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我们在伊犁的4日游中,逛完了巴音布鲁克和那拉提草原,于第3天的傍晚到达了伊犁首府伊宁市,前往北疆唯一的一个以维吾尔族民族风情为主体的大型原生态人文景区 --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参观游览。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逛喀赞其要乘坐伊犁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哈迪克”,也就是被称为“六根棍”的马车,因最初的车厢是由六根圆木棍并排架起而得名。每辆“哈迪克”除了赶马车的最多能坐6个人, 一侧坐3个人,背靠背,脸朝外,我们这个团有50多个人,差不多雇了10辆车,跑起来很壮观的场景。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坐上马车就出发,清脆的铃铛声响了起来。 看街区的街景,很有维吾尔族的特色,导游说,这里的人们依旧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维吾尔族传统生活方式,在街区里也到处都能看到色彩艳丽的维吾尔族民居。这让我们感到很兴奋,因为这次旅游没有去南疆维族地区,基本上都是在哈萨克族和蒙古族自治区里游览,对维吾尔族实在是了解太少了。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这里有一个快餐厅,门脸装修得很有特色。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大街上干净整洁,道路也很宽敞,有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还看到了公共汽车的站牌。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据介绍,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市东南方向,面积约22.9平方公里, 是以维吾尔族为主,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人口近10万。最早维吾尔族群众从南疆迁居到这里(喀赞其),大部分以传统手工制造业为生,而其中多以铸锅为业,因此当时“喀赞其”就是指铸锅为业的人,但铸锅这个行业早已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但这个区域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手工艺产品,比如马鞍、铁艺、木雕等。而在伊宁市,不少少数民族作曲家、作家以及知名人士都出生在喀赞其。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除了旅游团的马车队,别的马车是不可以上路的。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街道和马路上刚洒了水,感觉非常的清爽。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进入街区,路边住户的大门一一闪过,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真的是太美了。难怪有介绍这样说:喀赞其是一座个中世纪中亚异域的迷城。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街区里 满眼都是绿色的树木,这一段的围墙也涂成了绿色,据说绿色是新疆少数民族比较喜欢的色彩。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两个孩子在自家的门口向我们招手,露出了可爱的笑容,可惜车速太快,拍糊了。。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门窗和房檐上,都有一些民族特色的小雕刻,蓝色居多。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来到了一家对外开放的住户,大家下车参观。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刚一进门就看见了高大的葡萄架,一直从院子通向客房和卧室,走在下面好凉爽。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据说这是一户具有维吾尔族特色的庭院。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院子里几乎全都被葡萄架遮满了。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透过葡萄架的缝隙看上面的房顶,那个圆形的装饰金碧辉煌的好漂亮。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院子里有一张几乎是露天的大床,床上有一个维族妇女在做针线活。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维族的规矩是进门要脱鞋,看客房外面有一大堆游客的鞋,基本都是女士的,大部分男士都怕暴露了自己脚臭,不敢进屋,就在院子里闲逛。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面挂满了色彩艳丽的丝巾。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客厅的门口装饰得好漂亮,蓝色是我们这里看到的最多的色彩,看来是这里的主色调。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客厅的走廊里挂着彩色的丝巾和民族服装。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走廊里还挂着一件民族乐器,这个细脖子的瓢一样的乐器,据我了解,应该叫都塔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常用的一种乐器。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对于新疆少数民族的乐器,我只听说冬不拉、热瓦普和都塔尔这三种,但一直分不清他们的区别,这次来新疆总算是搞明白了一些,给大家介绍一下,也不知我理解得是否正确。以下的是都塔尔,和上面的照片一样,细脖子的琴杆,下面的音箱像一只水瓢。是新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吉克族常用的传统弹弦乐器,“塔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以下的乐器与都塔尔有些相似,但琴杆有点短,是冬不拉。是北疆的哈萨克族常用的弹拨乐器,是两条弦的,冬不拉的音箱有瓢形和扁平型的。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以下的叫做热瓦普,琴杆虽然也是细脖子,但下面的“瓢”很小很圆,琴杆与音箱连接处两侧有两个对称的鹰翅形木制弯角, 可以起着保护共鸣箱的作用, 是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常用的弹弦乐器,据说南疆和北疆的热瓦普形状还略有不同,好像是两弦、三弦、五弦的都有。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这是卧室里床上的布置,那些花被子色彩好美,质地也很好。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最里面的小屋有几件漂亮的挂毯,大家都纷纷在这里留影,这是一名女游客和当地的维吾尔族导游在合影。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这个好像是经书吧,应该是可兰经。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院子对面有一间小木屋,里面是一间小卧室,布置的很温馨。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厨房里的设备,已经很现代化了。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花格子的地毯。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在我们离开这间庭院时,一个少妇模样的女青年骑着摩托车回家了,很民族也很现代的打扮。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在这家附近的街道上,我们又逛了逛,看了看其他住户的房子,风格也都和他们家差不多。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看见了几个放学的小学生,还有几个俏皮的小男孩在玩耍。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我们的马车一溜儿排开在等人,看街道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摩托车居多。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这里的住户对马车队都司空见惯了。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以下就是我和老妹乘坐的马车,穿红衣服拍照的就是我老妹。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坐在我们的马车上让老妹给我拍张照。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参观完这一家,导游招呼大家快走,还要去参观一家欧式风格的庭院和一家巴依老爷的住宅。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白桦树和蓝色的窗,真像是一幅画。

「家乡文化印记」伊宁喀赞其民俗区—乘哈迪克车,逛维族风格大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