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扣扣案庭審要求網絡直播:為何不能重審當年案?

2018年11月17日,本來應該是世界的學生日。就在上午,連高中都未曾上過的張扣扣卻又一次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因為16日的首次庭前會議,張扣扣明確向法庭提出:

希望對庭審的全過程進行網絡直播,否則將保持沉默。

是決絕也好,是偏執也罷,這個看起來比較特殊的要求,最終像一顆巨石在網絡海洋中引起軒然大波,引發無數迴響。

張扣扣案庭審要求網絡直播:為何不能重審當年案?

鏡頭在迴轉到2018年除夕夜,陝西男子張扣扣將鄰居王家一家三口當眾殺害,而此王家正是22年前當著張扣扣的面把張扣扣母親毆打致死的王家,當年唯一受到刑法因故意傷害致死罪被定有期徒刑7年的王正軍,當年曾任當地廟壩鄉政府黨政辦主任被張家認為對當年案施加影響導致輕判的王校軍以及兩個兒子的父親王自新共計三人倒在了血泊中。

事件發生後,很多網友給張扣扣冠上了“為母復仇”的標籤,甚至張扣扣的父親張福如在沉默了23年後,也於2018年7月向法院提交了申請,提出當年王正軍一案應被判為故意殺人罪而並非是故意傷害罪,並附帶要求國家賠償,然而申訴被駁回了,國家賠償也不予受理。

張扣扣案庭審要求網絡直播:為何不能重審當年案?

或許是為母親正名的願望還沒有得到回應,也或許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行,張扣扣提出了網絡直播。

但無論動機是哪一種,網絡直播的核心關鍵詞都不會是“公正”,而是應該聚焦當年案的定性,如果當年的張扣扣母親死亡案件最終定性不再是“鬥毆”,才真的可能會對張扣扣殺人案產生關聯影響,而這也是網友們關注的焦點:當年,所謂的“官員”王校軍是否真的影響了張扣扣母親死亡案件性質的定性,此事至今沒有得到權威的回應。

換句話說,整件事的核心應該是:是否能重審張扣扣母親死亡案件案?

“重審”這個詞是敏感的,從當年的“聶樹斌案推動者”鄭成月的近況被網友廣泛關注就可以看出重申的敏感性,但同時,“重審”也是嚴肅的,當年張扣扣母親死亡案件在宣判後,檢察機關沒有抗訴,張扣扣的父親張福如沒有上訴,理論上來說判決確實已經具有了法律效力。

張扣扣案庭審要求網絡直播:為何不能重審當年案?

但其中是否有著其他原因,網友理出的當年案疑點到底能不能得到準確及時的公開回應,也關乎著當地法院的公信力。

張扣扣要求網絡直播背後的輿論效應,隱藏著的不僅是張扣扣的不信任,還有網友們的懷疑,北評真心希望當地能認真對待,一一回應關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