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多發季:如何預防與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流感

冬至節氣已過,隨著氣溫不斷下降,醫院的發熱門診有“流感樣症狀”的患者也略有增加。近期是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多發的季節,當您一覺醒來發現自己打噴嚏、咳嗽、咽喉發癢,甚至發燒、肌肉痠痛時,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得了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呢?這就需要我們瞭解普通感冒(cold)和流行性感冒(flu)之間的區別。專家提醒,今年流感流行趨勢目前監測以甲型H1N1為主,也有少量H3N2 以及乙型(yamagata型)流行。預防方法是儘快接種流感疫苗,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可以佩戴口罩。如果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請不要上班、上學,須合理用藥,多休息。

流感多發季:如何預防與判斷自己是感冒還是流感

感冒與流感有區別

相對於流感來說,普通感冒是更溫和的呼吸系統疾病。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首發症狀是咽痛,一般在一兩天後就會消失,隨之出現流涕、鼻腔充血的症狀。剛開始流涕為水樣分泌物,隨後分泌物可能會變得顏色更深且更粘稠,這不代表感冒已經發展為更嚴重的細菌感染,而是繼發了鼻竇炎。在病程的第四五天一般會出現咳嗽。發熱在成年人普通感冒中並不常見,但低熱是可能的,兒童更有可能因感冒而出現高熱。

感冒症狀通常持續約一週左右。在開始的3天,感冒具有傳染性,所以應做好隔離,注意休息。如果一週後感冒症狀仍沒有緩解,那就要考慮:1、可能是繼發了細菌感染,這意味著需要抗生素治療。2、避免與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相混淆。由此可見,普通感冒一般以一週為時間點,症狀超過一週仍不能改善的感冒症狀需要前往醫院就診。

與感冒病毒一樣,流感病毒同樣通過鼻、眼睛、口粘膜以飛沫形式傳播。流感比普通感冒起病急,發展快,相比普通感冒症狀更重,嚴重者甚至死亡。而豬流感會出現噁心、嘔吐及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流感的症狀同樣會在一週時間有所緩解,但是患者會持續虛弱倦怠。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肺炎,尤其在青年人、老年人或合併心肺疾病的患者。如果感到呼吸急促、困難,需要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變,傳播速度快,每年可引起季節性流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流感的季節性流行可導致全球300萬—500萬重症病例,25萬—50萬人死亡。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為流感的高危人群,患了流感後出現嚴重後果的風險較高。需要注意的是,流感輕症病例的症狀和普通感冒相似,但它們其實是兩種疾病。

預防流感的6要素

不管有沒有接種流感疫苗,以下6個方面對於預防流感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同樣非常重要。

  • 居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流感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 注意個人衛生,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手帕或衣袖內側等掩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經常洗手,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
  • 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可選擇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極拳等比較輕鬆舒緩的活動,提高身體抵抗力和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 冬季氣候多變,注意添加衣服,做好防寒保暖,避免著涼感冒。
  • 每天喝水應不少於1800毫升,但不要喝含糖飲料。
  • 出現流感樣症狀應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