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66億公里!“新視野”號掠過太陽系內最遙遠天體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據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官網1日報道,該機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於北京時間1日13時33分成功飛掠被稱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早期太陽系的冰凍遺蹟。“天涯海角”是迄今航天器造訪過的太陽系內最遙遠天體,當時其距地球約66億公里。

飛越66億公里!“新視野”號掠過太陽系內最遙遠天體

圖 |“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來源:NASA)

“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時,距其僅3500公里,不足該航天器2015年飛掠冥王星時距離的三分之一。

“天涯海角”位於柯伊伯帶,這裡保留了太陽系演化所留下的痕跡,因此被稱為太陽系的“閣樓”。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報道,“新視野”號航天器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說:“柯伊伯帶佈滿了數以十億計的彗星、數以百萬計的像‘天涯海角’這樣被稱為微行星的天體、形成行星的石塊以及幾顆與冥王星大小差不多的矮行星。對行星科學家來說,柯伊伯帶非常重要,因為其保留了約45億年前太陽系的原始狀態。”

目前,科學家們對“天涯海角”知之甚少,不過,他們認為其“塊頭”是直徑約2414公里的冥王星的1/100。

“新視野”號於2006年發射升空,2015年發回了令人驚歎的冥王星照片,包括冥王星表面一個前所未見的心形圖案。斯特恩說,這一次,“在距離最近時,‘新視野’號將嘗試以拍攝冥王星時3倍的分辨率來拍攝‘天涯海角’,以期首次揭示它的組成等信息。”

飛越66億公里!“新視野”號掠過太陽系內最遙遠天體

圖 | Ultima Thule(來源:NASA)

“天涯海角”由哈勃望遠鏡於2014年首次發現。2017年,科學家發現,它並非球形,有可能是細長的形狀。它甚至可能是兩個天體。但它並沒有發出科學家認為旋轉的宇宙天體會發出的那種反覆的閃光,因此令人費解。此外,“天涯海角”的“廬山真面目”是怎樣的?它是否被許多微小的衛星包圍?等NASA希望此次飛掠能給出答案。

“天涯海角”是航天器造訪過的太陽系內最古老天體。從它身上,我們或許可以獲知,太陽系的遙遠邊陲當年是如何在太陽星雲中凝聚成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