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飯還是先吃藥?分不清時就看這篇文章

經常有朋友後臺問:xx藥飯前吃還是飯後吃? 效果差別大不大?

孟大夫觀察周圍人,大部分都喜歡飯後吃藥,覺得這樣對胃的刺激會變小。其實不然,有些藥恰恰需要空腹吃才能有效果。

什麼時候服藥,首先就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如果有特殊的要求,說明書中會標明。如果藥品說明書中沒有具體說明何時服用,為避免對腸道的損傷,一般選擇餐後服用。

空腹、餐前、餐後以及隨餐服用,是幾個服藥時間點。掌握好這幾個吃藥時間,不僅可以降低藥物對胃的傷害,還能讓藥物發揮更大的效果。

先吃飯還是先吃藥?分不清時就看這篇文章

所以,不同種類的藥,對吃藥的時間是有講究的。孟大夫總結出來,供大家參考:

這些藥宜「空腹」吃

根據正常人胃排空時間相對來說,飯前1到2小時和飯後2小時都屬於空腹,這時候適合服藥。

因為空腹服藥最直接的好處是避免食物影響藥效,利於藥物吸收和發揮作用。

1、瀉藥

2、滋補中藥方(如四物湯、十全大補湯等)

3、部分抗生素(頭孢氨苄、諾氟沙星等)

4、長效的一日一次降壓藥

這幾類藥都是在沒有食物影響的時候藥效能發揮的最大,最宜空腹吃。

先吃飯還是先吃藥?分不清時就看這篇文章

這些藥宜「飯前」吃

飯前,就是吃飯前15~30分鐘內附服用,與空腹要區別開哦。

胃動力藥:多潘立酮(嗎丁啉)、西沙比利、甲氧氯普胺(胃復安)以及抑制胃酸的藥物奧美拉唑等。

大部分藥宜「飯後」吃

飯後服藥可以在吃完飯後15-20分鐘吃。

大部分的西藥都適合飯後吃,一可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二來飯後吃可以更好的發揮藥效。

此外,脂溶性維生素和維生素B2因為其特殊的吸收機制要求飯後服用。此外,服用脂溶性維生素A、D、E、K時,飯所含的油脂不能太少。

先吃飯還是先吃藥?分不清時就看這篇文章

這些藥宜「隨餐」吃

隨餐,吃飯的時候同時服用藥物。

降糖藥

二甲雙胍、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格列美脲等降糖藥,適合隨餐服用。

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需要在吃第一口飯的時候服用。

格列美脲可選擇在早餐前或早餐中服用,服藥後必須進食。

抗真菌藥物灰黃黴素

抗真菌藥物灰黃黴素和高脂肪食物同服,能增強藥效,同時減輕藥物的胃腸道副作用。伊曲康唑在餐後立即服用,吸收程度最好。

某些抗高血壓藥物

卡維地洛必須在餐中服用,以減緩藥物的吸收,避免出現體位性低血壓。

某些抗生素

克拉黴素緩釋片在餐中服用,是為了減輕胃腸道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等。服用時還要注意,不要壓碎或咀嚼克拉黴素緩釋片,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和作用。

先吃飯還是先吃藥?分不清時就看這篇文章

服藥常見的7大錯誤

1、“一日三次”≠“三餐前後”

我們往往將一日三次平均的算在一天三頓飯上面,其實一日3次是指將一天的24小時平均分成三部分,每8小時服用一次藥。

2、躺著吃藥

躺著吃藥容易讓藥物粘附在食道壁上,可能會刺激食堂,引起炎症或損傷食道,還會失去藥性。所以,吃藥最好是站著或坐著服用。

3、藥片碾碎或用水溶解

很多人都覺得把藥片碾碎或用水溶解更利於人體吸收,藥效更佳。其實,這種做法反而會影響藥性,還會加大藥物的不良反應。

先吃飯還是先吃藥?分不清時就看這篇文章

4、用飲料搭配藥物

有時候情急的時候,沒有水就用藥物來吞噬藥物,但牛奶、果汁、茶水等各種飲料會和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影響藥性之外,還會產生副作用,影響健康。一般來說,最好用白開水。

三種特殊情況需注意:

以淡鹽水搭配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中成藥;

以熱薑湯搭配藿香正氣片、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

以熱米粥搭配調理脾胃的中成藥。

5、同時服用多種藥物

多種藥物一起服用會相互影響,還會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比如:抗結核藥物會影響避孕藥的功效;甘草片等止咳藥會影響心臟病藥的功效。

6、吃藥時候喝太多水

一般來說,服用固體藥物一小杯溫水即可,止咳糖漿等藥品建議5分鐘之後再喝水。大量喝水會稀釋胃酸,不利於對藥物的溶解和吸收。

喜歡孟大夫的科普文章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頭條號。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