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傳統節日。

“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謂之“重陽”,兩陽相重為吉祥之日。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

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

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除了求長壽,重陽節還延伸了許多的大型宴飲活動。

《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

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古時重陽節的基礎。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延伸到現在,重陽節還提倡敬老!1988年我國就將農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九九重陽敬老。

這一天,為家中長輩送上最衷心的祝福,回到家中與爸媽、爺爺奶奶又或者外公外婆吃一頓溫馨的飯。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重陽節是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的漢族傳統節日,活動多種多樣。

在重陽節前後,人們會選擇登高望遠

相傳這一風俗始於東漢,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古時“登高”有躲避災難之意,今天則成為人們豐富多彩的業餘生活之一。

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氣爽、山青雲淡的時節。

此時登高遠眺,使人心曠神怡,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傳聞明代皇帝,都會選擇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



閒時,人們也會外出賞菊。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

菊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千姿百態,非常逗人喜愛。

人們喜愛的不僅僅是她美麗的容顏,更值得稱讚的還是菊花剛強的氣質。

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鬥豔,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豔麗的色彩。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蕭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園裡還舉辦菊花會、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情景,吸引著眾多的遊客。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詩人與重陽節


每個詩人心中都有一個重陽節,或悲或喜,或濃或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又到一年重陽日,意氣風發的王維行走於車水馬龍的長安,心中唯思遠方的親友。

即使是這滿城風華的長安城,也載不動一顆遊子的落寞之心。

少時多慷慨,唯不忘相思。只好飲酒獨醉,思量過往。

那一年重陽的王維是落寞的!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每逢秋日,人們骨子裡的悲寂總會忍不住地流露出來。

但詩人白居易心中卻是歡脫的。

重陽佳節高朋滿座,觥籌交錯,觀那菊花叢中那一抹格外鮮亮的白色,正如白居易在席間,與眾青年朋友暢飲一般,歡脫自在的情景!


— end —

圖片來源 | 網絡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嶽林禪寺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九月九,重陽佳節——把酒東籬醉晚秋


敬請常念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