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最近火爆,你还不知道?

最近看直播,总会看到一些奇怪的弹幕。“说到第一人,我就想起西天取经第一人唐三藏”“说到吃,就不得不提吃货猪八戒”。这些奇怪的弹幕内容全部都围绕着西游记。那这种弹幕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经过多天考察,才明白这是一个新出来的学科--六学

六学最近火爆,你还不知道?

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近几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这主要得益于某站、某乎等一批先锋六学家的不懈努力。六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六老师(本名章金莱,又叫六小龄童,六学界也称其为章承恩、六承恩等),研究材料是六老师发表的一切言论、六老师的行为、六老师的作品以及他人对六老师的评价。

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复读。按照六学的观点来看,人的本质是复读机,而六老师作为人类复读事业的集大成者更是把复读这项人类的本能发挥到极致,多次在公众场合进行跨度为数年的复读。而六学自然也以复读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其表现形式是把六老师复读过的话语进行摘录并且集中展示在视频或者系列图片中,让人直观感受到六学的魅力,产生震撼效果。

六学最近火爆,你还不知道?

但值得注意的是,六学研究中的复读除了单纯的重复以外,还包含一种改编。从语言学上来说这很好理解:语言系统的各个成分是有限的,包含有限的词语和特定的句法结构,但言语却是无限的,人们可以在特定语言系统中创造出无限的句子。也就是说,六学研究者对固定的六学研究材料进行了复写,创作出了新的句子,从这个角度上看六学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请看以下两个句子: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有了文化不去弘扬是可悲的;有了优秀文化,国人自己还在践踏是可耻的。——六小龄童

一个艺术家没有自己的手游代言是可怕的,有了代言你们不去玩是可悲的,你们去玩了还不充钱那就是可耻了。——节选自某站评论

通过这种复写,六学完成了学科进步的最关键一个环节,那就是自我发展,从原本单一的语段文本中发展出新的具有生命力的语段,并且不断进行着自我完善,与时俱进。

六学最近火爆,你还不知道?

从性质上上说,六学是一门关注事实本身的学科。它只针对六老师真实发表过的言论进行总结和概括,不添加任何非一手的材料,更不会关注那些虚妄的流言蜚语。

六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六学始终带着批判的观点看待一切问题,用辨证的分析方法剖析所有材料,始终保持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此它根本不存在定论,一切都是在否定中否定,批判中批判,不断向前发展的。

从学科划分角度上来说,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覆盖领域包括语言学、哲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动物行为学等等,是一门相当前沿的综合性学科,并且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值得研究者们去不断探索。我们必须谦虚地说,目前六学研究的成果还只是一颗大树上结出的一颗青涩的果子,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果子不断成熟。

六学研究的泰斗人物有不少,其中包括我非常尊敬的,活跃在某乎的六学家NE恶灵、如是观,活跃在某站的六学家“敢问片在何方”“通天大圣孙悟空”等,他们都对六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贡献。而对我个人来说NE恶灵老师是我六学研究的引路人,他的回答让我确立了六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术素养,在此也向他致敬。

六学最近火爆,你还不知道?

最后还可以顺带提一下六学入门方法,关于这一点我一直认为我们应该多阅读经典名家的权威著作,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这些是最好的入门教材。我建议某站上那两位六学大师发表的系列视频就应该先大致看一遍下来,对六学研究总体上有一个把握。然后可以在某乎上关注NE恶灵老师,将他的回答细细品读必然有所收获。到此你对六学已经初窥门径,接下来你可以在知乎上关注其他六学研究者,在某站上也可以把目光投射到评论区的一些精彩评论,甚至还可以到虎扑、微博等其它六学研究阵地寻找更多素材。此时你的六学研究已经小有心得,可以开始自己写一些评论、短回答,甚至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复写。但一定要注意的原则是: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一切复写都要建立在事实材料上,并且有根有据,扎实做研究才能出成果,要知道六学研究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有收获的,我们只能:

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祝各位在六学研究一途上有所斩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