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麦天险,险

○杨辉麟

通麦天险,险

说这林芝通麦天险的“险”,那是以前的事了……

那年,我们出通麦不足一公里,就见路边立着一块3米高、10米宽的水泥碑。紫红色的碑上写着“川藏运输线十英雄”8个醒目的大字。据说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10名解放军战士通过这里时,发现山体要塌方,为了及时通知后面的战友,他们又返回去,结果被埋葬在这里。

从通麦前行10公里便是著名的通麦天险,又称“通麦坟场”、“死亡路段”,这是一段让部队汽车兵和地方司机们谈“路”色变的险路。

我们出发时,天,阴沉沉的,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汽车在国道318线的泥泞山路上,一点一点地向前蠕动。说是国道,实际是国道的“断流”。我把当年在这里的所遇,缩成四个场景,以再现真实。

【场景一:窄】一辆卡车因抛锚时没有紧靠路边,后边的汽车竟无法超越,路面仅宽5米。途中,一辆与我们相会的货车怎么也错不过去,最后硬是将大厢板刮得山岩嘎嘎响,总算勉强过去了。

【场景二:险】一边是几十丈深的峡谷急流,一边是峥嵘的峭壁山崖,有的地段连路基也没有,只好在悬崖峭壁间搭起简易木桥,车在木桥上悬着半边轮子行进,车下翻滚着灰绿色的巨浪;车外风景如画,车内提心吊胆。人们常说:“到了通麦天险,险处不敢看!”

【场景三:惊】我们到此之前,一辆运木材的东风车在这里翻于垂直近百米深的陡崖下。据兵站的兵们介绍,1985年夏天,120多辆汽车在这里受阻,在等待抢修公路时,泥石流突然暴发,房屋般大的巨石翻滚而下,半边山体倒塌,70多辆满载货物的汽车不是被埋入河滩,就是被推入汹涌的帕隆藏布江,送到印度洋去了……

【场景四:慢】我们问通麦人:“这通麦天险有多长呀?”答道:“十多公里。”“半小时到了吧?”“这不好说,走着看吧。”这一走一看,两个多小时才走过了天险。

我们经过这里时,只见当年倒在河滩的泥土上,已生长出茂密的白杨和水冬瓜树,那沙石底下埋着多少辆汽车残骸和多少遇难者啊?草木不知人间忧伤,花开花落,树生树长,连几年前倒塌裸露的山体,如今也长着两三米高的树木,可见强大的自然生命力和再生力。

现在好了,2016年4月随着通麦特大桥的顺利通车,“通麦天险”改建工程完工,国道318线的“通麦天险”已无“险”了。

通麦天险,险
通麦天险,险
通麦天险,险
通麦天险,险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