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何要赐死风姿绰约的姐姐高阳公主?

黄堇年


我是猫叔,很荣幸为您作答。

高阳公主一生嚣张跋扈,最终落了一个被赐死的下场,那么,李治为什么刚刚登基不久就要对高阳痛下杀手呢?其实,根据《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高阳之死并不是李治所为,而是与长孙无忌下的一盘大棋有关。


众所周知,李治能够顺利继承大统,长孙无忌功不可没,所以,李治羽翼未丰之际,长孙无忌还是要把朝局清理一番的,不管是为了他的亲外甥李治,还是为了他自己,清洗政敌都必须实施。作为一名政治老手,他知道清洗对手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寻找一个大案子,想办法把政敌都罗织进去,一网打尽,这一招屡试不爽。既然如此,找大案子的事儿就成了这局棋的关键点,而此时,高阳公主正好作到了头,一下子撞到了长孙无忌的枪口上,怎么回事儿呢?


高阳公主第一波闹腾就是俩字:分家。因为房玄龄已经去世了,此时房家当家的是房遗直,也就是房玄龄的嫡长子,而高阳公主的驸马是房遗爱,在房家不是掌柜。由于房玄龄临死前对分家的事儿有嘱托,所以房遗直遵从父亲遗命,拒绝分家。就这样,这事儿就闹到了李治面前,李治刚刚即位不久,本来就很紧张,被这事儿搞得焦头烂额,索性简单处理,把这俩兄弟都撵出长安,出去为官,这样一来就省得再吵架了。可是,高阳公主哪里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就这样,高阳公主开始了第二波的闹腾:狗急跳墙,诬赖房遗直非礼自己。这事儿就闹大了,一个堂堂的公主居然被婆家人非礼,这可是重,不能不查。房遗直眼看要吃大亏,不得不反戈一击,跑到李治那里说房遗爱和高阳公主意图谋反。这下子,猛料越挖越深,朝野震惊。这种谋反大案是肯定要追查到底的。谁来追查呢?不用说,这等涉及皇族的大案件肯定得由国舅爷长孙无忌亲自上马了。此时,闻到清洗政敌机会味道的长孙无忌也就磨刀霍霍了。


事实上,高阳公主也一直劣迹斑斑,根本经不住查,别的不说,就她私通辩机和尚这事儿就足以把自己烧死,只是当时李世民心软,没把她怎么样而已,如今,江山易主,她咋可能还有活路。不过,别看她是公主,在长孙无忌的眼里,她还真的只是一个敲门砖罢了,分量不够大,长孙无忌只是想利用这个事情制造一起冤狱,把所有绊脚石都囊括进来。那么,长孙无忌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先把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谋反做成铁案,以此为切入口,顺藤摸瓜。第二步,让房遗爱疯咬,我让你咬谁你咬谁,咬到谁就抓谁。那么,都有谁成了倒霉蛋,被房遗爱咬了出来呢?咱列举几个吧。


第一个,名将薛万彻。按理说,这是李世民留下来为数不多、能征善战的将军,怎么也被卷入这场狗血剧中呢?不能怪别人,薛万彻打仗是把好手,可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嘴大漏风,说什么话都不避讳,不顾场合,张嘴就来。比如,出征吐谷浑那次,薛万彻被吐谷浑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眼看就要壮烈牺牲,猛将契苾何力突然杀出,把薛万彻给救了下来。不久,朝廷特使来了,薛万彻倒是不客气,跑到特使旁边,把自己狠狠地表扬了一番,很明显,打胜仗的功劳都被他一股脑揽到自己头上了。要命的是,他说这些话居然当着契苾何力的面儿,人家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啊,也不避避,简直是活不要脸。这事儿可把契苾何力给气坏了,拔出佩刀就要剁薛万彻,幸亏被周围的人拦住了。后来,薛万彻也一直没改掉自己的臭毛病,依旧口无遮拦,在背后发牢骚,居然敢说李世民和朝廷的不是,真是胆儿肥到家了,这些线索都被长孙无忌掌握了。更加要命的是,他与房遗爱聊天,曾经说过:如果天下有变,我们当以荆王李元景为主。这还得了,明摆着是要造反啊!如今,房遗爱身陷囹圄,不用怀疑,这些事儿肯定都抖搂出来了嘛。值得一提的是,薛万彻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驸马爷,他也娶了李世民的女儿为妻,与房遗爱还是连襟关系。




第二个,荆王李元景。这哥们是个老资格的王爷,是李世民的同父异母弟弟,推算起来,他应该是李渊进入长安之后的产品,所以,年龄比李世民小很多,可人家辈分高,所以地位也就比较高。这货倒霉在与房遗爱无话不谈方面。比如,有一次,他做了个梦,就跑去给房遗爱讲了讲,梦的内容是什么呢,说是他一手托着太阳,一手托着月亮。哎哟,合着你还想一手托起帝国的明天啊?这是要谋反吗?关键是,房遗爱这厮连这个梦都给长孙无忌撂了出来,李元景还能不倒霉吗?


第三个,驸马爷柴令武。这家伙出身于驸马专业户,他爹柴绍就是驸马爷,娶的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而他本人又娶了李世民的女儿巴陵公主,也就是说他娶的是亲舅舅的女儿。大家也不用奇怪,那个年代流行亲上加亲。这么一算,柴令武和房遗爱也是连襟关系。另外,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都曾经效力于李泰。李泰此人,咱们前面提到过,和李承乾掐了很久,差点就当上了太子,如今是李治的天下,跟着李泰混的人,长孙无忌会放过他们吗?




案子审到了这里,这个倒霉的高干小团体已经基本浮出水面,一个亲王、一个公主、三个驸马爷,按理说,可以收网了吧?别急,长孙无忌对结果还不满意,还有一条大鱼没进网呢长孙无忌委派纥干承基前去劝房遗爱,在授意之下,房遗爱再次开口,咬出了一个重量级人物——李恪。至于他们是用什么办法让房遗爱把脏水泼到李恪身上,这个不好说,大概是许诺房遗爱免死之类的吧,总之,房遗爱是把李恪给坑了。




那么,李恪是谁呢?为什么长孙无忌非得把他扳倒呢?这说来话长了,简单说说吧,李恪是李世民的儿子,属于文武双全型,李世民非常喜欢他,曾多次夸这孩子像自己。可惜的是,李恪不是嫡出,他娘是杨妃,也就是隋炀帝的女儿,这么算起来,李恪还是隋炀帝的外孙,血统也非常高贵,那也没用,不是嫡子,争皇太子基本没戏。不过,李恪的人望却一直居高不下。本来,人望高也不是错啊,不至于丢掉性命,这事儿还是坏在李世民身上。李世民在世的时候曾经问长孙无忌,可不可以立李恪为太子。不用说,这想法当然遭到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毕竟李恪不是他亲外甥嘛,说起来,李世民也真糊涂,这不是把李恪架在火上烤吗?这次,长孙无忌好不容易逮住一个谋反案,怎么可能饶过李恪这个潜在祸害呢?肯定得为自己外甥李治扫平一切威胁,当然,他也是为自己着想。



就这样,一场事先编排好的连坐大戏终于收场,三位驸马爷被斩首,其余一个公主和两个亲王全部被赐自尽。

所以,说白了,高阳公主的死只是一个引子而已,被她这场冤狱牵连出来的人才是主角。

好啦,篇幅有点长了,不知是否言辞达意,如有不妥,还请方家多多包涵吧。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但谢绝语言攻击。


猫叔说历史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位女儿,生母不详,属庶出,一些说法认为李世民对高阳宠溺无度是不确的,首先她不如长乐豫章城阳晋阳新城五位公主受宠,更比不上嫡长女长乐公主,史书记载非常明白,另外一点,古代极重嫡庶之分,纵然是皇帝的庶女,事实上也并不受看重,在婚姻上也可看出来,长乐公主许配的是长孙无忌嫡长子,功臣嫡长子有继承权,而高阳公主许配的却是房玄龄二子房遗爱,长次之分,高下立判,这也成为高阳公主悲剧的源头。

高阳公主婚姻并不如意,庶出却有帝女派头导致事事难以顺心,面对不合理想的夫婿,怒其不争,挑动房遗爱与大哥房遗直争位夺权,(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648年房玄龄去世。长子房遗直继承了父亲的爵位。高阳公主便要房遗爱与哥哥分家。作为嫡长子房遗直不肯分出家产。高阳公主便跑到皇宫里,向唐太宗捏造房遗直的罪状,说他出言不逊意图不轨。调查之发现是高阳公主任性胡为,李世民把骄蛮公主训了一顿。

训虽训了,分家的事不算完,高阳公主夫妻感情又出问题,原来高阳公主作风比较开放,喜欢和尚道士,辩机和尚是唐玄奘高徒,驻在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其时正在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机缘巧合下,公主高僧相遇,成就孽缘,为了消减房遗爱由此带来的不快,高阳公主还找了两个绝色美女送给他以作补偿。后因辩机随身玉枕被小偷偷走,奸情败露,推官把事情上禀太宗,李世民大为恼怒,腰斩辩机。“主与辩机私通,饷遗亿计,更以二女子侍遗爱。太宗怒,腰斩辩机”

。父女自此失和。

待到649年唐太宗驾崩,新皇帝高阳公主兄长李治登基。李治即位后,曾专程亲自拜访过高阳公主的府邸,意在示好怀柔,新君即位,万象更新,朝中内斗自不待言,而高阳任性性格在此时惹来大祸。永徽四年即653年,史书说高阳公主骄纵,谋求罢黜房遗直的爵位而夺之不遂,于是撒泼打滚,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被长孙无忌借题发挥,指示彻查而诱发房遗爱参与荆王李元景谋反案发,房家遭受灭顶之灾。高阳与房遗爱身死,房遗直遭贬,全军覆没。(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高阳公主之生死,在于长孙无忌,其时高宗大权均操于舅父之手,本身也是提线木偶,纵然要救她,可能也有心无力,况且,长孙无忌借房遗爱一案,大力打击政敌,翦除有威胁的太宗之子,该案把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皇族功臣全部牵连进来,而李恪是长孙无忌长期的眼中刺,也是李治皇位的最大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快,依情依法,不可能单独赦免高阳公主,高阳公主也算自作自受,苦果自尝。


南方鹏


史载,唐太宗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其中长子承乾、四子泰、九子治是长孙皇后所生,也就是所谓的嫡出,其余的儿子均为后宫嫔妃所生,为庶出。选择继承人是历代帝王的一大难题,英明神武的唐太宗也为此大伤脑筋。他先后立嫡长子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为储君,后来太子李承乾涉嫌谋反被废黜并贬为庶人,为人阴鸷、诡计多端的魏王李泰也被他囚禁起来。正在唐太宗为立太子一事举棋不定、愁肠百结之时,勋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极力主张太宗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晋王李治性格懦弱,天分平平,素为太宗所不喜 。唐太宗见长孙无忌等大臣极力推荐他,思来想去,觉得李治虽很不理想,但如今别无他法,只有立他为太子了。

儿童时代的李治性格柔顺,很听话,李世民还算喜欢他。但李世民认为他性格过于仁懦,恐怕难以担负起治国理政的重任,因此并未考虑将他当接班人来培养。李治之所以被立为太子,纯属行大运坐收渔利,排行第九的他,因为是嫡出,加上两个哥哥先后被废, 这才被父皇扶上了储君之位。

唐太宗为了巩固李治的地位和培养他的治国能力花费了很多心血。在废黜掉李承乾和李泰的同时,又斩草除根,将他俩的亲信党羽全部清洗掉,为李治顺利登基消除了隐患;同时让李治的舅父长孙无忌等当时最有权势的大臣都兼任东宫(太子府)的官职,名义上是让他们教育并辅佐太子,其实是为培养他们和未来皇帝的感情,同时增强太子的实力与威望。

为了加强太子的权威 ,李世民煞费苦心的培养他的行政能力,同时下令全国的军队都要服从太子的调遣,大将军以下的军官都要接受太子的奖惩任免。同时,唐太宗还非常注重对太子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培训,经常给他讲解历代治乱兴衰的得失教训,告诫并讲述皇帝治理国家的道理与经验。

唐太宗虽然确立了李治的储君地位,也为他日后能顺利接班做了各方面的努力,但内心对这个性情温和才具平庸的儿子一直不甚满意,认为他过于懦弱,将来不仅驾驭不住群臣,恐怕还难有大作为。为此,唐太宗曾一度想废掉李治,让三子李恪做太子。李恪善骑射,文韬武略兼具,性格坚毅,在各方面都很像自己。但李恪的生母是隋炀帝的女儿杨氏,她是太宗妃子,因此李恪是庶子,按嫡长子继承制的祖宗礼法,不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

唐太宗想废李治立李恪,这想法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权臣的激烈反对,李治在舅父长孙无忌的提醒下,在各方面都很努力,竭力表现自己的长处,之后唐太宗便再没提起过废立太子之事。唐太宗亲自率军两次东征高丽,留太子镇守长安,李治表现的中规中矩,表现还算出色;李治对父皇态度很是恭敬和孝顺,唐太宗对他的孝道十分赞赏、满意。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四月,唐太宗因服食丹药过量而病重,对于性格仁懦的太子仍然放心不下,仍在强撑着为他做人事安排。他对李治说:“李世勣文武兼备,智略过人,但你对他没有一丝恩惠,恐怕他日后不会真心为你效力。为防其掣肘,我特地将他贬往外地,等你登基称帝后,再将他召回任为丞相,这样,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并甘效死力”。临终前,太宗把太子托付给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太宗死后,22岁的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

李治上位后,严格遵循唐太宗的遗训,倚重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还把李世勣调回来封为右仆射(右丞相),对这三人非常信任。李治并非精明之人,更谈不上雄才伟略,但经过唐太宗多年的精心栽培,耳濡目染下也掌握了一些治国本领,特别是目睹了贞观之治的繁盛,对于唐太宗的言传身教,还是受到了很深的影响。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勣、于志宁等人都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贞观时代的重要谋臣,对治理国家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故而李治最初上位的那几年治绩还是卓有成效的,被后世史家誉为很有贞观遗风。即便在武则天干政以后,李治身体多病,又耽于声色,但在政事的处理上仍然是沿用李世民的那套办法。

即位的最初几年,李治勤于政事,确实有将国家治理好的愿望。他学习父皇李世民,虚心纳谏,对攸关国计民生方面的正确建议大都能够采纳。从谏如流成为弥补他天赋不高的重要举措。

史载,唐高祖李渊有子22人,唐太宗李世民有子14人,这些皇室子孙们往往骄横跋扈、仗势欺人,有些还横行不法,欺凌、鱼肉百姓,肆意胡为。李渊的幼子腾王李元婴和李世民的七子蒋王李恽都是搜刮并侵占民财的主,民愤极大。李治虽没有严厉惩罚这两个贪得无厌的王,但却当众斥责他俩,使其大失脸面。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的爱女,李治的同父异母姐。高阳公主生的如花似玉,加上聪明伶俐且有心机,深得李世民的宠溺,被其视为掌上明珠。成年后,唐太宗将她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她恃宠生娇,对父皇立无谋无勇的李治为帝有不满情绪。高阳公主婚后并不守妇道,偷偷和高僧玄奘的徒弟辩机私通,太宗知道后勃然大怒,腰斩辩机和尚,将高阳公主身边的十几位侍女全部斩杀。

永徽四年(653),高阳公主觊觎老公房遗爱兄长房遗直继承的爵位,想把它夺过来,于是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唐高宗李治派长孙无忌调查审理此事,不想竟由此牵扯出一桩惊天谋逆大案来。

原来,高阳公主和丈夫房遗爱对唐高宗李治心怀不满,于是暗中联合唐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丈夫薛万彻、太宗女儿巴陵公主的丈夫柴令武等人阴谋发动政变,欲推翻李治,拥立李渊的六子、荆王李元景为帝。长孙无忌调查清楚后,上报李治,李治很快做了果断处理。《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记载:“永徽中(高阳公主) 与遗爱谋反,赐死”。唐高宗得悉后将图谋不轨的姐姐高阳公主赐死 。其同党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均被处死,巴陵公主、荆王李元景也同时被赐死。

李治在位期间,没有做出啥惊天动地的功绩,也没有表现出纵横捭阖的治国才能,但由于他忠实地继承了李世民的治国方针,本人行事亦较为谨慎,故政局基本稳定,经济仍然保持增长,持续着继续繁荣的势头,土地、人口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贞观之治的惯性使然,大唐国力得以持续强盛,在唐高宗李治统治的整个时期,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战争可以开疆拓土,扩大唐朝的疆域面积,维护国家的统一,同时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促进了对外经济文化的往来与交流,使唐朝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但是,长期的穷兵黩武,又在减损着唐朝的国力。一些不义之战,比如李治为完成太宗遗愿,派大兵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征服高丽的战争,就耗尽了国力 、财力、民力,而且没有多大意义。随着政治逐渐腐败,永无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沉重的赋税,民众不堪征调,早已力竭,怨声载道......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不是李治要杀,是长孙无忌杀的。

高阳公主生活不检点,养和尚自己用,估计大秃头小秃头用起来爽吧。驸马房遗爱养女人,俩人大战一场,最后各玩各的。老大房遗直劝弟弟和弟媳,人家不听还跟房遗直干,气得房遗直不管了。闹到李世民那,被臭骂了一顿。

后来李世民死了,李治继位了。首辅顾命大臣就是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表面上不干预李治,但所有的势力基本都握在长孙无忌手里。

高阳公主浪得不轻,每日里跟一帮酒肉朋友谈天说地议论朝政,房遗直认为这样早晚会连累整个房家,他爹房玄龄的遗荫早晚被高阳公主败光,房家早晚全家灭门,所以房遗直公开发表声明,跟房遗爱断绝兄弟关系,不跟他再发生任何瓜葛。

没有了老大的约束,这夫妻俩更浪了,弄了点人就要造反,结果被灭了。造反是个大事,得由重要的大臣坐镇亲自审理。长孙无忌抖擞精神,想给当时一心相当皇后的武则天看看,老夫尿性到什么程度,也想震一震李治,你舅舅还是你舅舅。

长孙无忌干脆利落地给高阳公主夫妇定了谋反的嘴,本来要诛九族的,但房遗直早就声明跟老二没有任何关系了,于是就直接把高阳和房遗爱弄死了,这还不算,顺带把平日跟长孙不太对付的几个大臣也直接给扣上同党的帽子给诛了。这还不够,把那个拥有隋唐两朝皇家血统的楚王李恪给判了同党的罪,给杀了。这本来就跟李恪没关系,李恪当时已经不得势了,李治已经当皇帝了,他对李治没有威胁了,但长孙无忌认为他活着就是李治的威胁,捎带就把李恪杀了。李恪临死前,说长孙一族不得好死。

这事处理完了,干脆利落,一举弄死一个公主一个驸马,一个皇帝的亲哥哥亲王,还有一帮捎带脚的反对大臣。李治求情放了高阳公主都没管用,这敲山震虎干的漂亮。

当初李治和武则天亲自去长孙无忌的府上送礼,又封长孙无忌的宠妾生的三个儿子做大官,好让他点头同意李治立武则天为后,长孙无忌顾左右而言他,收了礼儿子当了官,就不答应让武则天为后,所以武则天恨他入骨,李治烦他如蛊。尤其这次高阳谋反罪,实际证据并不完整,但他硬是给定了谋反,还顺带杀了一个亲王,来让李治和武则天知道这个朝廷谁说了算。作为帝王,李治虽绵,但他的皇权是不容挑战的,于是武则天出面,李治松绳子,武则天撺掇人告发长孙无忌,以便除掉他。

因果轮回,长孙无忌被告谋反,杀了全族,长孙无忌一家被流放。流放途中,李治下旨让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上吊自杀。

高阳公主的死,只不过是个偶发事件,是他们斗争的牺牲品


老夫会天降插


高阳公主本为李世民的女人,并且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可以说是集三千宠爱与一身,而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溺爱,导致了高阳公主飞扬跋扈的性格,这也是造成她最后被杀的主要原因。

李世民在位期间,高阳公主被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但是虽然嫁给了房遗爱,但是两人的感情并不好,可以说是各自风流各自的。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事情,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相爱,经常厮混在一起,后来被李世民发现,最后辩机和尚被处死,而高阳公主也被李世民进行了警告。



经历这件事情之后,高阳公主就消停了一会,就又恢复了自己的本性,与人偷情,蛮横无理。

之后,高阳公主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理,于是李治就叫长孙无忌去查,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就严重了,查出来了一个谋反大案,而在这件案子里,长孙无忌利用这一案子,处死了荆王李元景、高阳公主,以及吴王李咯等人,可以说是把自己的政治敌人利用这次机会全部处死了。


而在这案子中其实高阳公主并没有很大的嫌疑参与谋反,但是长孙无忌却坚持处死高阳公主,无奈之下,李治才处死了高阳公主。

可以说这样的结果是高阳公主自己作死的结果,如果她不事多,就不会查出谋反这一案子,而自己也不会死了。可谓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一缕风尘854



高阳公主恃宠而骄,喜好和尚养男宠,颠倒是非口出妄言,然而,她的死最后也不过是政治的牺牲品罢了。

\n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第十七个女儿,生于贞观元年,比李治大一岁。高阳和李治不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属于庶出。

\n

李世民对高阳公主特别宠爱,把她嫁给了房玄龄儿子房遗爱,爱屋及乌,李世民对房遗爱也特别宠爱,强过其他女婿很多倍。

\n

房玄龄有三子一女。在当时房家可谓是蒙得皇恩,一门荣宠,美不胜收。

\n

长子房遗直以嫡长子身份继承了房玄龄爵位,妻子杜氏是普通士族家庭。次子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三子房遗则娶荆王李元景之女。女儿名叫房奉珠,为韩王李元嘉王妃

\n

按照规定,房遗直由于是嫡长子,所以朝廷应该封他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从三品文散官,只是待遇,领工资不干活。但是房遗直一看弟弟房遗爱深受李世民宠信,不敢受官,要把爵位让出去,可是李世民不许。

\n


在房玄龄死后,高阳公主怂恿房遗爱跟哥哥房遗直分家另过,但却恶人先告状,跟李世民说房遗直想分家,房遗直跟李世民禀明真相,李世民狠狠骂了高阳公主一顿,然后把高阳公主疏远了。于是,高阳公主怏怏不乐。

\n

恰好此时辩机事发。原来高阳公主作风比较开放,喜欢和尚道士,辩机和尚由于是唐玄奘高徒道法高深深得高阳公主喜爱。另外还有擅长占卜吉凶祸福的智勖和尚,能够装神弄鬼的惠弘和尚,医术精湛的道士李晃也都是高阳公主的男宠。

\n

高阳公主作风淫乱,为了消减房遗爱由此带来的不快,高阳公主就把自己的两个贴身宫女送给房遗爱作为补偿,夫妻两人各玩各的。

\n

事发由来是辩机有个金宝神枕,被贼偷了,此贼落网后把辩机招了出来,辩机又把高阳公主给招了出来。

\n

原来这个枕头是李世民赏给高阳公主的,高阳公主又转送给了心爱的辩机。

\n

这种宫廷丑闻曝光,李世民雷霆大怒,把辩机给腰斩了,并赐死所有的知情者。高阳苦苦哀求无果,对李世民彻底绝望,李世民不久后驾崩,高阳公主却脸无哀容。

\n


李治即位后,贬房遗直为汴州刺史,房遗爱为房州刺史。高阳公主又状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要求治房遗直之罪,李治让长孙无忌审理此案,结果牵扯出一桩谋反大案。

\n

由于李治初上位,长孙无忌大权独揽,为了消除房玄龄执掌中枢二十年培植的势力,于是拿房遗爱开刀,把包括李元景李恪在内的潜在反对势力一网打尽了。

\n

其实高阳公主并无大错,她和李恪一样都是冤枉的,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高阳公主错就错在恃宠而骄,不懂收敛,李世民杀死辩机和尚就是给她提了个醒,但是她没有领会其中深意。

\n

而李治对这个飞扬跋扈的姐姐也给过机会,刚即位就去高阳家串门,想让她支持自己共抗长孙无忌,可惜高阳没有把握住这次仅有的机会。于是在李治默许下长孙无忌对房玄龄身后的政治力量开了刀,高阳身名俱灭。

\n


一个女人作风不正,又骄纵无理,最主要的是还不长脑袋,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不难理解。

\n \n

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婚姻与个人成长,我手写我心,感谢与你相遇。


有态度的女王展颜


历史已经过去千年,关于高阳公主的事迹,实际上全都罩上了层层迷雾,难以捉摸。

《新唐书.公主传》记载,高阳公主为唐太宗第十七女,生年不详,生母不详,从其境遇推测,庶出的可能性很大。

据《旧唐书》记载,高阳公主有宠,深得唐太宗喜爱,唐太宗将之嫁给了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

高阳公主的死,一是因为她的骄纵,二是因为当时的政治争斗。

高阳公主作为公主,自小过惯了皇家生活,养成公主病也很正常,即便房家出身名门,又是王朝高官,但高阳公主无疑能对丈夫房遗爱造成绝对压制。

史料记载房玄龄有三子一女,而且个个地位显赫,家庭关系错综复杂,为了那唯一的继承权,争斗在所难免。这还是内部的问题,房玄龄在朝中多年,尽管他如履薄冰,但政敌仍然存在,这些人不介意时不时地给房家来几下子,尤其是在房家内部有裂痕的时候。

而关于高阳公主跟辨机的偷情案,《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得明明白白,但成书更早的《旧唐书》却毫无记载,两人的风月故事也疑点重重,更为关键的是,《旧唐书》记载房玄龄病重的时候,还通过儿媳高阳公主向唐太宗上表,而《新唐书》中记载,此时高阳公主已经因为辨机之事被父亲疏远了,互相矛盾。

不过高阳公主积极争家产倒是两边都有记载,为了谋夺爵位,她诬告房遗爱的哥哥房遗直对自己无礼,结果反被长孙无忌一波操作,把她自己弄了进去。

这一年,是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653年),然而在李治刚即位的时候,高阳公主是被尊为长公主的,李治还曾亲自拜访过高阳公主的府邸,可见新皇帝对这位姐妹(不清楚高阳公主和李治谁大)还是很重视的。

长孙无忌彻查后,一场谋反案“浮出”水面,荆王李元景、房遗爱、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九江公主驸马执失思力等等,全部被卷了进去,然后该杀的杀,该贬的贬,高阳公主就死于此案。

这场谋反案的结论有很多,有的说是长孙无忌为了给皇帝以震慑,有的说是真的谋反,这些人想另立新帝,但归为一点,卖力的都是长孙无忌,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似乎没什么表示,又或许,这才是他的表示?


平沙趣说历史


公元652年,大唐王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流案子,案子的主人翁就是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一度上了唐朝头条,这段案子直接导致了辩机和尚被处死,也成了高阳公主的死亡导火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高阳公主在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之后,一直怂恿房遗爱争夺爵位“梁国公”(房玄龄的,按理应该由长子房遗直继承),因为这件事被唐太宗知道后,就开始对高阳公主不理不睬了,要知道以前这个父亲可是最痛爱自己的,也因此开始讨厌李世民。然而这件事情也造成了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不合,他们夫妇二人心生间隙,终于在一次接触了和尚辩机之后,二人便开始了缠绵之旅,夜夜笙歌,老公房遗爱还帮忙望风。后来事情败露,辩机和尚被腰斩,高阳公主看到自己情人被砍成两截,万念俱灰,等到父亲李世民死后,李治即位也就是自己的弟弟,高阳公主又开始教唆房遗爱争夺爵位和家产,李治受不了这种烦恼,干脆把房遗爱和房遗直都贬官降职,高阳公主偷鸡不成蚀把米,于是又决定诬告老公的哥哥房遗直非礼自己,没成想自己看似很高招的一步棋,其实是把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一举动让高瞻远瞩的长孙无忌找到了清理政敌的方法,他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X骚扰”案件,但是长孙无忌并没有从骚扰不骚扰的事情出发,而是把事情越扯越大,引发了大唐开国以来的最大的一次政治清洗!




长孙无忌直奔主题说高阳公主“主使掖庭令陈玄运伺宫省禨祥,步星次”。这句话就是说高阳公主暗中窥伺宫禁中的情况和动向,并且观察星象变化。这两项都是谋反的罪名,所以就牵连了房玄龄一大家这个之前和长孙无忌站在政治对立面的一些人。最后高阳公主不但害死了自己,还害死了自己老公,同时因为“房遗爱谋反案”也牵连了其他人,其实就是长孙无忌为了铲除敌对势力!最后长孙无忌以高阳公主和老公房遗爱意图拥立荆王李元景谋反为由,让唐高宗赐其自尽。



从上面可以看出,高阳公主并不是李治所杀,而是长孙无忌,李治在整个过程都属于蒙圈儿状态,还有加上自己作死。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评论点赞】


羽评郡主


高阳公主是李治的姐妹,这没有错;但别忘了,她还是李治的政治对手。

贞观十七年,唐朝经历了一场内斗,斗争的核心问题是太子人选。前太子李承乾谋反未遂,事情泄露后,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那么唐太宗接下来立谁呢?朝廷内部分为两派。一派要求立魏王李泰,主要人物有房玄龄、刘洎、岑文本;另一派要求立李治,代表人物有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世民如何抉择?他一开始倾向于李泰,后来改变主意,决定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如此一来,魏王一派便失势了,这与高阳公主有什么关系呢?原来,高阳公主的丈夫是房遗爱,房玄龄的二公子,此人一直是魏王李泰的死党。等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李治继位,房遗爱心里就清楚,李治、长孙无忌迟早肯定会清算自己,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争个鱼死网破。于是他联合了薛万彻等人,准备谋反,拥立荆王李元景为皇帝。可惜保密工作没做好,阴谋提前败露了。谋逆重罪,岂能轻饶,李治下令,将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人处死。在这个案件的侦办过程中,房遗爱还想立功赎罪,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下,他诬陷吴王李恪,说李恪也是他们的同伙,李治得知后,顺便将李恪也赐死。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放过房遗爱,他对房公子说:“现在举报,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高成/时拾史事

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时拾史事


高阳公主实际上是政治上的牺牲品。贞观十五年十五岁的高阳公主嫁给大唐中书令,梁国公房玄龄的二公子房遗爱。后来被房玄龄的政敌长孙无忌抓住机会给房家一网打尽了。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十七公主,虽是庶出,但深得太宗喜爱。贞观十五年,十五岁的高阳公主作为政治砝码嫁给了大唐中书令,梁国公房玄龄的二公子房遗爱。婚后恃宠骄纵。高阳公主给房遗爱几个婢丈,彼此不相干扰。高阳公主一个罪过是和玄藏的徒弟辩机和尚有染。李世民闻之大怒,腰斩辨机,杀死十多个婢女。高阳公主十分愤怒,唐太宗死时面无哀容。不作不死,房玄龄梁国公爵位是可以世袭的,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爵位由长子房遗直继承,没房遗爱什么事儿。高阳公主启图夺取房遗直的爵位,诬告房遗直对她非礼。案子由唐高宗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审理。审理结果是,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看唐高宗李治软弱,欲拥立荊王李元景谋反事发,在古代谋反是诛灭九族的重罪,长孙无忌趁机把政敌房玄龄一家一网打尽了。倾巢之下没有覆卵,娇纵一时的高阳公主也就成了牺牲品,汝耐何生存帝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