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忆苦思甜饭,再捐6.5亿,许家印回乡就是接地气

“村里今天比过年还要热闹!” 16日,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村民们异常的兴奋。与此同时,一则“许家印回河南老家看望家乡父老”的新闻则在网络上刷屏了,引来不少网友围观。

是的,15-16日,时隔20年,许家印和妻子丁玉梅,陪着96岁的父亲许贤高回了一趟河南老家——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贤乡聚台岗村。2天里,许家印做了3件事:看望家乡父老,考察其捐赠10多亿建设的4所学校、1所医院及农业基地,决定再向家乡捐赠6.5亿元。

20年斗转星移,流年成画。今天的聚台岗村,已难觅旧时容颜。窗明几净的房子,宽敞漂亮的校园……连妻子丁玉梅都忍不住感慨,“35年前和许家印回家结婚时,村里那个穷啊,现在变化真大。”

吃忆苦思甜饭,再捐6.5亿,许家印回乡就是接地气

出人意料地,在当地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的今天,许家印却吃了一顿连“简餐”都算不上的便饭。地瓜、地瓜汤、黑窝头、煮白菜萝卜……网络上流出的照片里,许家印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边吃边回忆幼时生活。据说,桌上摆放的,是许家印儿时的家常菜。

1958年10月,许家印出生在聚台岗村一户贫困的农民家庭。第二年,因患病没钱也没地方医治,母亲去世,许家印成了“半个孤儿”,靠年迈的奶奶照顾长大。旧屋斑驳的墙壁、坑洼的地面、破旧的床板、竹制的背篓,童年的记忆浮上心头,许家印打开话匣子:“我们从小吃地瓜和地瓜面长大,铺的、盖的、穿的都是补丁摞补丁,现在大伙生活好了,吃的、穿的、住的都越来越好。”

莎士比亚说过,苦难是一种不幸,却也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幼时的“苦难”,不但培养了许家印坚韧、不怕苦的优良性格,更令他有着比常人更多的悲悯之心。1978年,许家印考上大学,靠国家每个月给的14 块助学金读完了大学。毕业后在国企打工十年,在民企打工五年。1996 年成立恒大,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从七八个人发展成为现在有 14 万员工的世界 500 强企业。

吃忆苦思甜饭,再捐6.5亿,许家印回乡就是接地气

这么多年来,许家印说得最多的是感恩:“我和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饮水思源,一定要回报社会,一定要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时代造就了企业家队伍,也在呼唤企业家精神。中国当前站在财富榜前沿的第一代,主要为60、70后,他们大多有着艰苦的童年或青年时代,切实经历过贫穷,正是基于这样的经历和认知,才迫切想去帮助或改变现状。

这些年来,不只是恒大“越做越大”,许家印在慈善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除了反哺家乡,捐赠巨资建设学校、医院、农业基地等,还带领带领恒大累计纳税超2000亿,慈善公益捐款超115亿。2015年12月开始,恒大无偿捐赠110亿,到2020年帮扶毕节全市100多万人全部稳定脱贫。目前,已捐赠到位60亿,帮扶30.67万人初步脱贫。

恒大官网上写着这么一句话,“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是民营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从反哺家乡,到各类慈善捐款,再到帮扶脱贫攻坚……许家印正在用实际行动,带领恒大人,在慈善的道路上,步履铿锵,道路逾来逾深。

吃忆苦思甜饭,再捐6.5亿,许家印回乡就是接地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