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概述

1、互联网的本质是 3 张网:2C + 2B + 2T:他们代表着三种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但其本质都是数字化,而主宰互联网数字世界的终极力量就是网络效应。按照网络效应的强度,顺着四种拓扑结构(网状型、星型、双边型、总线型)的演化就是互联网世界竞争的本质。我们提出了一个打通软件和硬件产业链的底层模型,总结过去 20年并能展望未来 20 年。

2、To C 的消费互联网:2C 的数字化关注的是客户体验,这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其本质是基于人的数字化和赋能,按照网络效应的强度,我们抽象出 5 条 C 端主赛道,分别是:1、人与人的SNS(网状):腾讯+Facebook;2、人与信息的分发(星型):Google+头条/百度;3、人与商品的交易平台(双边):阿里+亚马逊;4、人与机器的操作系统 OS(双边):微软+苹果;5、人与内容的大文娱(总线):优酷+YouTube。经过 20 多年的演化竞争,目前座次已定。

3、To B 的产业互联网:2B 的数字化是基于企业的需求,解决的是效率提升,最终实现帕累托有效,我们同样抽象出 5 条 B 端主赛道:1、服务于企业数据流 的云计算:亚马逊 AWS+阿里云+微软 Azure;2、服务于企业资金流的金融服务:蚂蚁金服+平安集团;3、服务于企业货物流的物流网络:以菜鸟网络为代 表;4、服务于企业业务流的企业服务:Salesforce+钉钉;5、服务于线上营销的赋能:阿里妈妈+Google Ads。上述B端的主赛道在网络效应主导下格局已定,但是在其他细分垂域也会涌现出新的机遇培养出新的巨头。

4、To T 的 IoT 物联网:2T 代表着唤醒万物的全新生产关系,是互联网发展的终极形态,是一种赋能 Things的极致数字化,我们按场景将其分为 4 大主赛道: 1、家庭互联网的小米和 Apple,代表着将人居场景物品全部唤醒的重要使命。2、汽车物联网的滴滴/Uber/Waymo,终极形式是自动驾驶的完整AI物联网; 3、城市物联网,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全部唤醒并智能互联化;4、工业互联网,将传统工厂数字化自动化极大提高效率创造全新的生产方式。

5、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算法+算力+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就是互联网工业的生产力,我们立足于技术演化迭代的角度,将科技周期分为三个大时代:1、PC 互联网 = (Windows + x86) +宽带以太网;2、移动互联网 = (iOS/Android+ ARM)+ 4G 蜂窝网;3、AI+IoT(迭代中)= (AIOS + 异构芯片)+ 5G。我们送走了 PC/移动互联网红利,当下正处于 AIOT 时代爆发的前夜,基于我们的研究框架,未来我们前瞻性看好三大龙头:C 端的头条 + B 端的阿里 + T 端的小米,这不是站在 3 年、5 年或 10 年的维度,而是站在一个时代的维度!

1、互联网工业的本质:网络效应

1.1 传统工业时代(规模效应)vs 互联网工业时代(网络效应)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我们试图用一个简单优雅的算法来解释过去20 年互联网世界那些纷繁复杂的现象,并能预测未来 20 年:

1)三张网编织的『生产关系』:2C 消费互联网、2B 产业互联网、2T 的 IOT 物联网;

2)数字化产生的『生产资料』:2C+2B+2C 背后三张网数字化所产生的大数据资源;

3)硬软件系统构成『生产力』:算力(芯片)+算法(操作系统)+网络构成基础设施;

4)能支配万物的『万有引力』:网络效应是支配三张网的主导力量,是整个竞争的底层逻辑。

回顾工业时代巨头的成长之路,可以总结出两条历史经验:工业企业巨头的成功总是伴随着规模效应,比如大众汽车、丰田汽车、沃尔玛、西门子等传统工业世界巨头;而工业企业巨头的陨落又多是因为企业落入规模不经济的陷阱。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当历史长河流入互联网时代,新的更大的巨头产生,互联网时代区别于工业时代的本质在于互联网时代产生新的壁垒——网络效应。网络效应相对于工业时代规模效应的优势在于,当网络规模,也就是用户基数不断增强时,边际成本呈现递减趋势的同时,用户效用和企业收益呈现递增的趋势,并且自带吸引流量扩大网络规模的正向循环机制,从而形成无与伦比的护城河。

被规模效应支配的代表性工业行业有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因规模效应而起,也因规模不经济而走向衰亡,而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因网络效应的存在具备极强的进入壁垒和无限扩展的成长边界,互联网时代发展至今,在不同赛道形成了凭借先发优势和网络效应而巨头林立的格局,各个赛道都出现了具备万亿美金机会的超级巨头,同时这些巨头具备横跨三张网的先天优势,因而具有无尽的想象空间。

1.2 网络效应:互联网竞争格局的底层逻辑

网络效应是随着信息革命而产生的重要经济思想。一个用户使用通讯服务的效用随着网络规模,即使用该设备人数的增多而增多。这种网络用户规模与产品效应变化的关系,本质为一种需求方经济规模效益。即使用产品的人数越多该产品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用户来使用产品,进一步加大每个用户自身的价值。

梅特卡夫定律表示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且网络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网络上的“节点”即用户越多,网络的整体价值越大。每一种网络效应中,企业本身的价值会随着网络节点的增大而增大。

我们按照拓补结构,将网络效应分为总线网络、双边网络、星形网络和网状网络。

1) 网状网络效应是网络效应发展的终极形态,实现了去中心化,每一个用户都能够与其他用户构成连接,如 SNS 企业 Facebook 和云平台等;

2) 星型网络效应只有一个中心,数据流汇集于中心,各用户在该中心进行操作,如C端搜索引擎百度、谷歌,和 B 端金融服务机构蚂蚁金服;

3) 双边网络效应在总线网络效应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两个中心,中心相互连接使各用户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如阿里巴巴通过搭建平台连接买卖双方;

4) 总线型网络效应,用户与平台直接联系,而各用户之间的联系较弱,如 C 端的文娱企业优酷、爱奇艺等。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从总线网络结构到网状网络结构,各用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万物互联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每一个企业从诞生之初就归属于一种网络效应,并在数据流的支撑下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排除个体的异质性,我们认为总体而言,科技型企业会向网状网络进化,网络效应带来巨大的效益,涌现出万物互联下的超级巨头。

2、2C 消费互联网:FAAMG+BAT 四大赛道八大巨头

消费互联网主要指以 C 端即消费者为核心的互联网,关注的是客户体验,这是产品经理的时代,本质是基于人的数字化和赋能,根据与消费者交互的对象不同,我们将消费互联网划分为四大赛道,并基于每个赛道产生的互联网巨头的成长历程分析出巨头成功背后的核心原理,四大赛道分别为:

1)人与人交互的 SNS 社交网络,代表巨头是 Facebook 和腾讯;

2)人与信息交互的信息分发,代表巨头有Google 和头条/百度;

3)人与商品交互的电商互联网,全球巨头为亚马逊和阿里巴巴;

4)人与内容交互的文娱互联网,全球巨头为 Netflix、爱奇艺等。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在 To C 端的四条赛道中,SNS 赛道具有最强的网络效应,护城河也最深,SNS 中的巨头腾讯和 Facebook 都有机会借助网络效应的作用成长为科技巨头,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关注到 To C 端底层的操作系统(OS),OS 作为承接底层架构中基础信息运营平台和搭载软件应用信息的窗口,是整个生态圈的核心部分,拥有巨大的生态圈价值,在To C 端的网络效应驱动下,拥有 Windows、iOS/Mac、Android 三大操作系统的微软、苹果和谷歌三家公司在赛道中领先于其他企业,并依托其他赛道的增长实现自身体量的扩张和市场的推广,在 To C 端的鏖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2.1 社交网络:无与伦比的网络效应

SNS 社交网络就是典型的网状网络拓扑结构,具备极强的网络效应和天然封锁赛道的能力。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将人类由孤立的个体变成万物相联的新集群。从 BBS 到即时通讯,从博客到 SNS,社交网络发展至移动互联网时代已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巨头稳定,但基于社交元素的创新一直在变迁与淘汰中前进与丰富。

我们根据社交核心元素“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将当前的社交网络模式分为:

1)熟人社交,Facebook、微信、QQ 等;

2)半熟人社交,微博、知乎等;

3)完全陌生社交,陌陌、贴吧等。

其中熟人社交是网络效应最强、最容易产生巨头的社交网络模式,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强联系性,使得熟人社交在网络上具备极强的自我集聚效应和极高的平台转换成本,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巨头 Facebook 和腾讯旗下的微信和 QQ 等。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Facebook:网状网络效应下的商业奇迹

2004 年,Facebook 从具有较强人脉关系的高校群体发家,并随着使用学生数量的增多不断扩大使用范围和增加新的技能。2012 年 3 月,Facebook 将功能扩展至即时通讯,推出 Windows 版桌面聊天软件 Facebook messenger。随着 Facebook 用户数的增多以及为用户 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使得 Facebook 成为其他社交网站无法比拟、无法超越的社交网站。 2016 年 7 月,Facebook 达到 10 亿日活跃用户;2017 年 2 月,Facebook 的月活跃用户数 正式突破 20 亿,标志着 Facebook 成为全球登录用户最多的社交应用。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腾讯:中国社交网络巨头

腾讯同样抓住了网络效应的精髓,即服务或产品的价值会因为更多人使用而增加。

腾讯推出 QQ 聊天软件取代了 IM 通讯工具,人们可以在 QQ 平台上便捷的找寻自己身边的好友,随后通过用户的口口相传,QQ 品牌得到了最好的推广。一直到 2016 年年底,QQ 都是国内月活跃用户数量最大的社交软件。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网上通讯,腾讯于2012 年推出微信,其更加简明的界面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在 2014 年以前微信月活用户数量以 100%-200%的速度爆发式增长。

由于社交网络强大的网络效应,截至 2018 年 3 月,腾讯三款核心产品(QQ、QQ 空间和微信)的月活用户数达到24 亿;其中微信 MAU 为 10.4 亿,QQ MAU 为 8.06 亿,QQ 空间 MAU 为 5.62 亿。在国内社交软件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

熟人社交:极易封锁赛道的网络效应

相较于陌生人社交网络中依旧存在着陌陌与探探们的成长空间,Facebook 和腾讯这样的世界巨头已在熟人社交领域形成封锁赛道的网络效应。多年以来,其他世界巨头为加强自己的网络效应纷纷试水熟人社交领域,米聊,来往,易信,人人,MSN 层出不穷,然而均已惨败收场,可见熟人社交网络一旦形成就难以打破。当人类从 PC 跨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用更适应移动端的微信加固了自身的护城河。微信内部的朋友圈、公众号与微店等组件构成了一个社交生态,它的建立基于熟人社交网络,更加难以打破,是外来者难以逾越的深厚护城河。

2.2 信息分发:算法加持下的星型网络效应

人与信息的交互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搜索和信息流。

搜索:是人找信息,即人通过搜索引擎等去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此过程中搜索引擎后台需要经历发现、搜索网页库——提取信息、建立索引库——检索信息、进行匹配等三个阶段,参与信息搜索的人越多,信息输出结果更优化,是典型的星型网络结构。

信息流:是信息找人,即建立在大数据和推荐算法基础上的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推荐应用。是未来可能产生巨头的主要领域,目前主要代表性企业有今日头条等。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Google:“整合全球信息,供大众适用,让人人受益”

搜索引擎的本质是获取网站网页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提供查询的系统。按原理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分类目录,全文搜索引擎主要依靠网络机器人通过网络上的各种链接自动获取大量网页信息内容,并按规定的规则分析整理形成。Google、百度都是典型的全文搜索引擎系统。Google 的使命“整合全球信息,供大众适用,让人人受益”,恰巧反映了 Google 搜索引擎一直致力于的人与信息交互的方式。Google 搜索一直将不懈寻求更合乎用户意图的答案作为核心理念,在用户端形成了较强的网络效应。

今日头条:正在崛起的信息分发新星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公司构建用户网络效应的关键,也是打造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真正有防御能力的数据护城河并不仅仅来自于收集数量最多的数据,而是与用户特定的领域联系在一起,通过数据计算分析,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高质量商品,从而进一步增大用户的价值。今日头条是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移动资讯客户端产品,主要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兴趣、位置等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用户进行资讯的个性化推荐。

今日头条的资讯推荐系统本质上是解决用户、环境和资讯的匹配,可以表示为 y=F(Xi, Xu, Xc)。其中三个维度的变量包括内容、用户特征和环境特征;目标函数是用户对推荐内容的满意度,量化指标包括点击率、阅读时间、点赞、评论、转发等。而在实现方法上,头条支持多种算法组合,包括传统的协同过滤模型、监督学习算法Logistics Regression 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Factorization Machine 和 GBDT 等。叠加完善的内容分析和用户标签两大基石,今日头条正在收割用户流量、构建用户强网络效应方面建立深厚的护城河。

2.3 电商平台:双边网络下的双边赋能

电商是典型的双边网络结构,在同一个平台连接买家和卖家,电商平台通过“客户第一” 和“关注长期价值”的经营战略,提供多样的选择、顶级的购物体验和最低的价格提高消费 者的价值,形成客户端网络效应。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大产生进一步扩大商品种类需求,从而引入更多的商家提供多样化产品与个性化服务,商家与消费者形成良好互动和正向循环,进而形成供应商的网络效应。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亚马逊:构筑客户和供应商双边网络效应

根据亚马逊的飞轮模型,电商平台+Prime 会员制度构筑的客户端网络效应是亚马逊的底层飞轮;Marketplace 引入第三方卖家形成供应商端网络效应是亚马逊的第二层飞轮。

亚马逊的底层飞轮在完成客户原始积累、形成客户网络效应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四大关键节点:产品、服务、流量及用户体验,这四个节点相互支撑构成亚马逊最早期的增长引擎,加速客户网络效应的形成及增强。自营电商平台的发展建立了顾客基础,随后通过吸引第三方卖家从而提供多样化商品吸引更多消费者,客流量增大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中小企业加入亚马逊网售开放平台,构建稳定的供应商网络效应。在追求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的使命与庞大电商行业的竞争下,亚马逊推出第三方卖家平台。大量的消费者进一步吸引更多卖家加入亚马逊平台,形成强大的供应商网络效应。强大的供应商网络效应助力亚马逊达到商家与顾客的双赢。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阿里巴巴:“阿里商业操作系统”雏形初现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电商巨头,其淘宝和天猫平台庞大的用户数为阿里巴巴构筑了极强的网络效应和护城河。此外,新零售模式进一步加大消费者的价值,放大 C 端的网络效应。在 To B 端,阿里巴巴源起 1688 采购批发网站,服务于企业,天生具有 To B 基因。目前“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正在成为阿里巴巴方向明确的核心战略,阿里巴巴将继续从技术、金融、物流、营销、内部管理等方面全方位赋能商家和中小企业,真正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2.4 文娱互联网:正在进化中的总线网络效应

迎合消费者市场,文娱产品加速数字化:游戏、音乐、视频等娱乐产品在数字化渗透下由传统传媒向数字化传媒迁移。内容至上是文娱行业的传统壁垒,数字化背景下的社群发展与大数据分析成为平台新的护城河。

平台由总线网络向双边网络与星型网络发展:平台的优质产品转化成用户流量,使消费者终端实现由产品粘性向平台粘性发展。运营平台由被动输出内容的总线型,向内容社群的双边型模式过渡,最终发展成为基于大数据处理与内容推荐的星型网络模式,即运营平台与用户形成星型网络关系。同时网络效应催生流量增加,用户定位越精准,体验也将不断升级,形成闭合加速圈。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1)总线网络效应:在传统电视的线性传播模式中,电视台居于节目内容集成和播出的上流环节上,并凭借对节目资源的掌控而处于核心地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发展起来后,传统电视传播线性模式遭到颠覆。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终端和传播对象被重新定义。代表性的网络平台有早期的优酷与土豆。由于大数据分析在当时仍未广泛应用,智能分发处于萌芽期,模式核心是用户主动搜索并得到内容,具有总线网络效应。

2)双边网络效应:BiliBili 早已不局限于二次元文化视频传播,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以专业用户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为主的视频分享平台。用户通过视频弹幕与内容生产者交互,极具社群属性的弹幕系统搭建了双边网络效应的核心桥梁。 内容生产者通过用户的弹幕反馈完善自身的内容生产逻辑并产生差异化特征,用户则从内容粘性转变为对内容生产者的粘性,但其对于内容的供给模式依旧依靠内容生产者而非后台数据分析后智能分发。

3)星型网络效应:Netflix 于 1999 年后提供订阅服务,随着用户使用量的增加,Netflix 实现了利用大数据提高影片推荐效率,在流媒体市场领域获取了较高的渗透率。通过2013 年网络自制剧《纸牌屋》,Netflix 将以高调方式进入原创内容市场,依靠大数据+内容构建深厚护城河。Netflix 将其与用户间关系成功转化为星状拓扑关系,依托视频推荐算法了解用户喜好,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同时美剧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推进,精短的季播剧形式缩短用户试错成本的同时,将用户舆论喜好纳入内容制作范围。用户数量越多,使用次数越多,Netflix 对用户的偏好越了解,推送内容也越精准。大数据技术下的星型网络效应加速了平台粘性的形成。

3、2B 产业互联网:企业赋能,四大赛道,格局初定

产业级互联网的本质在于“赋能”,通过新技术或新模式为产业或企业提供基础设施,从而提升生产力,优化生产关系,最大化社会生产效率。因为连接,To B 的世界会形成很多流——现金流、业务流、信息流、物流等,根据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的不同,我们将产业级互联网分为云计算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企业服务四大赛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业级基础实施是伴随产业发展一直存在的,只是科技的发展加速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强化了这些基础设施的网络效应和进入壁垒,从而很容易在每个赛道诞生类似消费级互联网的巨头。

1) 服务于企业数据流的云计算:是最底层的商业操作系统,类似桌面计算时代的 Windows 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iOS 与 Android,是企业进行活动的底层基础设施,代表巨头有亚马逊AWS,阿里云,微软 Azure;

2) 服务于企业资金流的金融赋能:主要为企业资金往来提供数字化服务,包括支付、融资、资产管理、保险等全链条金融活动,代表巨头有蚂蚁金服、平安集团;

3) 服务于企业货流的物流网络:是使交易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增值,其本质是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代表企业有菜鸟网络;

4) 服务于企业流程的企业服务以及服务于线上的营销赋能:包括对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的赋能,本质上是利用数字化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代表巨头有 Salesforce,钉钉以及阿里妈妈、Google Ads。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由于网络效应具有天然封锁赛道优势,消费级互联网的各个赛道都产生了具备万亿美金市值潜力的世界巨头。消费级互联网以流量为核心,在流量红利见顶、消费级互联网市场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未来世界巨头间的竞争将从某个单项领域逐步发展为生态体系的竞争,机会正在向以价值为中心的 To B 产业级互联网转移。目前来看,传统互联网巨头都是产业互联网的积极布局者,以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都在由 To C 端向 To B 端延伸其增长飞轮。我们梳理目前国外和国内 8 家主要互联网巨头的产业互联网布局,发现不同企业的成长基因决定其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具备不同的先发优势和发展潜力,目前显现出来的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综合布局与发展处中于领先地位的是亚马逊和阿里巴巴。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3.1 云计算:强者恒强的网状网络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最基本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贯穿对应时代的所有赛道,是时代演进的底盘,正如桌面计算时代 PC 的 Windows 系统和移动互联时代智能终端的 iOS 和 Android 操作系统一样,产业互联网时代最基本的商业操作系统将是云计算。我们认为云计算跟 SNS 一样都具备极强的网络效应,未来强者恒强的格局已经形成。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云计算本质是 B 端企业间的“社交网络”,具备极强的网络效应,在 C 端我们看到过的微信/QQ 对竞争对手的赛道封锁,我们很有可能会在云计算领域看到。从目前云计算发展的市场格局来看,在云计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多都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就具有To B 基因的巨头,包括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以及具有多年 To B 经验的 IT 巨头微软。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1) 亚马逊 AWS

亚马逊 AWS 于 2006 年推出,是全球最早推出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其特点是按需交付、即时可用、采用按使用量付费定价模式,降低了企业IT 投入成本和维护成本。在计算领域,亚马逊 EC2 可根据计算要求提供大小可调的计算容量。在存储服务中,用户可通过它随时在 Web 上存储和检索任意数量的数据。在数据库服务中,亚马逊 RDS 是一种可让用户在云中轻松设置、运维和扩展关系数据库的 Web 服务。此外在网络和内容分发、移动服务、开发人员工具、应用程序服务等领域亚马逊AWS 都有出色的产品。

2)微软 Azure

微软 Azure 是微软基于云计算的操作系统,主要目标是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平台,帮助开发可运行在云服务器、数据中心、Web 和 PC 上的应用程序。目前具备网站、虚拟机、云服务、移动应用服务、大数据支持以及媒体功能的支持。相比于亚马逊 AWS,Azure 在多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它支持大量开源应用程序、框架和语言;融合本地 IT 设施和公有云,是最适合混合 IT 环境的公有云平台;数据中心有多家主流运营商接入,网络访问性能有保证。

3)阿里云

阿里云成立于2009 年 9 月 10 日,2017 年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占率接近一半,接近于是国内市场其他所有云计算厂商之和。阿里云在国内云计算赛道中遥遥领先的关键在于阿里的 To B 基因,而同时期的百度和腾讯还处在 C 端的流量红利期,还在忙于收购过剩的流量。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3.2 金融服务:从支付到信用,从双边到星型

B 端金融服务的本质在于为企业提供资金和信用支持,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初始阶段,支付平台的缺失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随着支付宝和 PayPal 成为电商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支付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以数据为支撑的信用功能也随之出现,在信用的基础之上又上衍生出融资功能、投资功能、保险功能等,满足个人和企业的各种金融需求。我们将金融服务赋能分为三个阶段:

1)支付赋能:支付的数字化,背后产生的大量的数据积淀成为后续进行大数据算法下的信用基础。

2)信用赋能:以庞大的交易数据为基础形成的商户和个人的信用评级,并以此作为后续投融资赋能以及保险赋能的前提。

3)融资、投资与保险赋能:以信用为基础的投融资及保险,基于个人或商户的各种数据,匹配风险偏好并进行投资的推荐,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资金,满足个人的理财需求与保险需求。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金融服务机构最初作为支付平台实现的是双边网络效应,连接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在基础的支付功能之上,基于数据所支撑的信用为资金供给方提供投资服务和保险服务,为资金需求方提供融资服务。资金供给方越多,资金池就越丰富,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需求方。资金需求方越优质,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入驻平台,在金融服务机构逐步的演化过程中,通过信用赋能实现了星型网络效应。以蚂蚁金服此类金融服务机构为核心,企业与个人通过金融服务机构实现互联,从而优化资金调度,提升资金供需双方的信用并提升社会总效率。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蚂蚁金服是典型的对企业进行金融服务赋能的金融科技平台,蚂蚁金服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为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蚂蚁金服在全球拥有 8.7 亿活跃用户,涵盖了支付、财富管理、融资、保险、信用系统等多个金融环节和领域。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1)支付环节:支付宝与超过 200 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为小微商户提供支付服务,活跃用户数超过5.2 亿。对标 Paypal,激活传统商业和公共服务,助力传统商业和公共服务体验的升级。

2)财富管理:蚂蚁金服推出旗下移动理财平台蚂蚁财富,对标嘉信理财,用户可实现余额宝、定期理财、存金宝、基金等各类理财投资。

3)融资管理:蚂蚁金服入股并主导成立了浙江网商银行。对标中国民生银行,网商银行以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为使命,为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4)信用系统:芝麻信用利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领先科技呈现个人和企业的商业信用状况,对标平安集团,通过信用科技赋能让商户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务。

5)保险与其他金融服务:蚂蚁金融云是为金融机构提供行业云计算服务的平台,整合了大规模交易处理能力,对标 Fico,为合作伙伴提供金融级的基础技术服务。

3.3 物流服务:双边网络下的全链路赋能

新零售时代,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物流作为打通线上与线下的关键环节成为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赛道,我们认为物流作为新零售用户和商家实现供需应答的桥梁,构成了典型的双边网络效应。用户对物流的需求倒逼更多的商户加入物流平台,而更多的商户加入物流平台可以使用户对物流平台使用体验度大幅提升,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平台。随着大量用户和商家的涌入,运输成本得以降低,从物流配送中产生的数据流也将使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发展成为商家与用户之间的核心部门。

得益于技术和新零售商业模式的革新,互联网时代的物流服务正在向数字网络生态转变,不管是自建物流服务能力(如亚马逊FBA、京东、苏宁)还是第四方物流管理(如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当前物流服务发展的核心都在于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实现物流前端赋能按需资源调配、中端赋能仓内分拣效率、后端赋能智慧运输派送,以数据打通解决传统快递业信息滞后、流量管控混乱、人工低效等行业症结,重塑整个物流模型网络。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第四方物流平台:菜鸟网络

菜鸟网络是阿里巴巴物流数据平台运营商,致力于满足阿里巴巴国内24 小时内国际 72 小时内完成消费者订单的物流愿景。B 端网络侧,菜鸟通过与快递物流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为广泛的商家提供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在物流渠道中,菜鸟通过集合用户数据,提前预测需求,完成侧重于需求的仓储调度,通过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实现无人数字仓库高效智能分拣、贴标、整合打通物流经脉。C 端网络侧,通过菜鸟快递柜、菜鸟驿站等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满足C 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菜鸟网络作为电商平台、消费者和商户之外的第四方智慧物流平台,正在实现网络化物流数字化驱动新生态。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菜鸟网络从五个方面对物流全供应链进行数字化建设与升级,涵盖了从获得订单到仓储分拣到运输配送的全物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资源调配数字化:通过大量数据集成分析识别不同区域的消费者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有针对性的将商品资源提前配置,让物流跑在需求前面;

2)物流面单数字化:菜鸟联合 14 家快递公司推出标准化公共电子面单平台,向卖家免费开放服务,解决了传统快递行业手动填写订单和分单的低效率痛点;

3)车载配送数字化:菜鸟联合上汽东风车企研发智慧物流汽车,通过升级雷达预警系统打通数据和调配运力,提示拥堵,规划最优运输线路,同时基于大数据预测不同时点区域的快递数量,结合网点吐纳能力,规避爆仓风险;

4)仓内分拣数字化:运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发展仓内自动导引运输机器人和订单智能履约系统,在仓库、分拨中心等实现机器人对人工的替代;

5)多元化“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结合 C 段用户的多元需求,菜鸟加强了菜鸟驿站、快递柜等末端服务的投入,提高 C 端客户的物流体验。

3.4 企业服务:业务流的全域赋能内部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需求,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也成为产业物联网的核心赛道。我们认为,目前企业内部各种服务对接企业内不同端口,具备总线型网络效应。

数字化的商务场景模式:基于大数据算法建立优化机制,可提高办公效率,并建立企业与人、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营销服务:以数据技术为驱动,用科技去赋予营销新的生命力,赋能品牌主和媒体,构筑营销背后的力量。

专注企业内部服务,钉钉通过“人、财、物、事”赋能 2B

钉钉由阿里巴巴集团于 2014 年 1 月筹划启动,公司瞄准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为之推出了“人、财、物、事”全链路数字化办公解决方案,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率运作,拓展个人数字化商务人脉。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从传统营销到大数据营销,阿里妈妈赋能品牌商

阿里妈妈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营销”为使命,Ad Tech 技术驱动广告色彩明显,阿里妈妈不只自身打造前沿AI 技术,更希望通过技术开源赋能大家,推动整个领域技术前进。

4、2T 物联网:唤醒万物的互联网终极形态

2T 的 IoT 物联网是面向未来的,但是孕育在当下,我们认为 IoT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2C 的数字化是基于人,关注的是客户体验;2B 的数字化是基于企业,解决的是效率提升;而 2T 的数字化将会唤醒万物,释放出极强的生产力,是一种极致的数字化。AI 作为唤醒万物的手段,成为 to T 物联网的基础设施。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将 IoT 物联网定义成 To Things 的创新,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主要是底层的硬件和网络条件还正在进化和迭代之中,以及物联网将带来的对多行业的底层运作方式的颠覆仍需要等待时间与成本节点的成熟。但是,我们认为现在正处于 AIoT 时代的前夜,黎明将很快到来。家庭 IoT 作为第一个落地的场景,小米已经领跑全球!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我们将 2T 的物联网按场景来分类,主要分为:家庭 IoT、汽车 IoT、城市 IoT、工业 IoT

四大应用场景。

家庭 IoT 由于应用场景成熟、智能化的终端丰富,因此成为消费物联网发展最为迅猛和爆品频出的场景之一,所需要的底层技术基础设施也逐步发展完善,代表巨头有小米、阿里。

汽车 IoT 或者说出行方式的物联网化也是重要场景之一,近两年备受资本市场热捧的共享单车虽然略有沉寂,但其本质也是物联网在出行场景的尝试,对居民出行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认为未来出行场景物联网大有可为的仍然是汽车终端的物联网化和智能驾驶。

城市 IoT 支撑的智慧城市是各大巨头着力发展的物联网场景,主要通过收集和开发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的大量数据,形成城市大数据,最终将结果反馈至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目前由于底层设施尚未健全等待孵化。

工业物联网将生产制造和物联网相结合,打造数字工厂、数字化生产设备和流程,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相较消费级物联网的最大优势在于不对行业行为进行彻底改造,与传统工业具备更好的融合性。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消费者日常生活场景大致可以分为家、工作、出行和户外等。其中家庭生活场景是消费者一天内花费时间最多的场景,消费者平均每天花 8 到 12 个小时在家,是消费者最大的消费场所。因此,家庭 IoT,例如通过支持 IoT 的智能家居产品,捕获消费者家庭环境各种场景中隐藏的数据并加以智能化运用,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传统互联网巨头都是物联网的积极布局者,在物联网的四条赛道中,家庭场景应用成熟,其他场景尚待落地。小米利用 IoT 开放平台和推出的多款小米系列智能终端产品挖掘家庭物联网的价值,具有极强的先发优势,目前小米 IoT 平台已经支持设备近 2000 款、智能设备连接数超 1.32 亿台,成为物联网的领跑者。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4.1 家庭物联网:IoT 落地的第一个场景,小米已经领跑世界

家庭 IoT 作为整个 2T 物联网最先落地的场景,成为互联网巨头、传统通讯、家电企业、以及垂直领域初创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该领域的两个世界巨头:小米和阿里。如果将家庭应用互联方式的演进用我们前文提到的网络拓扑结构表示,则我们认为家庭场景的“物联网”将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

1)传统方式:总线型网络效应。在这种模式下,家庭应用终端是非智能化的,各个节点之间是孤岛式的、互不连接的,且不同终端通常采用不同品牌,网络效应极弱。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2)过渡模式:双边网络效应。是目前家庭物联网平台最常见模式,通常选择一个或几个智能终端作为中心入口,如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其他智能终端与中心入口连接;且 IoT 平台通常是开放的,允许不同终端接入其 IoT 平台,具有较强的网络效应,如小米的 IoT 开放平台。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3)终极模式:网状网络效应。我们认为这是家庭物联网的终极模式,主要体现IoT 思维的两个制胜要点:泛互联化和去中心化。泛互联化就是将万物都进行互联,这样做有三大好处:成为产品的一个卖点;单个产品具有了网络化经济效益、形成了用户粘性;产生互联的数据。去中心化就是指在物联网时代没有中心,这是 IoT 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没有哪个终端是中心入口,任何终端都是入口,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使得单个节点效用最大化,而且能适用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

从历史经验和当前家庭物联网各巨头布局来看,我们认为IoT 物联网的普及也需要硬件的普及做基础。

1)在 PC 互联网时代,以 Dell 为首的高性价比模式(直销)极大的促进了 PC 的普及,从而让 PC 互联网时代加速到来。

2)在 MI 互联网时代,以小米为首的高性价比和电商渠道推广,也极大的促进了智能手机的普及,从而加速的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的增长。

3)在 IoT 的家庭场景,小米提前布局,已经将手机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家庭场景的方方面面,以泛互联和泛智能为基础,已经占据了先机。

4.2 汽车物联网:打造智能出行生态圈,释放新的生产力

汽车作为 IoT 物联网的核心,将汽车数字化,进而将其智能化是大趋势。对应于前文提到的拓扑结构,我们把汽车两阶段发展中数字化后形成的以乘客和司机为核心的网络效应,定义为双边网络效应。而在汽车智能化之后,则是以异构芯片赋能汽车终端,形成的星型网络效应。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目前我们认为滴滴和 UBER 所做的是第一步,也就是将运力数字化,形成数字化的运力网络,产生效率提升。汽车数字化之下的汽车产业,类似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化的手机产业, 车辆通过联网,初步感知周边环境、用户意图,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滴滴和 UBER 通过将乘客与司机的相关信息数字化,把核心应用和各个利益相关者结合起来,通过算法完 成乘客与司机的快速匹配,提高出行效率,形成了较强的双边网络效应。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我们认为 2T 车联网的终极形态就是用 AI 将汽车唤醒,进而制造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在 AIoT 时代,无人驾驶技术随着激光雷达、GPU 等技术集群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汽车作为智能终端成为中心入口。以智能化的汽车为载体,通过传感器、通讯系统将V2I(车与路)、V2V(车与车)、V2P(车与人)三者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智能出行生态圈,基于算法和算力开创的 AIOS 操作系统平台叠加 5G 通信网络,构建车联网,形成了更进一步地星型网络效应。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车联网可细分为云、管、端三部分。汽车为智能移动终端,通过为车辆提供通信芯片赋能算法。5G 通讯网络为管,通过搭建车联网网络、加速智能驾驶为车联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后台管理系统为云,通过大数据处理与车企、车辆和驾驶员实时互通信息。

道路数字化,车路网协同。

车联网通过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 络。在 V2V、V2I、V2P、V2N(车与云)之间组网实现智能动态信息服务、车辆智能化控 制和智能化交通管理等应用的重要手段,能够改善汽车驾乘感受,提高交通通行效率,促进 交通安全,推动低碳出行。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4.3 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释放全新生产力

工业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工业物联网雏形已现。追求效率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工业时代变革的主线。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速迈向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的批量生产已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订制的需求,构建可以生产高质量、个性化智能产品的智能工厂成为时代所需。未来随着 IoT 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不断落地,各个生产环节实现泛互联化,我们认为工业物联网最终将形成极强的网状网络效应,释放全新生产力。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工业物联网的终极形态就是唤醒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作为一个物与互联网服务相互交叉的网络体系,通过将生产过程的每一设备变成智能终端,每一环节融入智能分析,全方位采集底层基础数据,并进行更深层面的数据挖掘,达到工业生产的个性化与定制化,进而提高效率、优化运营,实现智能制造。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以感知为手段,以唤醒为目标。工业物联网架构主要包括边缘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边缘层主要负责连接设备,以及获取多维数据。网络层负责数据传输和设备的控制。平台层,以云计算为核心,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处理。应用层,位于最顶层,是面向客户的各类应用。

4.4 城市物联网:唤醒万物,智能互联

对应于汽车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随着AIoT 逐渐由点至线,由线至面的全面渗透,城市建设的内涵也由“数字城市”转变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作为物联网技术综合应用的典范,是由 N 个物联网功能单元组合而成的更大的示范工程,承载和包含着几乎所有的物联网,而城市物联网正是由多个中枢构成的多边网络效应。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统一平台,高效运营。智慧城市的发展牵扯到市政管理、楼宇、交通的各个方面,其物联网的建设与运行需要进行总体规划,并与业务场景相结合开发应用。IoT 网络可以将传统的垂直分布管理转变成统一支撑平台高效运营,已成为智慧城市的必备 ICT 基础设施。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城市物联网的终极形态是将城市基础设施全部唤醒并且智能互联。智慧城市物联网基于物联网技术与业务融合,多方面协调城市运行,全面感知城市动态,使城市运行做到随需应变,在政府服务、交通、能源、居民生活等各社会服务全面实现智慧化,为城市智慧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5、基础设施:算法+算力+网络构建底层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算法+算力+网络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就是生产力,其更新与迭代决定着网络效应的支配强度。我们立足于技术演化的时代角度,用操作系统承载算法,用芯片表达算力,用通讯技术实现网络互联,将科技周期分为三个大时代:PC 时代,MI 时代以及 IoT 时代。正是由于基础设施与三张网的交叉互联,形成了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万物皆周期,我们御风踏浪。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PC 互联网 = (Windows + X86) +宽带以太网。在桌面互联时代,微软凭借 Windows 的开放性迅速抢占市场,在网络效应赋能下快速崛起,成为市值全球第一的科技巨头。

移动互联网 = (iOS/Android+ ARM) + 4G 蜂窝网。MI 时代以 iOS/Android 发布为始,伴随着通讯技术发展到 3G/4G,手机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登上历史舞台,在算法、网络的双重更新之下,苹果操作系统的双边网络效应持续加强,2009 年市值首次超过微软成为全球第一。

AI+IoT(迭代中)= (AIOS+异构芯片)+5G。与前两个时代不同,在 AIoT 时代,基础设施的发展更加多维化,多元化,综合化。从算法来看,AIOS 从 MI 时代的移动终端扩展到云平台,更加强调立体化。从网络来看,5G 的要求从 MI 时代的单一的速度升级成三维的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从算力来看,异构芯片相对于MI 时代的通用芯片更追求个性化定制需求。基于以上基础设施底层架构全方面的多维升级,在 AIoT 时代,领先的网络效应巨头将释放无与伦比的生产力。

5.1 OS 的进化:服务升级推动平台迭代

OS 作为承接底层架构中基础信息运营平台,又是搭载软件应用信息的窗口。从To C、 To B 再到 To T,OS 的物理架构一直在推陈出新,但构建以 OS 为核心的生态圈主题却一直未变。

To C:Windows、Android、iOS 打造强力“端口”生态圈

Windows:起初基于 DOS 的用户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与 IBM-PC 进行捆绑销售拓宽市场。给予生产厂家免费授权赋予了平台的开放性,让众多PC 端承载,软件适应 Window 的匹配标准,由系统逐步统筹起整体 IT 产业链。

iOS:与 Mac OS 同属于类 Unix 的操作系统,传承了苹果公司系统闭源的特点。但凭借配套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赢得市场。系统开放与封闭之外,更突显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移动终端产业链的重要性。

Android:由 Google 主要参与研发基于 Linux 的操作系统。自由及开放的源代码便于使用者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由此衍生出巨大的生态圈价值,市占有率随之提升并占据绝对优势。

To B:云平台提供强劲算力生态圈由“端”扩展到“云”,成为商业基础设施

企业数字化转型,云计算应运而生:企业,作为人的组织形式,是信息端口的集合,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资源的高效整合决定企业的生命力。面对企业内部服务、金融、物流、营销等日益多样化的特定化需求,云平台凭借强大算力搭建底层基础运营服务,充当 OS 角色。

应用双向升级,铸就未来生态圈:纵向上看,云计算由 IaaS 正逐步转变为基于 SaaS 的应用增强型云服务,致力于提供全链式解决方案;横向上看,应用场景不断扩充,由商业领域扩展到家居、工业领域,由企业内部到社区、城市等服务体系,生态圈依托网络效应不断扩展。

To T:异构化 OS 勾勒未来万物生态圈

异构化 OS 助力 AI 赋能 IoT:To T 的实现依托 AI,而 AI 的实现依托算力、算法和数据。算法的编程落地,使得卷积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在产业发展应用中得到延展;数据在存量基础之余,通过万物感知方式的升级优化不断扩充;而异构化芯片搭载未来算力的同时,实现基础服务运营的操作系统也将呈现异构化。

万物互联,端+云布局初显规模:智能家居和无人驾驶领域成为 IoT 应用场景中的先锋,终端设备呈现手机+APP 的形式已经被大众所接受;从To C 到 To B,再到 To T 的过程,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云平台的深度开发将为数据处理和整合提供坚实基础,同时集成边缘计算为一体,逐步拓展 AI 的推理端。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群雄逐鹿,各路英豪抢占赛道:通讯电子行业巨头三星自主研发 Tizen 和 SmartThing,谷歌推出以 Android 为核心的“Brillo”IoT 系统,老牌互联网巨头微软研发的 Windows Cloud 操作系统预计将在 2020 年推出;国内企业方面,通信巨头华为基于Linux 研发 IoT 系统 Liteos。 其系统体积只有 10KB,是目前世界上最轻量级的 IoT 操作系统;阿里积极推动基于 Linux 的 YunOS 落地,由其主导的 ID2(InternetDevice ID)在 ITU-T(国际电信联盟通信标准化组织)成功立项。

打造兼容平台,演化万物生态圈:物联网协议种类的繁多造成 IoT 产业规模的碎片化,未来云计算平台应实现兼容,助推 IoT 系统的网络效应,形成人、企业、万物一体化生态圈。目前国内的阿里云IoT 主导的物联网标准联盟(ICA)已经拓展到 400+物联网联盟成员。

5.2 网络的变迁:从有线到无线,从无线到多元

通讯技术作为实现网络互联的桥梁,一直以来都伴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向前发展。从PC 时代到移动通信时代,再到即将到来的 5G 时代,底层的通信网络厂商在历史的黑暗森林中如同流星划过,交织着照亮互联网前行的道路。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PC 时代,成就第一家伟大的企业。PC 互联网时代,思科通过对于带宽和路由器的创新,将局域网变成了互联网。1986 年,思科推出第一款多协议路由器,以此为起点,将产品延伸 至网络通信的各个核心环节,一路纵横捭阖收购其它通信设备公司,几乎达到了垄断的地步。2000 年,思科承载了全球 80%的网络通信,并成为全球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

3G/4G,开启移动通信新纪元。在经历了 1G“大哥大”横行和 2G 诺基亚崛起时代之后, 3G 以更快的网速开启了行动通讯的新纪元。4G 集 3G 与 WLAN 于一体,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在 3G、4G 时代,华为、中兴与爱立信、新诺基亚四足鼎立。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5G 来临,万物互联颠覆世界。2G 实现了从模拟时代走向数字时代,3G 实现从语音时代走向数据时代,4G 实现 IP 化,数据速率大幅提升。而 5G 最大的改变就是实现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实现万物互联,推动社会发展。

5G 呈现出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点。速率方面:从 4G 的 100Mbps 为单位,5G 可高达 10Gps,比 4G 快达 100 倍,轻松看 3D 影片或 4K 电影。容量与能耗方面:为了物联网、智慧家庭等应用,5G 网络将能容纳更多设备连接、同时维持低功耗的续航能力;低时延方面:工业4.0 智慧工厂、车联网、远程医疗等应用,都必须超低时延。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5.3算力的变迁:摩尔定律主导下的升维创新

芯片作为算力的承载力,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IBM 大/小型机的逻辑处理架构为代表的洪荒时代开始,经历了以 X86 和 PowerPC 为代表架构的个人电脑时代和基于精简指令集的 ARM 架构引领的移动设备时代,来到了目前以专用协处理器,异构芯片为核心的AI 时代。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洪荒时代。1964 年 IBM 推出的 System360 系列产品标志着现代计算时代的来临,它的处理器使用了基于固态逻辑技术的超微型化的处理器,实现了技术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以此为契机 IBM 推出了指令集兼容技术,芯片发展也由此开启了第一轮洪荒时代。

PC 时代 X86 架构。1978 年,X86 架构在 Intel 8086 中央处理器中首度出现。基于完整 指令集,它拥有卓越的性能,优秀的兼容扩展性以及出色的乱序执行能力。它促成了第一台 IBM 个人电脑的诞生,PC 概念正式形成,PC 时代也由此拉开序幕。

移动 ARM 时代。1985 年,ARM 公司推出了一款全新芯片架构 ARM。基于精简指令集的 ARM 虽然整体性能较低,但却因主打低成本、低功耗和高效率这三个优势,恰好迎合了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诸多移动设备的发展潮流,成为了移动设备时代的芯片架构的领导者。当今,全球 95%以上的手机以及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子设备都在使用 ARM 技术。除了芯片设计厂商,很多移动设备品牌也开始推出 ARM 自研芯片来配合自己的产品。

全球科技行业专题研究:2C+2B+2T 之“复盘20年+展望20年”

AI 芯片时代。目前芯片发展开始面临一个矛盾的窘境:一方面处理器性能面临物理极限,无法按照摩尔定律进行增长;另一方面数据体量随着云、深度学习、AI 等新应用兴起,对计算性能要求超过了“摩尔定律”增长的速度。处理器自然发展本身无法满足高性能应用的需求,出现了技术缺口。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专用协处理器的异构计算方式来提升处理性能成为最为理想便利的解决方案。

功能多样,设计灵活。异构芯片在应用中通常有CPU、GPU、FPGA、ASIC 四种架构选择,可提供专门的硬件加速实现各种应用中需要的关键处理功能,足以满足 AIoT 平台下对于芯片个性化需求。除此以外,异构芯片协处理器设计非常灵活,足以匹配算法更新以及性能的需求变化,满足定制化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