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近日,“十三号室惨叫”视频在网上引起大家的持续关注和讨论。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从凄厉的惨叫声中听得出,孩子都尚未变音,至多十二三岁。

一个评论刺到泪点:孩子,别喊妈妈了,就是你妈妈把你送进来的。

不禁令人痛心,究竟是多残忍的父母,和多冷血的施暴者,才对孩子下得了这样狠手!

或有人问,十三号室究竟是什么?

10月25日,临沂卫生计生发布通报称,原“网戒中心”于2016年8月取消。“十三号室”为“心理康复一病区”第十三号房间,是收治精神病人的抢救室,近期一直未使用。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脑部电击,如刑罚般施虐。

一个号称能帮孩子改邪归正的治疗室,被众人称为新时代的“集中营”。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临沂网戒中心曾在2009年被媒体曝光。因采用电击、施虐有违人道,再受以舆论影响,被迫关闭。

而据最近透露,疑似又重出江湖。


临沂网戒创始人,可谓是十足的人面兽心,衣冠禽兽。

在2006年,山东临沂人民医院的副院长杨永信,开办了一所“网戒中心”。

不止网戒,包括孩子早恋、叛逆、跋扈、甚至自闭等各问题,到了他这,将统统都不再是问题。

孩子经过几个月的改造,成功率高达96%!

只吹吹牛逼吗?还真不是。

记者柴静采访过这座“集中营”。

杨永信有一间名为十三号的秘密治疗室。甭管你孩子是桀骜不驯,还是自闭寡言,进十三号室一小时后,保准出来后,唯父母命是从。

十三号室内置相当简单,一床,一椅,一台电击器,再配6个“助手”。

脑部电击究竟什么感觉?

从中出来的盟友说:“就好比一把剪子,插进手心里的那种疼。”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一体验过的专家说:“电一下,你就知道什么叫怒发冲冠,相当痛苦。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网戒中心的一位少年,讲述过他的经历。

初来乍到,一进治疗室,就有一伙人把他摁倒在床上。坐于椅上的杨永信二话不说,先给少年脑袋来一记电击。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杨永信问:“你为什么来这里?”

少年说:“被我妈妈骗来的,我才不想来。”

杨永信加大电流,对着男孩脑袋,又是一阵电击。

杨永信霸气侧漏地训道:“我跟你说,上网玩游戏不对,我是在治疗你!”

几十毫安的电流穿过脑袋,彷如火车头碾压而过,痛不欲生。

少年仍倔强道:“你不是在治疗,你是在虐待我!”

随后,又是一记电击。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虐待。”

加大电流,再电。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40分钟后,孩子就被虐的妥妥帖帖。焉了似的,走出门,跟父母道歉,跟杨永信道谢。

父母闻之,涕泪交集。

才进去一小时,竟就这么有效。父母随即掏钱报名,让孩子开启真正的改造。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孩子,也就此落入撒旦之手。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整个治疗中心的模式,跟“集中营”还真颇有几分相似。

所有孩子,必须穿军训服,统称为“盟友”。染上网瘾的叫“走偏”,改良成功的,叫“精品”。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全封闭管理,设有72环节,86条铁律。

最高“刑罚”为电击,其次有鞭策,体罚,殴打·····等等近乎虐待囚犯般的手段。

在86项铁律中,最不可饶恕的一项,就是“挑战永信模式”,即违背杨永信旨意。

一旦触碰此规,这个孩子将面临最强烈的电击伺候。

爆虐之下,以至于没人敢直呼杨永信全名,全称呼其为“杨叔”。

所有孩子,或巴结讨好,或唯命是从。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这数千名孩子,不但要承受肉体折磨,还要忍受精神虐待。

切断与外界一切联系,丧失一切娱乐活动,只能读指定刊物,每天像传销窝一样,齐朗诵些枯燥的口号。

柴静采访过一个女孩,甚是心酸。

柴静问:“电击疼吗?”

女孩怯怯地说:“有一点疼,但不是很疼。”

“你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疼痛?”

“她能让我大脑清醒,在内心深处思考问题。”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柴静问:“那你为什么哭呢?”

“我没哭。”

女孩边说,边泪流不止。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你已经在流泪了。”​

女孩咬了咬嘴唇,泪流满面:“没有,我想待在这。”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孩子,终究还只是个孩子。

又是意志摧残,又是肉体肆虐,如此双管齐下,谁不将变成个木偶人,任由杨永信摆布?

更令人愤慨之处是,大部分父母居然知晓,并同意这些做法!

柴静问父母:“你们知道孩子会被施暴,被电击吗?”

一排父母回答:“如果通过暴力,能救孩子一命,有何不可?”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那你们为什么就相信,这种办法能帮孩子改邪归正呢?”

“杨永信又是副院长,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么高荣誉,我不相信他,我相信谁?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其中一个父母更为残忍。

柴静问:“如果孩子就是因为恐惧,而屈服于淫威之下,你也同意吗?”

母亲说:“同意啊,能让孩子恐惧一辈子,也未必是坏事。”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真是无知而冷血的父母。

孩子需要陪伴时,你们不在,所以孩子选择游戏;现在孩子染上了网瘾,你又嫌他不听话,将他丢进深渊。

就像伊坂幸太郎所言,一想到为人父母竟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有多少混蛋家长,就能养活多少个杨永信。

把视线移开临沂,放眼全国范围,各种杂七杂八的“网戒学校”,正举以教化之名,施与侵害之实。

江西的豫章书院,也曾是无数孩子的炼狱之地。

在当时,豫章书院被称为江西父母的救世主,孩子眼中的魔窟。

全封闭式管理,各种虐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龙虎网采访过一个母亲。

15岁的王伟沉迷游戏,荒废学习。母亲一急,便忽悠他去南昌旅行。

结果一去,王伟便被扔进面包车,拖到了“网戒中心”豫章书院。

“全裸着,关在一个不足10平米的小黑屋。又脏又阴暗,40多度的高温。每天就一个鸡蛋,一碗浆糊似的食物。”

“豫章书院最出名的刑具,手机般厚的竹板,和小拇指般粗的铁鞭。扒下学生裤子,当着众人面狂抽。”

“连9岁女孩都不放过,足足抽了30铁鞭。”

这是来自“温柔的奇思妙想”专栏,对豫章书院受害者的真实描述。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一段时间后,王伟不堪苦痛,回家跟妈妈哭诉:“我被带手铐,关进小黑屋,各种鞭打······”

妈妈想到钱已交,不能荒废,竟又将儿子送回豫章书院。

数月后,王伟熬无可熬,拎起一瓶洗衣液,猛喝下大半瓶,欲自杀了断。

豫章书院真是够变态。

发现王伟倒地后,不送往医院,竟取来一漏斗,插进他嘴中,再举起一桶水,猛然灌下。

王伟像只半死不活的鱼,不停地往外吐泡沫和鲜血。

最后的最后,王伟网瘾算是戒了。

但也从此,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千万不要觉得这也是个案。

河南一女孩郭玲玲,在网戒学校被虐待致死,而原因,仅因为上厕所没有跟老师汇报。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济南一13岁男生王某乐,在网戒学校,就因为顶撞老师,而被教导员勒住窒息而死。

黑龙江一16岁女孩李某,从网戒学校出来后,因心生恨意,把妈妈绑在椅上,将其杀害。

······

如此悲剧,不胜枚举。

据百度百科统计,中国网瘾青少年高达1300万,应运而生的“戒网机构”,已至少超过300多家,行业规模达数十亿元。

而其中大部分网戒机构,都处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换言之,大部分网戒中心,都不过是另一个杨永信,另一个豫章书院,另一个“集中营”罢了。


柴静采访临沂网戒中心时,在家长和孩子齐聚的教室里,问了几个问题。

柴静面朝家长,问:“在座的家长中,对孩子曾经使用过暴力的请举手。”

哗然一片,近乎全举起了手。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柴静继续问:“因为以前过于忙自己事,而没有时间陪孩子的请举手。”

又是差不多都举起了手。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因为夫妻感情不好,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的,请举手。”

“在你们观念中,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随意支配的,请举手。”

那一个个将孩子送入魔窟的家长,纷纷都举起了手。

柴静一声叹息,转身,面朝在座的孩子,问道:

“在你们的过去里,认为父母不爱你们的,请举手。”

“认为自己在家庭中很孤独的,请举手。”


好可怕!再调皮再不听话的孩子,只要进了这里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