那个智商高、学习好的那个中国童鞋发现科学范式呢?
爱因斯坦的【隐含前提】和【逻辑推理】是:
1、地球村居民发现科学范式不是必然的,纯粹就是很偶然的运气,是如同中了500万彩票一样的低概率事件。
- 2、地球村中西方居民发现了科学,就如同中了500万彩票一样的低概率事件,是逆天的好运气。
- 3、既然是低概率事件,就不可能人人都中5000万彩票,而且跟人品、智商相关度不高,所以,波斯人、印度人、回教人,要是人人都中彩票那才奇怪呢!先不论中国人是不是地球村中智商高、学习好的三好学生,即便是,他运气不好,没中彩票有什么好奇怪的?
----------------------------------------------------------
斯威策的【隐含前提】是有问题的,在论证方法上叫做「乞求论点begging the question」:预设前提不当。
斯威策【假设1】【假设2】都有问题:
第一,伟大的创造性思想,是不可预测的、初始阶段是不可识别的,也不是单一变量,没有什么「必定」一说。
也就是说:不是天资好、智商高就一定能成乔布斯、比尔盖茨,也许稍微有个变量有点差池,你就会碌碌无为一生。
第二,古代中国是不是地球村居民中那个学习好、智商高的三好学生,长期领先西方十条街?我觉得不是,或者说,中、西方两个学生各有优势和劣势。
实事求是的说:李约瑟对中国有好感,《中国科学史》有很多瑕疵,对中国古代技术有夸大的成分。【科技】和【技术】一定要分清楚,李约瑟说的很多是【技术】不是【科技】。
西方人搞出了科学范式,也是过于自信,于是「以果溯因」说自己的文化如何优秀。科学理论是西方文化中所有人同时发现的吗?
恰恰相反,搞出科学范式就是那几个人,而且绝对是当时离经叛道的人,或者被主流文化所不容的人。
搞出演绎数学的毕达哥拉斯是个神秘主义教徒,遵循一些奇形怪状、毫无理性的禁忌,比如:不能吃豆子、避开白公鸡、不能掰开面包。
科学精神核心之一就是怀疑精神,提出「无限诘问、反思质疑」原则的苏格拉底,被希腊人判了鸩酒之刑。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被古罗马人一刀砍死。
将实验归纳与演绎逻辑结合起来,建立科学范式的伽利略,被教廷软禁终身。
对异见的宽容不是西方文化功绩,而是政治变革、印刷技术进步的结果,比如:新兴资产阶级兴起、新教和天主教的互相制衡,印刷术的出现等因素。
古希腊哲学、欧几里得几何学等开始被基督徒烧光了。如果不是伊斯兰的百年翻译运动保存火种,古希腊文化可能会消失。
我觉得就是巧合,文化也许有影响,也许没有。反正你能说出多少正例,我就能给出多少反例。所以,不能以「文化决定论」解释西方出现科学的原因。
西方发现现科学范式也就是那几个人,而且火种随时可能熄灭,不过,运气有点好,流传了下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社会渐渐宽容,而且西方人开始认识到科学的威力。
就跟基督教一样,如果不是门徒保罗是罗马人,基督教的火种就熄灭了,跟历史上千万种消失的小宗教一样。今天,基督徒将基督教壮大解释成耶稣的预言,是必然的,你觉得这靠谱吗?
所以,古代中国人搞不出科学范式,是很正常,我们用不着自我贬低。
西方搞出科学范式,也是很偶然的因素,不要过分抬高西方文化,认为二者有因果关系。
------------------------------------
爱因斯坦有种族歧视吗?
从爱因斯坦写给斯威策(J. S. Switzer)回信来看,应该是不存在种族歧视。
爱因斯坦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在公共场合言论是极有悲天悯人之心的,并不是【种族歧视分子】,也不是【种族优越者】,而且他即便是犹太人,对【犹太人优秀民族】这种观点都嗤之以鼻,
但是,爱因斯坦在私下里有一些言论,是非常看不起中国人,有可能会刺痛我们的民族自尊心:
爱因斯坦二十年代访华的时候的见闻,与他的继女通信出版了,在下面这本书中,书中有一些对中国人的评价:
我没有这本书,爱因斯坦的这些言论引自《纽约时报》中文网的文章的引用: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180615/einstein-travel-diaries/爱因斯坦在当时见闻和感想,我摘引一些:
中国人吃饭时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欧洲人在树林里如厕那样蹲着……安静、拘束,就连孩子看上去都很呆板、愚钝。
如果这些中国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种族,那真是遗憾。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就连那样想一想都是无可言喻的悲伤。
大多数负担沉重……他们似乎驽钝得不理解自己命运的可怕。
就连那些沦落到像马一样工作的人似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痛苦。特别像畜群的民族。
我注意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别非常小。我不明白中国女人拥有哪些致命的诱惑力、使身边的男人无力自卫、只能去繁衍后代。
爱因斯坦引用葡萄牙女教师的话:没法儿培训中国人进行逻辑思考,他们特别没有数学天赋。
不过这是爱因斯坦私人通信,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日记有朝一日会被发表。
------------------------------------------------------------------------
在爱因斯坦生活的时代,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不堪一击,一度有开除地球球籍的危险。中国人民生活在最贫穷、最混乱不堪的国度里。
现在的电影、电视剧的民国形象是红男绿女的「黄金时代」,一股怀旧风:
我们来看看像陈丹青这样的文人口中「大师遍地」的「黄金时代」,普通人的「民国范」是怎样的:
我们今天看到印度的火车和贫民窟,会讥笑「十亿牲口,一亿人类」。
如果你是爱因斯坦,看到当时的中国衣衫偻烂、食不果腹的平民阶层,目不识丁、毫无知识,鲁钝到不知道自己命运可怕的平民,给你第一感受是什么?
相信我,贫穷也许是最大的罪恶之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财富增加,物质有盈余,人类才有可能有精力和闲暇去思考,才有可能拿出一部分资源,让我们中间那些聪明人去发明创造。
相信我,仓禀足而知礼节。俗话说:主要看气质,「仓禀足」你的气质都不一样,物质丰裕的生活,能给你带来自信的气场。
这一点狗都知道!狗能识别这种气场,一个衣着光鲜的人,狗都不咬。狗闻得到你银行里的存款数字,所以爱咬那种打扮不光鲜的人、衣衫偻烂的人,叫花子要拿打狗棒。
所以,尽管我也不舒服,但我能理解当时的「民国范」给爱因斯坦带来的震撼!
小汉字见大历史
科学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问题叫做“李约瑟难题”,这是科学史工作者李约瑟院士提出的著名一问。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深度无人能出其右,他发现在明朝以前,中国的科技一直是领先于西方的,明朝开始就落后于西方了。为什么中国的科技从明朝开始就落后于西方了?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问法,比如为什么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李约瑟难题各有各的回答,至今没有一个可以被接受的回答。科学的诞生是很多因素共同促成的,李约瑟难题或许根本就不会有完美的解答。值得一提的是,爱因斯坦也回答过这个问题,而且他的回答能够给人一种全新的认识。
爱因斯坦身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有史以来最顶级的几位科学家之一,他有自己建立伟大科学理论的亲身体会,他对科学如何诞生这种问题的认识也的确是独到、深入、让人不得不佩服。
在爱因斯坦看来,不该为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表示奇怪,哪怕中国古代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也不该为科学没有诞生在印度、伊拉克等而表示奇怪。真正需要感到奇怪的是科学为什么会诞生,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为什么诞生了才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在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最早的科学元素,古希腊城邦虽然后来被毁,但是古希腊那一批哲学家的思想得以保留。古希腊的文明教会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教会了人们逻辑、因果。在爱因斯坦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在中国古代里也是几乎没有出现的。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的另一位科学大师杨振宁也对李约瑟难题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在杨振宁看来,归纳法和推演法都是近代科学中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易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易经》里面没有推演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观念也影响了科学在中国的诞生。
没有思考问题的正确方式,就不会有近现代科学的诞生。《易经》《论语》《弟子规》等等传统文化都不是科学诞生的元素。
刁博
好吧,这句话确实是爱因斯坦说的,在1953年的时候,爱因斯坦给一个叫做斯威策的人,写了一封信,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的科学之所以会大发展,是因为两个伟大的基础缔造出来的,一个是形式逻辑体系,另一个是系统实验得出的因果关系。
这两个伟大的基础,一个源于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另一个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而古代的中国先贤们,根本就没有走上这条道路,所以在我国的历史上,不会出现像伽利略,牛顿,以及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和古代中国的社会形态有关系,其实我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科学,天文学的发展了,但这些发展并非是社会的主流方向,当时人们主要的想法,还是学而优则仕,简单的说就是学好四书五经,然后做官。
所以在很早很早之前,古代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就已经被确立了,虽然说古代中国曾经引领全世界,一些人们也在研究一些像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但社会的氛围和思想,都被牢牢的禁锢住了,那么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就缺少茁壮成长的土壤,所以爱因斯坦这么说,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
科学薛定谔的猫
这个月普林斯顿大学最新出版的一本“爱因斯坦游记”中,爱因斯坦当年关于中国人“肮脏迟钝”“智力低下”的看法,经过媒体的传播引起了不小反响,甚至爱因斯坦也被贴上了“种族主义”的标签。但是爱因斯坦的说法并不是没有一定依据,并且考虑到当时的中国状况,以及他在中国的短暂停留,且是记录在他个人的日记中,他的这种片面的观察倒是无碍他的伟大。
之前出版的作品里也有爱因斯坦关于中国的评判,像题目中所说的这个,中国的先贤没有走上科学道路不令人奇怪,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没有使用形式逻辑和系统的因果证明这两种科学的基础方式。这一论述基本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状况相符,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说的中国哲学更强调直觉,而西方哲学有严密的推理过程,同爱因斯坦的说法不谋而合。
而如果有人因为爱因斯坦的这一说法,而觉得爱因斯坦是歧视中国人,那就是愚蠢的一种表现,想想正常的逻辑和因果推理在今天的中国是否已经构建起来,就知道爱因斯坦的观察之深刻。
老李有刀
爱因斯坦之所以说“中国的先贤没有走上科学道路不令人奇怪”,是因为他对中国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关键都非常了解!
首先,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确像爱因斯坦所说的我们的古人没有发展出逻辑学。他们过多的满足于躺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百家争鸣而发展出来的各种学说上面来认识世界。尤其是后来被奉为国学的儒家思想,后世的知识分子几乎都将学习它的经典作为毕生的事业。因而从来没有人试图去发明形式逻辑体系。甚至在西方进行文艺复兴的时候,当时的明朝却在不断扭曲儒家思想,甚至最后发展成将道德作为一切事情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发展不出科学,甚至古人所推崇的赤子之心也几乎荡然无存。当时的大儒洪承畴、钱谦益都纷纷投靠满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一是要讲逻辑,二是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得出因果关系。这方面我们直到近代被西方列强不断击败,才开始认识到科学才是解决我们面临问题的主要方法。所以鲁迅才在他的小说《药》中对当时的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最严厉的批判。得了肺结核,不是去想着用已经被证明成功的西药,反而寄希望于革命者的人血馒头。这就是当时的认识水平。不过可喜的是,自从建国以来,我们就开始重视科学,重视现代化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教育上、科研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具有科学精神的国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上一次成为世界中心是因为儒家思想;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一定会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地震博士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虽然他一生的足迹几乎都在欧美,但也对中国有所接触和评价。
要正确理解爱因斯坦这番话的含义,悦史君认为,要从他跟中国的渊源来分析。
爱因斯坦分别在1905年和1915年创立狭义、广义相对论,不仅轰动了欧美科学界,也在五四运动时期,被带进了中国。
1920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爱因斯坦去北大讲座,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爱因斯坦还是来到了中国。
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在去日本演讲途中,路过上海,但仅呆了不到一天,就离开了。
12月31日,爱因斯坦回国途中再次来到上海,这次他做了关于相对论的演讲,但两天后就离开上海,从此再也没有来过中国。
让人欣慰的是,爱因斯坦留下了旅行日记,他对中国人悲惨的命运深表同情,认为现状和古代的辉煌相去甚远,还用了肮脏、鲁钝、不开化等字眼。
老实说,悦史君也觉得爱因斯坦的话很刺眼,但如果我们想想1922年的中国,当时军阀混战,民众流离失所,还有外国人的欺压,普通百姓的麻木就是如此啊!
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爱因斯坦多次呼吁制裁日本、援助中国,还曾联名救援沈钧儒等抗日七君子。
二战后,很多西方人都热衷于讨论科学在东西方的发展,英国作家李约瑟深入挖掘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史,爱因斯坦则发表了上述观点。
没错,虽然现在伪造名人名言很多,但爱因斯坦的这段话是真的,他认为中国古代的先贤没有走上科学道路。
如果用西方人的标准来看,专门的科学我国古代确实很少,因为当年的逻辑是读书做官第一,做科学研究的都不是主流,而且不止中国,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体也没有科学的迹象。
但悦史君认为,科学的发展有它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代和近现代不同,自然不能一个标准来看,爱因斯坦如果多了解一些,可能会做出不一样的结论。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爱因斯坦信中指出,近代科学发展在方法论上需要两大发现,也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法,和以实验为基础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和归纳法。在近代中国确实没有出现科学,毫无疑问,爱因斯坦对此的看法是深刻和准确的。
上世纪,在国内外早有大量的仁人志士,对此进行讨论,为什么中国在近代没有了科学,其中哲学家冯友兰写过《 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竺可桢也写过《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物理学家吴大猷有《数百年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的原因》,这些文章普遍看法是一致的。中国古代有科学的萌芽,但这些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而英国李约瑟提出了李约瑟难题,也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欧美的范围。
近来,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发言,他在2004年的演讲中分析了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几个原因。
首先国人的思维传统就是着重实际,而不注重抽象的理论和架构。
其次,科举制度和贬低技术的社会观念。
再次,杨振宁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例如易经等对社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从而使国人对于各种现象都是泛泛而言,缺乏深入的研究,演绎和归纳。这就是为什么早在中国古代数学就认识到“勾三股四弦五”,而没有发展出毕达哥拉斯定理这样的普遍公式。易经里有阴阳八卦,但却产生不了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其中更是充斥着各种神秘主义或者不可知论,从而阻碍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爱因斯坦认为:中国的先贤没有走上科学道路不令人奇怪,这种思想和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名家们所讨论的结果是一致的。中国哲学和文化重视整体,喜欢抽象朦胧,这些在中国文艺上取得独特的魅力和成就,但对科学的发展却是不利。
量子实验室
爱因斯坦大神的见解是非常深刻的,现代科学的诞生,要求的条件是极其苛刻的,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仅此一回,而且屡屡几乎夭折。因此,科学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值得惊奇的重大事件,但它又是在人们不经意之中,悄悄发生的,甚至可能连它的建立者们,最初都没有预料到它本身的宝贵价值。
我们一般认为,科学的萌芽诞生于古希腊,尤其是跟古希腊哲学息息相关,当然也离不开古希腊诸城邦的社会环境。比如我们说的古希腊哲学实际上最早诞生于小亚细亚和意大利,这些地方是古希腊的殖民地。后来才在古希腊的中心城邦,比如雅典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重要的思想家。
在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里,辩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当时有一个做诡辩学派,或者叫智者学派,他们的身份是辩论教师,教给人们辩论的技巧怎么样在辩论时(不择手段地)获胜。苏格拉底等人非常反对这种做法,认为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应该基于真实,不能不择手段。
古希腊哲学追求真理truth,或者说真实。这种手段不是为了现实目的,而是为了获得心灵上的自由。当然啦,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些人其实是奴隶主,或者是衣食无忧的自由民。蔑视物质利益,甚至反对通过哲学来获得利益,也是古希腊哲学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
为了获得个人的心智自由,超越物质利益,单纯地追求真实。甚至为了维护这种精神、研究和真实,不惜牺牲。这是希腊哲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亚里士多德一句话可以作为代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揪出前人的错误,超越前人,甚至否定前人,这一点大概也只有古希腊哲学家们做到了,并使其成为一种哲学精神。牛顿的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际上也是来自于这种哲学精神。。所以在古希腊哲学里,我们是看不到什么圣人的,因为圣人是至高无上的,别人无法超越他。比如孔子对颜回的态度,就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当然,孔子自己也不是特别喜欢这种态度。
古希腊哲学、科学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希腊城邦,被罗马统治之后,古希腊哲学的书籍和研究中心多次转移,多次濒于灭亡。大约只是由于非常巧合的原因,才在历史上保留下来,并且在文艺复兴、科学革命、思想启蒙时期重新发扬光大,最终成为现代文明的源头。
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文化,或者是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能够像古希腊哲学那样义无反顾、甚至说不顾一切的追求理性上的真实,是非常罕见的。当然啦,在古代圣贤的思想之中,是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呼应的一些闪光点,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出现了孔子、佛陀和古希腊哲学家们众多的文化名人,奠定了各自民族的文化基调,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把这个时间称为轴心时代。我们要看到各自文化里呼应甚至相同的一面,也要用心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异,这对于我们今天甚至未来应该如何做事情,都是有非常有益的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