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细分第一股:耗资近亿,换来的竟是8个月从生到死?!

服装细分第一股:耗资近亿,换来的竟是8个月从生到死?!

从2011年年底开始,国内服装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产品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店面租金持续上涨;另一方面,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遭到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此种形势下,服装行业整体不景气,企业纷纷开始寻找突围之道。

朗姿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女装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服装企业,曾成功打造朗姿、莱茵、卓可三大知名女装品牌,在中国高端女装领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2011年,朗姿股份登陆中小板,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高端女装企业。上市仅一年间,朗姿股份就尝到了资本市场的甜头,并趁势高调推出了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

服装细分第一股:耗资近亿,换来的竟是8个月从生到死?!

但是,开局时有多么踌躇满志,退场时就有多么无可奈何,这个价值近亿的股权激励计划在不到8个月时间里就走完了从生到死的过程,不仅没有完成使命,甚至与其初衷渐行渐远。朗姿股份股权激励的失败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因由呢?

以下为《股权激励三部曲》丛书中分析建议:

上市即推股权激励,高层震荡被喊停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朗姿股份逐渐成长为国内高端女装领域的领导品牌。上市的前三年,朗姿股份销售收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8%。据报告显示:2008年和2009年,朗姿品牌在高端女装品牌中均名列第4;2010年,朗姿股份在全国高端女装品牌中的地位升到第3,仅次于冠亚军品牌宝姿和玛丝菲尔,占据了全国3.11%的市场。

服装细分第一股:耗资近亿,换来的竟是8个月从生到死?!

2011年,服装行业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同时还存在产能过剩以及利润率低等问题,此后,国内服装企业开始进入产业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阶段,国际合作范围逐步扩大。

就在这一年,朗姿股份成功登陆中小板,号称业内“国内服装细分领域第一股”。上市当年,朗姿股份便实现营业总收入约8.3亿元,净利润达到2.09亿元,同比涨幅96.2%。

2012年3月26日,朗姿股份召开董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朗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方案。3月28日,朗姿股份股权激励草案正式对外发布。根据该草案内容,朗姿股份将授予激励对象259万股期权,预留26万股期权,行权价格36元,该股权激励将会产生管理费用3855万元。

朗姿股份在草案中宣称,未来三年将是公司多品牌运营战略和渠道扩张任务的关键阶段,股权激励计划对于维护公司团队的稳定和战斗力尤为重要,有助于维护管理团队和核心骨干的稳定性,激发其工作热情和战斗力,促进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此次激励对象涉及面较广,包括高管4人、核心骨干及中层管理人员56人。其中,总经理助理李春仙19万股、副总经理张涵11万股、副总经理及财务总监郭旭11万股、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黄国雄11万股;其他核心经营骨干、中层管理人员56人共207万股,人均3.7万股。首个行权期为授权日开始后24个月至36个月,第二个行权期为授权日开始后的36个月至48个月,第三个行权期为授权日开始后48个月至60个月,可行权数量占比分别为30%、30%和40%。

5月10日,朗姿股份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获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月14日,由于原激励对象孙健离职,已不再满足成为股权激励对象的条件,朗姿股份董事会随即对原股权激励计划作了相应调整。

朗姿股份公告显示,本次股权激励最终授予对象包括4名高管,以及55名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共授予股票206万股,总价值7292.4万元。

服装细分第一股:耗资近亿,换来的竟是8个月从生到死?!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从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日开始,朗姿股份中高管理层发生了较大变动,激励对象陆续离开了公司,包括杨庆和张荣明等三位独立董事辞职,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郭旭辞职,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国雄辞职。

高管团队已有分崩离析的迹象,朗姿股份股权激励计划推行的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

12月13日,朗姿股份无奈宣称,公司决定终止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于计划终止的原因,朗姿股份解释说,是由于公司自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以来,股权激励对象中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化,同时,为加快主营业务的拓展,公司重新引进了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核心管理人员以及核心销售人员,而原股权激励计划无法覆盖公司现任高管以及新进入公司的骨干核心员工,因此公司董事会经研究一致决定终止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行业形势恶化,业绩增长乏力

2013年1月11日,股权激励计划被喊停后一个月,朗姿股份公布了2012年度业绩预告公告,公司净利润增速被下调至0—20%的范围。此份公告还显示,朗姿股份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原因在于朗姿股份决定终止股权激励计划,使得期权成本加速摊销计入管理费用,拖累了公司业绩表现。

总结朗姿股份股权激励计划的始末,我们发现其失败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因为行业环境恶化,给朗姿股份股权激励的推动带来巨大压力。

2010年至2011年期间,共有10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推出股票激励方案,其中70%采取了期权激励模式,30%采取了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而在2010年以前,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中仅有两家推出并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

2011年,纺织服装行业形势恶化,二级市场股价下滑。截至2011年11月底,在2010年至2011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10家公司里,已经有3家发布公告终止实施股权激励,包括伟星股份、凯撒股份和星期六。

据专家分析,这些公司终止股权激励计划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行业形势变化导致公司无法达成股权激励目标,同时,由于二级市场股价普遍低于行权价格,股价倒挂之下致使股权激励失去实施价值。

正是在此背景下,朗姿股份推出了激励计划,这种时机的选择就注定了其股权激励被笼罩在整体行业环境恶化的阴影之下,并被迫承受由此带来的压力。

第二,公司股价已经跌破行权价,股权激励失去实施必要。

朗姿股份的股权激励之所以不受高管团队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公司股价不断走低。自2012年6月以来,朗姿股份股价一路下滑,到7月份的时候,早已跌破了行权价。截至2012年12月13日,公司股价已经跌至22.55元,相比行权价35.40元减少了36.30%。当股价远远低于行权价的时候,实施股权激励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第三,公司业绩增长乏力,行权目标难以实现。

朗姿股份的股价跌个不停,直接原因就是公司经营业绩后继增长乏力。从2009年开始到2013年的五年间,虽然朗姿股份每年的营业总收入不断地上涨,但是同比增长率却从2010年开始出现大幅下滑。2011年时虽然朗姿股份净利润增长勉强维持在50%以上的水平,但从2012年6月开始,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已经跌到了50%以下。

朗姿股份的净利润增长率之所以没能达到行权期业绩考核目标,主要是由于高端女装受互联网冲击出现整体下滑的行业大环境影响。2011年以来,中国高端女装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从2011年的42.43%一直下降到2012年的1.00%,2014年更是出现负增长,跌到了-32.59%。

此外,从企业自身发展因素看,自2011年起,朗姿股份的存货问题开始凸显,在日益进步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挑战下,朗姿股份更是受到了极大冲击,这也是导致朗姿股份没有达到行权业绩的因素之一。

最后,高管对企业前途失去信心而纷纷离职,股权激励计划直接搁浅。由于公司种种发展不利情势明显,朗姿股份高管层纷纷选择离职。

据朗姿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显示,该计划的最终激励对象包括董事李春仙、副总经理张涵、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郭旭、董事会秘书黄国雄等4名公司高管,还有55名中层管理、核心技术人员。然而,自2012年5月18日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日始,朗姿股份的中高层就出现巨大变化,如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郭旭辞职,董事会秘书黄国雄其后也离开了公司。此后,朗姿股份以股权激励方案已经无法覆盖现任高管为理由,终止了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由此可见,高管层的动荡也是导致朗姿股份终止股权激励的重要原因。

专家点评:商业模式、战略规划是股权激励的原点。

前海股权事务所、中力知识科技认为,朗姿股份股权激励计划之所以失败,

原因如下: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行业不景气、资本市场股价下跌、员工离职等外部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而导致,但从根源本质上分析,是企业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缺乏有效应对措施造成的。面对行业整体下滑的大背景,朗姿股份缺乏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升级和业务发展策略等,这才导致外部资本市场对公司失去信心,内部员工也看不到希望、没了信心,公司股权价值快速贬值,股权激励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针对上述问题,前海股权事务所、中力知识科技建议

类似朗姿股份这种情况,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业绩增长的策略问题。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应努力思考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优化调整创新、制订具体的战略发展规划等措施,让内部员工重新建立对企业未来的信心,同时也让资本市场对企业恢复信心。在此基础上,朗姿股份再实施股权激励,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