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接班難:有人回國接班被趕走,有人豪娶女星敗光家產成老賴


11月9日,中國最大的民營新能源集團發生人事變動,能源行業巨擘、協鑫系創始人朱共山之子朱鈺峰出任協鑫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此次變動意味著,1981年出生,2005年於加拿大喬治·布朗學院畢業後就加入協鑫集團的朱鈺峰已正式負責協鑫系的電力板塊。

隨著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創業企業家逐漸老去,“接班”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早在2011年,全國工商聯就發佈了《中國家族企業發展報告》,其中指出,家族企業在民營經濟中已佔八成多,許多企業正經歷“父業子承”的交接班關鍵時刻。

然而直到今天,中國家族企業該何時交接、如何交接的探索仍未形成一套標準答案。


富二代接班難:有人回國接班被趕走,有人豪娶女星敗光家產成老賴


11月8日,普華永道發佈2018年全球家族企業調研報告,指出只有約20%的中國大陸家族企業目前制定了繼任計劃,而2016年的相關比例為35%,這一比例也低於今年全球49%的平均值。

報告指出,內地家族企業對於討論準備後事和接班計劃在文化上有強烈的牴觸情緒,且第一代企業主對他們親手所創企業的情結,也可能是他們不願意放手的原因之一。

普華永道中國區私人財富服務主管合夥人王蕾也分析稱,西方家族企業接班人候選陣容龐大,可以在幾個甚至十幾個“二代”中進行甄選,但中國企業往往只有1個或2個人選,家族傳承能否順利交接,除了要考察其能力,還要看他們的意願。有關中國家族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下一代家族成員對家族企業業務的參與度正在下降。

停不下來的宗慶後

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是最早把子女引向臺前的企業家之一,在2004年其女宗馥莉就加入娃哈哈。但這位現年73歲的老爺子仍未打算退休。

“我要完全退休是不可能的,每天都做那麼多事,突然什麼都不做就開始感覺很無聊。但是年紀大了,可能會脫離一線,到二線去做點工作,稍微輕鬆點。現在也在加強企業管理,培育管理層,包括流程改造、崗位的規章制度建設、分級授權,希望通過一兩年時間把企業內部制度化建設做好。”宗慶後在近期接受界面專訪時表示。

談到女兒宗馥莉時,宗慶後也承認他們之間存在分歧。在宗慶後眼中,女兒從小在美國唸書,做事很有獨立性,但是他也擔心深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女兒能否適應中國的企業環境。

“在美國,老闆是老闆,員工是員工,我花多少錢僱你,你就給我做多大的事情,不行就是辭退。第二個美國不需要跟政府打交道,所以她回來之後,對她的員工也是一樣,幹得不好她就辭退。”宗慶後說。

而這與順應改革開放浪潮,從賣橡皮擦、賣電風扇和賣冰棒等各個行當中爬摸滾打起家的宗慶後的企業觀是相悖的。為此,還發生過被宗馥莉辭退的員工,又被宗慶後請回娃哈哈的事件。

企業管理的觀念不同,宗馥莉也不想去插手娃哈哈傳統飲料領域,而是專注於新產品的開發和帶領娃哈哈走向國際化。2016年,宗馥莉還註冊了一家新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只有七天保質期的果蔬汁品牌。

在被媒體問到接班的問題時,這位外人看來的繼承者也展現出了她獨立的一面,“為什麼一定要繼承呢?我不想去繼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擁有它。如果我做得成功,我希望能夠去併購娃哈哈”。


富二代接班難:有人回國接班被趕走,有人豪娶女星敗光家產成老賴


被喊來又趕走的黃暤

同樣為“創二代”,宗馥莉與父親存在分歧還有空間去開拓新領域,而身在像森隆集團這樣規模不是很大的家族企業,其“太子爺”黃暤就結實的撞上了南牆。

2004年,黃暤從英國雷丁大學取得建築學碩士學位後,受聘於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原機械部設計研究總院)。在那裡,他不僅25歲就拿到了工程師職稱,而且還是院裡最年輕的中層幹部之一。

儘管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已經有所成就,作為家裡的獨子,黃暤依然擺脫不了回到家族企業做接班人的命運。2007年底,在經歷了一次與父親的長聊之後,黃皞回到家鄉馬鞍山,進入森隆集團擔任總裁。

黃暤回到企業後的表現確實也可圈可點。2008年,他一手創建營銷推廣團隊,提升森隆地產的品牌影響力,使其成為馬鞍山家喻戶曉的品牌。

牛刀小試之後,黃暤試圖更加大膽的用自己的理念去改造家族企業。第一步是從改變工作制開始,他將原本每週六天的工作模式改為每週40小時工作制,這一改革受到員工的普遍歡迎。

但黃暤卻沒想到,把他喊回來的父親黃治平會成為他改革路上最強硬的反對者。

作為第一代民營企業家,黃治平強勢執著,做事雷厲風行。在集團內部,黃治平有著絕對的話語權。黃暤擁有英國留學背景和央企經歷,這使得他的經營觀念與父親天差地別。大到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小到公司的會議模式,父子倆都存在極大分歧。進入家族企業十年後,黃暤的權力被架空,已基本不再參與公司事務。


富二代接班難:有人回國接班被趕走,有人豪娶女星敗光家產成老賴


志不在此的何享健之子

擁有千億資產的美的創始人何享健,最終也沒能讓兒子何劍鋒接過他的衣缽。

雖然何劍鋒早期創業歷程均與美的業務關聯度較高,何享健控制下的美的也不斷地為何劍鋒提供迅速成長的機會,但這位“太子”還是離開了這條為自己鋪好的康莊大道。

1994年,何劍鋒創立現代實業,先後涉足小家電OEM製造、家電商貿行業(廣州東澤電器)、電子產業(盈科電子、金科電子、長峰銅管)等,通過為美的集團提供電風扇、電飯煲的代工及銷售渠道等獲得收益。

2002年10月,現代實業正式更名為盈峰集團,開始了戰略轉型,逐步退出利潤較薄的OEM製造領域和運營不善的東澤電器。到2004年,又把金科電子、現代電器兩家公司賣給了美的。

其後,盈峰集團逐步涉足漆包線產業和粉末冶金產業,何劍鋒開始“二次創業”。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何劍鋒一方面減少對美的集團的依賴,一方面尋找屬於自己的資本平臺。

2007年3月,何劍鋒成立深圳市合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美的電器收購了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5%股權。

一年後,盈峰集團更名為廣東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宣告了廣東盈峰從實業公司向投資公司的徹底轉型。

而走上投資之路的何劍鋒一去不回,無人接班的何享健最終選擇了把美的交給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和外姓管理團隊手中,於2012年8月卸任董事長。


富二代接班難:有人回國接班被趕走,有人豪娶女星敗光家產成老賴


散盡家財李兆會

對於李兆會來說,在22歲那年被迫中斷學業,回家接手總資產40餘億的海鑫鋼鐵集團,大概是他從來沒想到的。

2003年,因為經濟糾紛,李兆會的父親李海倉在自己的辦公室被殺害,繼承了父親在海鑫鋼鐵90%的絕對控股權,李兆會被強行架到了前山西省首富的位置上。

最開始的幾年,李兆會還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海鑫的運作當中,也交出了較為亮眼的成績單。2004年,海鑫總產值達到70億元,被評為全國民企納稅第一。在當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李兆會位列19,超過了父親在世時的27位。

但從2005年開始,由於鐵礦石原料價格上漲、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鋼鐵成品價格下滑,海鑫無法償還債務,多次停產、停工。

而另一邊,李兆會的投資事業則風生水起。

2004年,李兆會通過旗下海鑫實業,以6.1億元受讓了當時的民生銀行第十大股東——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1.61億股民生銀行股權。而在2006年10月26日民生銀行股份全部解禁之後,李兆會快速拋售,一進一出,保守獲利26.59億元。

不需要和政商人費盡心思的交流,不需要每天去“塵土飛揚”的工地視察,不需要待在那個荒涼的小村莊,他可以來到繁華的首都,只需要點頭或者搖頭,將錢投出去,就能有超過鋼鐵廠的盈利。這讓李兆會不可避免的患上了“脫實向虛”的流行病,海鑫鋼鐵更是一度出現了沒有管理者的“空巢”現象。

2014年,因資金鍊斷裂而負債累累的海鑫鋼鐵集團終於迎來破產。據運城市中院查明,截至2015年5月25日,總計954家債權人申報債權總額為234.09億元,確認債權143億元,不予確認的債權23.9億元,待確認債權66.7億元,待確認債權包括稅收債權、擔保債權和普通債權。而海鑫高管對外宣稱,公司賬戶僅有100.68億元。

2018年11月6日,李兆會被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列入最新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其中披露,李兆會涉及欠款5000餘萬元。


富二代接班難:有人回國接班被趕走,有人豪娶女星敗光家產成老賴


“別人家”的創二代們

有人不想放權,有人不想接班,但總有那些“別人家”的創二代們,不僅能接班,還能接好班。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之女劉暢,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從2002年悄無聲息的進入集團擔任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任辦公室主任開始,到2011年3月兩會期間被劉永好主動介紹給媒體為止,劉暢被父親雪藏了近十年,也鍛鍊了近十年。

2013年,劉永好決定卸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長,由劉暢擔任新一屆董事會董事長。

為了給女兒保駕護航,劉永好還請來了著名企業文化與戰略專家陳春花擔任聯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開啟了為期3年的“雙董事長制”。在陳春花的輔佐下,劉暢在新希望六和的表現也異常亮眼,不僅完成對本香農業、嘉和一品等多起收購案,還實現3年業績連續增長。

2016年5月,新希望發佈公告稱,陳春花正式退出公司。這意味著,新希望六和正式迎來“劉暢時代”。

除了劉暢以外,萬向系創始人魯冠球之子魯偉鼎,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之女楊惠妍,也都早早的在家族企業中擔任要職,交接之路目前來看順風順水。


富二代接班難:有人回國接班被趕走,有人豪娶女星敗光家產成老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