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过期蜂蜜:同仁堂「仁义」何在?

回收过期蜂蜜:同仁堂「仁义」何在?

同仁堂蜂业承认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责任。

文:华祥名 贾贤康

两位女工娴熟地撕下一张又一张蜂蜜瓶上同仁堂的标签,随手将之丢到早已堆积如山的垃圾桶里,镜头一转,又是几位女工正在把瓶中蜂蜜一点一点往外挤向一个白色的大桶,桶中泛黄、浓稠的蜂蜜彼此黏合在一起,形状怪异……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一条12月15日 @南京零距离 官方发布的微博视频里,似乎正在控诉一场无声罪恶的发生。

视频曝光了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商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规生产食品蜂蜜。大量过期、临近过期的蜂蜜被回收,表面宣传是“退给蜂农养蜜蜂”,实际上是送入原料库。

百年老字号突然爆出的丑闻,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同仁堂也慌了神。16日,同仁堂连发两条公告回应过期蜂蜜事件。

同仁堂在公告中表示,同仁堂蜂业系公司投资下属子公司,同仁堂持股比例为51.29%,而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同仁堂蜂业食品蜂蜜的受托加工生产单位。同仁堂蜂业在委托生产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和失察的责任。

12月17日,受“过期蜂蜜”事件影响,同仁堂(600085)开盘大跌4.33%,至28.71元,市值瞬间蒸发16.59亿元。

这家创办于康熙年间的老字号,历经300年风雨飘摇而始终屹立不倒,并以其优质产品久闻于世,如今年关将近,倏忽而至的丑闻不仅为同仁堂的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也让人不禁感慨唏嘘:

倚老卖老?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再次遭遇了信任危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心企业形象的垮塌,也非一次过失所能造成的。

同仁堂最近几年其实一直深陷产品“质量门”的漩涡中。

三年前的深圳,一位名叫曾照兴的“打假人”,购买了数盒产品成分中注明含有驴皮的北京同仁堂食用阿胶,当时的曾照兴注意到这款阿胶的批号很特别,“相比起其他阿胶的健字号或者药字号,这款阿胶只有食字号。”

于是,在2015年,曾照兴在深圳市宝安区北京同仁堂专柜,购买了数盒产品成分中注明含有驴皮的北京同仁堂食用阿胶(纸盒版)。

按理说,阿胶不该有食字号。当曾照兴以自己购买的食用阿胶生产批准号问题为由向法院起诉时,他遭遇了败诉——“他们的理由是,这是相关部门特批的情况。”

于是,有“职业敏感”的曾照兴,多了个心眼,花了2000多块钱,自费向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送样检验了该款食用阿胶——数日之后,检验报告下来了,他大吃一惊的是,在这份检验报告上,该款名称被标注为“食用阿胶”的250克样品,蛋白质含量74.3%,其中驴、马、牛、猪DNA成分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检出牛、猪DNA成分,并未检出驴、马DNA成分。

“我完全没办法想像,(阿胶)检测出来的结果,没有驴的DNA,反倒是有猪跟牛的DNA。”

当时我就懵了。”曾照兴说,虽然也曾看到过媒体的相关报道,比如利用其它动物皮、或者劣质的驴皮边角料熬制阿胶继而出售,但那都是些小作坊的小产品,没承想问题会涉及到如此大的厂商,并且情况会这么让人意外,他认为:“这个检验结果,只能说明这是假阿胶!是欺骗消费者。”

这便是当年曾轰动一时的“同仁堂假阿胶事件”,在2016年,同仁堂还六次登上质量黑榜,其中还包括一次销售劣质药品。

这六次分别是:

2016年2月:山东省抽验,翻白草性状不合格;2016年8月:四川省抽验 “加味左金丸”产品装量差异登“黑榜”;2016年10月:同仁堂淄博药店销售劣药被罚;2016年10月:湖北省抽验 熟地黄含量测定不合格;2016年12月:贵州省抽验 ,“(烫)骨碎补”产品不合格;2017年2月:天津市抽验,炙甘草含量测定项目不合格。

在新闻曝光后,当时的同仁堂也是紧急发布通告澄清,撇清所有涉事产品与自己无关,称报道中所提及的这些劣性产品均非本公司产品,而是集团公司下属的其他公司所为。

把锅甩给了“临时工”,再经过多方运作,事件最后平息了下来,关于同仁堂产品的负面消息也逐渐无人问津,直到近日“蜂蜜门”事件的发生,再次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世事总是变迁无常,难以捉摸。谁能想到曾经的良心企业与如今产品问题频发的企业是同一家,这让人不禁想问:同仁堂到底怎么了?

答案是:庞大的利益诉求让现在的同仁堂已不是过去的同仁堂了。

原来在当今市场上,只要是打着同仁堂招牌的产品,价格往往就能远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

同仁堂作为我国中药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其商标却被大股东和其他相关上市公司共享。

简单梳理一下同仁堂旗下的市场产品,其中包括:药品、医院制剂、保健食品、保健食品、食品甚至化妆品,涵盖面可谓丰富。而且许多产品直接使用同仁堂的名称,如同仁堂紧致活肤面贴膜、同仁堂红糖姜茶等等,这让同仁堂品牌管理相当零碎化,一旦单一产品出现问题,整个同仁堂品牌都会受到波及。

除此之外,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也是同仁堂当下产品问题频发的根源之一。

近年来,同仁堂不断扩张,已由当年的药品生产销售企业,变成成六个二级集团、三个院、五个直属子公司的主体架构,涵盖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截至2017年末,其拥有药品、保健食品等六大类产品2600余种,36个生产基地。

所谓“贪多嚼不烂”,同仁堂在近些年里迷信规模的力量,只看得见规模扩大带来短期利润的突飞猛进,却完全忽视了在这高速的规模扩张中,经营管理上的滞后。

这种冒进和急躁,到最后只能酿成企业之殇!

据说少年康熙曾得过一场怪病,全身红疹,奇痒无比,宫中御医束手无策,康熙心情抑郁,微服出宫散心,信步走进一家小药铺,药铺郎中只开了便宜的大黄,嘱咐泡水沐浴,康熙按照嘱咐,如法沐浴,迅速好转,不过三日便痊愈了。为了感谢郎中,于是康熙写下“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并送给他一座大药堂,起名“同仁堂”。

而这位郎中留下了一句堂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这里的修合一词,是一个有关中药采制过程的术语。修,指对未加工药材的炮制;合,指对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修合就是指中药的采集、加工、配制过程。

中药的对药材的取舍、搭配、组合虽然没有人看见,但是要对病人负责,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为做的一切都上天都会知道。

希冀同仁堂能重温“堂训”,守住企业底线,莫再越雷池一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