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現在為什麼幾乎不自己演電影了?

茄子影視經典


其實從二十一年前開始,周星馳就不太演電影了。

1994-2018,喜劇演員周星馳,一直在向電影人周星馳轉化。

喜劇演員角色日益變淺,電影人角色日益變深。

《長江七號》之後,只是他變到了那裡而已。

我姑且把周星馳的電影生涯切割一下:

1990-92,超高產期。

1993-2000,逐漸自主期。

2000-2018,電影人周星馳期。

周星馳絕大多數作品,集中在1990-1992——質量不算頂尖,但數量嚇死人。

1990年,周星馳在十部電影裡出鏡。但多是無厘頭喜劇,包括《賭聖》。

因為賭字系列的成功,1991年2月,《賭俠》在臺灣上映。又半年後,《賭俠2》上映。依然是周星馳主演。這就是香港電影的作風:一個熱點,一個演員,榨乾為止。

《賭俠》最後收了票房港幣40342758,香港年度第二;《賭俠2》收了31868627,香港年度第五。《新精武門1991》年度票房第十一。此外,周星馳的《整人專家》票房31363730,年度第六。而1991年的年度票房狀元……還是周星馳。就是《逃學威龍》。

19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摩登武聖》是《精武門1991》的續篇海報上週星馳得償夙願,穿上了李小龍式的緊身黃衣。票房港幣22946994,年度第十。《逃學威龍2》票房年度第八。《家有喜事》則是大喜劇片:黃百鳴、周星馳、張國榮、張曼玉、吳君如、毛舜筠們主演,當春票房港幣48992188,香港記錄。

然後還有兩部《鹿鼎記》,和《武狀元蘇乞兒》。

1990-1992,周星馳在25部電影裡擔任主要角色。三年,25部。

翻來覆去的賭字系列。翻來覆去的精武門系列。翻來覆去的逃學威龍。翻來覆去的鹿鼎記。

周星馳那時,就是個被迫到處趕場的可憐人。

1993年周星馳終於有了自主權。於是有了《唐伯虎點秋香》,是到那時為止,周星馳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也是他第一部自己做主的電影——雖然對外說導演是李力持,但其實從現場到剪片,都是周星馳自己。

1994年四部。包括《大話西遊1》,包括《國產007》,包括《九品芝麻官》。

1995年三部。包括《大話西遊2》。

1996年二部,都是周星馳導演:《大內密探00發》,《食神》。

1997年二部,1998年二部,1999年其實只有《喜劇之王》——《千王之王》是賣個人情。

發現沒有?1993-1999,是周星馳表演作品質量最高的時候——也是他最能自主的時候。

《大話西遊》、《食神》、《喜劇之王》的誇張搞笑度,其實已經下去了。是更深沉的電影作品了。

2001年《少林足球》。2004年《功夫》。2008年《長江七號》。都是自己導演+主演。

這是周星馳自己年少時還願的作品了:向李小龍致敬,漫畫化,耍功夫,還有UFO主題。

這三部裡,他作為演員的戲份其實在變少。無厘頭搞笑在減少。電影完成度不斷提升。

直到進入2010年代,他開始繼續玩自己的西遊,玩自己的科幻主題。不出來演戲了。

1990-92的周星馳作品,是典型的香港電影產品:跟風,製作相對粗,靠噱頭玩樂過去。

周星馳卻是一向嚴謹,甚至苛刻。所以他並不太習慣王晶那種玩法,當時跟他合作了之後感情還很好的,反而是陳嘉上吧?

差不多一年前,我在深圳見過一次楊能老師——嗯,就是《美人魚》裡的館長——他跟我說過,周星馳演一部電影,非常耗心力。周星馳在片場,是那種會不停跟其他演員聊天,問他們“某某場景時你會怎麼樣哦”,然後自己琢磨的人。以前的許多梗,是他和吳孟達一起聊聊聊出來的。吳孟達私下裡比較大大咧咧,周星馳卻很沉默。

而且他又是控制狂,《唐伯虎點秋香》時,白天演,晚上琢磨劇本,琢磨剪片。不說嘔心瀝血吧,但許多業內人士都說過的,周星馳在片場就是很嚇人。

我很懷疑他後來不樂意演無厘頭喜劇,也是因為1990-92已經演吐了,演噁心了。

骨子裡,周星馳拍的電影並不是喜劇片,而是一個用男孩子視角打量成人世界的作品——所有以他為主的作品,基本都是這個格調。

但《長江七號》後,他已經年紀到了,無法再扮一個男孩子了(那部的兒童視角來自徐嬌);以及,他對電影的控制力,也要求他更多做一個幕後大權獨攬者,而不是親自出鏡。

楊能老師跟我說,《美人魚》開頭那個館長出水的鏡頭,周星馳讓他拍了四十多遍,只為了追求睜眼那一下動作的真實性。

而周星馳對自己,只會更苛刻。許多時候一個鏡頭明明演得很好,發一下愣,“再來一遍”。

我覺得,他能從演員這個漩渦裡抽身而出,做一個電影人,對他的身心健康而言,是好事。

如果還喜歡看周星馳的表演,那就回頭從他1990的作品一路看到1992,你會覺得頭暈目眩,然後也會明白,作為當事人的他自己,一定也早就演吐了。

所以珍惜他現有的作品,理解他的野心吧——他是個偉大的演員(不止是喜劇演員),但他作為電影人,還有更大的野心呢。

星爺老了!






柯南說電影


周星馳作為香港電影的喜劇之王,80後童年最受歡迎的喜劇明星,在兩岸三地影迷心中擁有極高的地位,其中他給觀眾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之餘,更把華語電影特效水準提升到了新高度。就作為演員來說,周星馳無疑是成功的,他通過個人的豐富表演,淋漓盡致的詮釋了香港電影的無厘頭文化。

而就演員成長軌跡來說,從80年代進入TVB開始至今,周星馳便逐漸成就他的喜劇之路,不論是90年代的“雙週一成”鼎盛時期,還是影響一代人的《大話西遊》,甚至憑自傳電影登頂的《喜劇之王》,這些輝煌的成就都見證了周星馳的不平凡。

其中2001年憑藉《少林足球》周星馳在香港金像獎大獲全勝,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獎項。

無論是《少林足球》還是《功夫》周星馳都是導演和主演一人包攬,臺前幕後都是他來負責。不過隨著《功夫》之後,周星馳或許意識到了自己的年紀和所能達到的演員極限。周星馳更願意當一個光影魔術師,並把電影打造成自己造夢的工具,以此展現自己的理念,《長江七號》和《美人魚》都傳達了星爺對這個世界的愛。



此後周星馳專注於幕後,主力營造電影特效和培養和挖掘年輕演員的喜劇潛力,期間張雨綺、黃聖依、徐嬌、林子聰和林允等演員皆因周星馳電影而受益。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武俠小王子李言


其實從二十一年前開始,周星馳就不太演電影了。

1994-2018,喜劇演員周星馳,一直在向電影人周星馳轉化。

喜劇演員角色日益變淺,電影人角色日益變深。

《長江七號》之後,只是他變到了那裡而已。

我姑且把周星馳的電影生涯切割一下:

1990-92,超高產期。

1993-2000,逐漸自主期。

2000-2018,電影人周星馳期。

周星馳絕大多數作品,集中在1990-1992——質量不算頂尖,但數量嚇死人。

1990年,周星馳在十部電影裡出鏡。但多是無厘頭喜劇,包括《賭聖》。

因為賭字系列的成功,1991年2月,《賭俠》在臺灣上映。又半年後,《賭俠2》上映。依然是周星馳主演。這就是香港電影的作風:一個熱點,一個演員,榨乾為止。

《賭俠》最後收了票房港幣40342758,香港年度第二;《賭俠2》收了31868627,香港年度第五。《新精武門1991》年度票房第十一。此外,周星馳的《整人專家》票房31363730,年度第六。而1991年的年度票房狀元……還是周星馳。就是《逃學威龍》。

1992年,被稱為“周星馳”年。《摩登武聖》是《精武門1991》的續篇海報上週星馳得償夙願,穿上了李小龍式的緊身黃衣。票房港幣22946994,年度第十。《逃學威龍2》票房年度第八。《家有喜事》則是大喜劇片:黃百鳴、周星馳、張國榮、張曼玉、吳君如、毛舜筠們主演,當春票房港幣48992188,香港記錄。

然後還有兩部《鹿鼎記》,和《武狀元蘇乞兒》。

1990-1992,周星馳在25部電影裡擔任主要角色。三年,25部。

翻來覆去的賭字系列。翻來覆去的精武門系列。翻來覆去的逃學威龍。翻來覆去的鹿鼎記。

周星馳那時,就是個被迫到處趕場的可憐人。

1993年周星馳終於有了自主權。於是有了《唐伯虎點秋香》,是到那時為止,周星馳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也是他第一部自己做主的電影——雖然對外說導演是李力持,但其實從現場到剪片,都是周星馳自己。

1994年四部。包括《大話西遊1》,包括《國產007》,包括《九品芝麻官》。

1995年三部。包括《大話西遊2》。

1996年二部,都是周星馳導演:《大內密探00發》,《食神》。

1997年二部,1998年二部,1999年其實只有《喜劇之王》——《千王之王》是賣個人情。

發現沒有?1993-1999,是周星馳表演作品質量最高的時候——也是他最能自主的時候。

《大話西遊》、《食神》、《喜劇之王》的誇張搞笑度,其實已經下去了。是更深沉的電影作品了。

2001年《少林足球》。2004年《功夫》。2008年《長江七號》。都是自己導演+主演。

這是周星馳自己年少時還願的作品了:向李小龍致敬,漫畫化,耍功夫,還有UFO主題。

這三部裡,他作為演員的戲份其實在變少。無厘頭搞笑在減少。電影完成度不斷提升。

直到進入2010年代,他開始繼續玩自己的西遊,玩自己的科幻主題。不出來演戲了。

1990-92的周星馳作品,是典型的香港電影產品:跟風,製作相對粗,靠噱頭玩樂過去。

周星馳卻是一向嚴謹,甚至苛刻。所以他並不太習慣王晶那種玩法,當時跟他合作了之後感情還很好的,反而是陳嘉上吧?

差不多一年前,我在深圳見過一次楊能老師——嗯,就是《美人魚》裡的館長——他跟我說過,周星馳演一部電影,非常耗心力。周星馳在片場,是那種會不停跟其他演員聊天,問他們“某某場景時你會怎麼樣哦”,然後自己琢磨的人。以前的許多梗,是他和吳孟達一起聊聊聊出來的。吳孟達私下裡比較大大咧咧,周星馳卻很沉默。

而且他又是控制狂,《唐伯虎點秋香》時,白天演,晚上琢磨劇本,琢磨剪片。不說嘔心瀝血吧,但許多業內人士都說過的,周星馳在片場就是很嚇人。

我很懷疑他後來不樂意演無厘頭喜劇,也是因為1990-92已經演吐了,演噁心了。

骨子裡,周星馳拍的電影並不是喜劇片,而是一個用男孩子視角打量成人世界的作品——所有以他為主的作品,基本都是這個格調。

但《長江七號》後,他已經年紀到了,無法再扮一個男孩子了(那部的兒童視角來自徐嬌);以及,他對電影的控制力,也要求他更多做一個幕後大權獨攬者,而不是親自出鏡。

楊能老師跟我說,《美人魚》開頭那個館長出水的鏡頭,周星馳讓他拍了四十多遍,只為了追求睜眼那一下動作的真實性。

而周星馳對自己,只會更苛刻。許多時候一個鏡頭明明演得很好,發一下愣,“再來一遍”。

我覺得,他能從演員這個漩渦裡抽身而出,做一個電影人,對他的身心健康而言,是好事。

如果還喜歡看周星馳的表演,那就回頭從他1990的作品一路看到1992,你會覺得頭暈目眩,然後也會明白,作為當事人的他自己,一定也早就演吐了。

所以珍惜他現有的作品,理解他的野心吧——他是個偉大的演員(不止是喜劇演員),但他作為電影人,還有更大的野心呢。

或許也是星爺年紀大了,沒有適合他的角色,也沒有這個精力了,把機會讓給新人,但他的電影的精神風格一直都在。






南方的解憂雜貨鋪


首先,周星馳已經56歲啦,歲月如梭青春不在,這也是每個人的歸途,有工作人員“爆料”,在星爺管理範圍之內,他是一位針掉地上都要管的人,也就是說在工作中很小的事情,他都會親自過問一下,人可以不服輸但不能不服老,很多事情,他也是有心而力不足啦,人生就是有很多無奈和不甘。

周星馳是一位很有個性的喜劇演員,他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喜劇導演(天馬行空 奇才也),他更是一位很有想法和追求完美的電影人。

所以他對劇本題材的要求很嚴格,對演員的要求很苛刻“無理”,其實有的演員已經做的很好了,但是對他而言還是不夠好,還要拍N遍之後,他又說還是剛才的好,有的演員在娛樂圈已經是大腕了,可到他這裡感覺自己很不專業一樣,好像自己的演技被否認了一樣,所以難免都會有“情緒”,在跟他合作的人裡面,很多都說在也不和周星馳合作了,因為不懂周星馳而被別人誤解。

其實周星馳不善言辭,只有在說電影時才會滔滔不絕,他在工作中只講電影的質與精,而不講人的情與面。

要說周星馳現在幾乎不演電影了,這跟他所要求的電影質量有關,因為好多電影主角都要拍他的年輕時代(18-45歲),相對周星馳的年齡限制了他的戲路空間,最起碼周星馳的電影是這樣,所以在追求好的電影時,哪怕是自己,如果不合適這部電影,也會果斷的選擇不用。

還有就是周星馳也曾經說過,自己“老”啦,把機會留給年輕演員吧,自己幾年拍一部電影就行啦,要不我怕大家把我給“忘”了,周星馳不拍電影,跟他個人的想法與心態也有關。

也有人曾經問過周星馳,是不是不演電影了,他說有適合自己的也會演的。

所以說,周星馳是才未盡技未失,只是不想太累了。

因為周星馳的電影,基本是他自己執導又是編劇,還要每個動作的手把手教演員,自己重複演習講解給演員,是不是聽著就有點累。







麻雀張Zmq


不請自來,還望見諒。

首先表示對周星馳先生的尊敬。

周星馳早期參演的作品大部分是年輕帥氣的角色,但是並未成年。後來可能經過某位大師的指點,進入搞笑喜劇電影行列,這也就成就了現在的周星馳,並且也開創了無釐頭喜劇電影這個素材。但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再發展,無厘頭喜劇電影已經如港片一般,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就像周星馳後期作品《長江七號》、《功夫足球》一般,反響並不強烈,而且影評還呈現一邊倒的趨勢。另一個原因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追求也是不通的,你不可能讓現在的成龍再去拍一遍他20歲時的作品,他也是拍不出來的,但是,找一個和他自己20歲很像的一個年輕演員就不是太慢,這也是為什麼周星馳為什麼不自己參演影片的原因了吧。

可能當年吳宗憲拒絕演唱周杰倫的《雙節棍》也是這麼一回事。

純手打,望支持




隔壁偶的王



從他的行動軌跡看來,更多的是想培養新人,把機會讓給新人們,所以退居幕後。可惜他培養的新人大多演技不行,有負所望。

再針對說他江郎才盡的言論:我覺得,近些年來他的電影的劇本還是不錯的,只是演員不行。周星馳他自己就是天花板,就是周氏喜劇的靈魂。別人主演他的電影,真的不合適,只有尷尬。

而且現在他的電影裡,他的喜劇倒是變成了一道配菜。

星爺老了

那我再說一個更實際、更現實的原因吧

周星馳想轉型,但觀眾不接受;或者說,他遇到了瓶頸。

大家都知道,1992年《武狀元蘇乞兒》開始,周星馳就已經開始插手導演的職務了;1993年《唐伯虎點秋香》裡,被人叫做“太上導演”;1994年《國產凌凌漆》開始跟李力持聯合導演(開個玩笑,周星馳是個好演員不是好導演;再開個玩笑,周星馳只是掛名導演,其他導演才是獻出主力的);2001年《少林足球》是獨立導演………

從這條時間線開始就可以看出,他所要表達的東西已不是單純的屎尿屁了吧?這之前的:從《賭聖》爆紅開始,《賭俠》、《無敵幸運星》、《江湖最後一個大佬》、《整蠱專家》、《龍的傳人》、《新精武門》、《逃學威龍》、《賭俠之上海灘賭聖》、《情聖》、《漫畫威龍》、《家有喜事》、《逃學威龍2》、《審死官》、《鹿鼎記》、《鹿鼎記2神龍教》、《武狀元蘇乞兒》為止,他算是單純以一個演員的身份拍電影(當然,有些電影會跟導演編輯協商,但不是主流),主題是什麼算別人決定。

用《國產凌凌漆》來當他導演生涯的分水嶺,我們比較一下,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的電影就可看出,風格、主題地明顯變化了。插一下嘴:好多人說周星馳近些年來的電影如《降魔篇》、《美人魚》這些,暗黑獵奇風。可他們竟不知道,從《國產凌凌漆》開始,周的電影就已經多多少少摻雜了這種元素進去(不信的去重溫一遍)。這也是為黑而黑了

說完這些,跳到《長江七號》看看,這一部電影算是他正式的轉型作了,喜劇在裡面已經正式成為一道配菜(好不好看先不論)。《長江七號》也是他要從喜劇裡完全過渡出來的產物。

《長江七號》雖然票房大賣,但人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可不太好(他自己對這些言論應該多多少少有所聽聞),甚至評為“爛片”,喊出“功夫之後再無周星馳”的話來。

畢竟,現在的人還想再看周星馳的喜劇電影(主打搞笑的類型)。關於他的電影裡要表達的其他用意,大多數人可不關心。

周星馳或許在擔心,擔心如果親自出演,達不到觀眾心中的預期(當導演的話這種顧慮就比較小了)。這是他演員生涯裡遇到的最大的瓶頸了。

反駁一下說他圈錢的論調:如果他真的想圈錢,就不用像我說的那樣,把機會讓給新人,也不用考慮主不主演的問題;只要他願意,他完全可以出演一部成本低的片,憑影迷的情懷,來好好撈一筆大錢,不像現在幾年一部的,錢來的慢。

可是他不願意啊,他有這些他需要考慮的,所以只能當導演來嘗試,嘗試有沒有新的突破了。

再加一個個人觀點:如果星爺再能導演一部突破自我的電影,或許他就會再出演了(但我更希望他開心就行了,用心拍一部自己滿意的電影,不必理會黑子們的嘲笑和毒罵)。

希望《美人魚2》他有大突破吧。不過像上面也說過,星爺老了,我們也不要強人所難。

結語:

最後,多謝星爺。我現在的幽默,很大一部分得益於星爺的電影啊。

他的電影到現在也毫不過時啊。


日日二條


其實,做演員也好,做導演也好,做公司也好,都是周星馳自己個人內心的想法。我們外人沒辦法去揣測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這就像普通人有人今天在做這個事做的非常好也很能賺錢,但明天突然不做這個了改成做那個不怎麼好做也不怎麼賺錢的事,誰能猜到你為什麼會這樣呢?

每個人在每個不同的年齡段都會有不同的目標或想法,這是很正常的。周星馳在演員領域已經成為一座標杆的存在,也許現在的他已經不再滿足於當一個演員,更願意做一個優秀的導演,也許他認為還沒有遇到值得他再次出鏡當演員的角色或劇本,這些誰知道呢?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所以。我們作為觀眾,只需要理解就好了。


漫遊四方心賞世界


周星馳、

之前的電影都很無厘頭、很搞笑、應該是喜劇的鼻祖也不為過

但自從《長江七號》之後就沒有出演過其它電影了、更多的是監製或者導演的身份出現在幕後、拍攝了《美人魚》、和《西遊降魔》、都算是票房黑馬了、聽說,《美人魚2》也定檔了、

和周星馳接觸過的人、都說他本人對待電影很認真、對電影有獨到的見解、那個人物動作性格、都是他親自示範、但是他的話不多、閒下來就一個人在發呆、

曾有人邀請他出演電影、但是被回絕了、應該是考慮年齡大了、身體也難免有傷痛、周星馳本人也說過、他自己感覺很累、身體吃不消、演員職業本身也挺累的、就不想在熒幕前了、

周星馳現在最重要的是把電影做好、就算是之後不會在電影了出現、在幕後、他也把自己想呈現給觀眾的樣子、和自己的風格表現出來、

我是這個想的、每個人看法不同吧





奶豆兒影視


周星馳無論作為演員還是導演都是非常成功的,他在上個世紀90年代拍了不少喜劇電影,即使放在現在還是非常有意思的。

在2000以後周星馳就很少演電影了,《長江七號》《西魔》後出人意料的沒有再演任何角色。主要重心轉移到幕後。

其實周星馳對自己的電影非常挑剔,他的思維也是非常難以理解和常人不同,所以他一個鏡頭才會拍很多遍。有的時候在片場既要掌控全局,又要打磨劇本的每一個動作和細節,有時候還要親自示範。如果再去演一些角色,豈不是太累了!

還有就是年紀大了,精力身體方面也跟不上!






耗子觀劇


他有自己的想法吧!也不能說不演了畢竟在電影圈打拼了那麼長時間,雖然最近自己導演的幾部電影都沒有本色出演,但是在星爺喜劇天才光環的縈繞下,票房也是有目共睹的。印象中星爺在很多經典喜劇中都是主角,好像沒見或他在某部電影中客串或演配角,演員主角看起來很耀眼但不是誰都能演的尤其是喜劇演員,為了討好觀眾逗人開心拍攝出更好的想要的喜劇效果因為要求嚴苛好多跟星爺合作的演員都發生過不愉快,可見星爺也是壓力山大啊,現在星爺年紀大了,經常合作伙伴像吳孟達等也老了。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年輕的演員不斷湧現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喜劇,並且很有創意。電影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只有推陳出新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