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不再強制標準化成績,這項舉措對中國留學生有何影響?

美國高校不再強制標準化成績,這項舉措對中國留學生有何影響?

1

取消分數要求成為大勢所趨

據美國高等教育洞察(Inside Higher Education)報道,全美排名第三的頂尖學府——芝加哥大學,宣佈將從2023屆開始取消對標準化考試SAT和ACT的要求。

美國高校不再強制標準化成績,這項舉措對中國留學生有何影響?

這項舉措猶如海嘯一般席捲全美教育界。目前,美國已有至少200所高等院校做出了相同的決定,它們不再強制性要求大學的入學考試成績。

芝加哥大學副校長兼招生與財務資助辦主任諾德爾夫表示道:“考試不是萬能的和決定性的。”我們不希望一個微不足道的考試成績最終“嚇跑”也許是很有能力的申請人。對於一個枯燥的數字,還不如讓學生回答我是誰、那些方面優秀、我將來想做什麼來得實在。“我們希望學生可以明白,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你的思維。不要讓申請決定了你,你去定義申請 。”

美國高校不再強制標準化成績,這項舉措對中國留學生有何影響?

諾德爾夫還說道:“現代社會,有很多家庭困難學生,如果無法獲得更多資源和幫助上頂尖大學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此,芝加哥大學為了能讓更多人接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還宣佈將開始為家庭年收入低於125,000美元的學生提供全免學費獎學金,並增加為警察、消防員和退伍軍人的孩子提供的獎學金。為了使國際學生更加方便,也在某些學位上開設了在線教育。

這項舉措在全美教育界搏得一致好評。

美國高校不再強制標準化成績,這項舉措對中國留學生有何影響?

許多大學教授公開發表聲明。他們稱,以前會把入學成績列入考慮因素,但今後絕不會這樣做了。

理由很簡單,一位教授這樣吐槽道:“許多成績優異的入學者並沒有那麼多實踐能力,就像大齡巨嬰一般,他們的科研能力和入學成績幾乎沒有任何對應關係,實踐做起來猶如shit一般。

美國學生也十分支持這項舉措,他們普遍認為準備入學考試既繁瑣又脫離實際,像許多入學成績好的只不過是上了考試集訓營投機取巧的書呆子,而還有很多優秀的學生考試成績並沒有那麼出色。

2

SAT與ACT考試備受爭議

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驗(SAT)和美國大學入學考試(ACT)推行於20世紀,其初衷是為了激勵民眾打破社會階層障礙,只要你肯學就有公平公正公開的升學機會。類似於我國的高考,稱之為最公平的競爭。

這兩種標準化考試成績,是申請美國名校的敲門磚。而對於大學錄取部門來說,面對海量申請人和申請材料,參照考試分數可以在初步篩選中淘汰一大批不合格的申請者。

作為標準化考試的舉辦機構——美國大學理事會堅稱,由於美國高中普遍存在的分數膨脹現象,越來越多的學校不再實行學生排名制,標準化考試是非常重要的審核標準。2017年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有超過180萬人參加了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驗考試,200多萬人參加了美國大學入學考試。

美國高校不再強制標準化成績,這項舉措對中國留學生有何影響?

但在施行多年後,過度強調成績,唯分是圖,使得當下的發展趨勢和初衷背道而馳。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考試分數與學生的成長環境、家庭經濟背景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繫,經濟決定了學生能獲取好的教育機會的上限,而資源有限的學生群體便會存在升學機會降低等弊端。

哈佛大學羅爾查德斯教授還說道,“過度強調一個數字的大小,這使學生圈興起一個惡習。那些享有優越條件的好學生盲目攀比成績,這種習慣對於成長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在錄取學生時,不再強調對標化考試分數的要求。

3

淡化標準化成績意味著什麼?

從美國高校淡化標準化成績的舉措中不難看出,學校不強制標準化成績,說明美國高校越來越看重申請者的能力和特點,這一點更體現在商學院申請中。很多商學院其實更注重的是申請人是否是一個專業的管理型人才,有沒有商業經歷等等。

除了成績之外,必須還能在其他領域有所專長,能夠付出巨大努力,實現常人難以做到的成績。這些才能把你和那些“泛泛之輩”的學生區分開來。

美國高校不再強制標準化成績,這項舉措對中國留學生有何影響?

這樣的特長可以是不同方面,但一定是在你最喜歡和擅長的領域。比如你是科學家,那可能你已經在家裡附近的大學開始進行一些原創的研究了。如果你是作家,你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出版物。如果你是運動員,那麼你應該是在全國比賽上取得名次的。如果你有軟件特長,那麼你可能已經開發出一款非常好用的App。

所以說對於學生而言,在你的申請當中,你一定要讓學校看出你在自己有強烈熱情和愛好的領域,實現了非凡的成就,在全國或者全世界都能有競爭力。一個面面俱到的人,如何能夠在所有領域取得成就呢?既然不可能,就無法做到非凡與獨特。

填鴨式的教育,讓我們早早的忘記學習的樂趣。而美國高校所看重的正是要學生表現出課堂以外的熱情和興趣,有很強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受內在驅動力而學習和鑽研。

學術成績(雖然也很重要,但並不是首位),畢竟偉大的人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書呆子。(本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國際MBA快訊,更多精彩資訊,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