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变身份”应对“百般抵赖”!民警客串“和事老”,被拘“老赖”还欠账

拒绝执行法院判决,简称“拒执”。在司法实践中,因为“拒执”而被依法予以司法拘留的就是那些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以各种理由赖账的人,这样的人也被称为“老赖”

。在沈阳市第一拘留所,管教民警用春风化雨般的真情教育感化,促使很多“老赖”清还了欠款,维护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用“百变身份”应对“百般抵赖”!民警客串“和事老”,被拘“老赖”还欠账

资料配图

民警当矛盾调解员 “老赖”还钱找幸福

今年3月,徐某因未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被其前妻告上法庭,徐某的前妻胜诉,可徐某拒绝执行法院判决。

“老赖”徐某被送到沈阳市第一拘留所执行司法拘留。管教民警找徐某谈话,语重心长跟他唠起了儿子,孩子啥时候加辅食,啥时候第一声喊爸……这动情的话题,让徐某抹起了眼泪:“管教,我想孩子都想成啥样了,可是一眼都不让我看啊,凭啥给她钱!”

原来,徐某婚姻存续期间有外遇,前妻说怕他带坏孩子,不让徐某跟孩子有任何接触。徐某却说前妻毛病一大堆,孩子跟她也好不了。这俩人针尖对麦芒,孩子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为了无辜的孩子,管教民警劝和这俩人,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挨了无数的挤兑,遭了数不清的白眼。徐某的前妻初期不接电话,慢慢转变为可以和法官一起坐在拘留所的矛盾化解室,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管教民警数落徐某的“罪状”……徐某和前妻的关系虽然不可调和,但是,在管教民警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为了孩子,他们愿意一人退一步,在解决问题方面,一人进一步。这起“老赖”事件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发展出了可喜的结果:徐某支付抚养费,并被提前解除司法拘留,前妻也同意在孩子想念爸爸的时候,徐某可以接孩子游玩、购物……矛盾化解了,徐某、前妻和孩子也开始逐渐走向幸福。

民警当普法老师 “老赖”还钱救活企业

今年5月,某企业法定代表人曲某因贸易纠纷拖欠货款200万元,拒绝执行法院还款判决,被送到沈阳市第一拘留所执行司法拘留。曲某在拘留所表现良好,就是一说到还钱,好像换了个人,油盐不进。

管教民警与法院沟通了解到,曲某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就是百般抵赖。按照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流程,首先由管教民警跟曲某唠起了家常:问问家庭,问问孩子,问问老人,再问问生意好不好做。一来二去,曲某跟管教熟悉起来,主动讲起自己欠钱的经过。这笔欠款是曲某一桩生意的货款,本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很简单的事情,却因为其他的债权债务几番转让,增添了很多麻烦,让这笔货款迟迟没能付出,公司又赶上经营不善,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局面。曲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200万元对于公司的经营至关重要,用于周转比用于还钱产生的利益大得多。至于还钱,能拖就拖,甚至觉得自己只要能挺过15天司法拘留,这钱就不用再还了。了解到曲某重视公司利益,管教民警决定“对症下药”。

管教民警将相关法律法规全部搬到曲某面前:从法理、立法初衷,讲到《民法》《民诉法》具体条款,一字一句地跟曲某分析他的实际情况和法律的适用;“老赖”的相关限制处罚,“老赖”的账户、资产封冻的程序一项一项说明,分析后果……曲某认识到,自己不还钱,所有的经营活动就都将无法顺利进行,到时候公司就不只是经营不善,甚至可能面临破产倒闭。而自己则每年都将面临两次司法拘留,甚至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刑事犯罪。用曲某的话说,管教民警让自己一下子清醒了,改变了拖欠的想法。但是,曲某依然有实际困难,如果手头的全部资金都用于偿还债务,别说公司,就连家人生计都难以维系。管教民警主动联系执行法院,通过法院,就曲某的实际困难,跟原告协商还款事宜。最后,双方达成还款50万元,抵押两处房产,余额分期偿还的解决办法。

在沈阳市第一拘留所的社会矛盾化解室,曲某在法官的见证下,现场偿还原告50万元现金,并被提前解除司法拘留。当场,债权方公司代表紧紧握住管教民警的手不松开,他们说,自己做的是小买卖,面对这么大笔的货款拖欠,全家砸锅卖铁支撑公司,甚至已经心灰意冷,是人民警察让自己和全家得以绝处逢生。

民警当心理咨询师 “老赖”还钱获得新生

今年8月,某创投大厦法定代表人李某因拒绝执行法院判决被送到沈阳市第一拘留所执行司法拘留。该人与为自己大厦装修的装修公司有纠纷,认为施工方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装修,并且已完成的装修存在质量问题,因此拒绝向装修单位支付装修费用60万元。

送入拘留所时,李某情绪激愤,认为自己有理,法院让自己受了“冤屈”。管教民警通过观察李某两天的生活,发现李某情绪焦躁,不只是对民警言辞激烈,和同监室人员相处也不融洽。于是拘留所安排李某参加心理干预活动。入所第三天,李某在咨询室进行了房树人绘画投射测试,绘画帮助李某更深入地认识了自己;入所第四天,李某坐在电脑前,手指、耳垂戴着感应器,跟着音乐,学习用调整呼吸节奏的方法进行放松;入所第五天,李某在沙盘室,用沙和沙具搭建自己心中的不满和委屈……通过几天的咨询活动和政策教育相结合,李某心情明显平复,主动找管教民警谈话,聊欠款清偿的问题。李某表示,管教民警跟自己说的问题自己认真想了,装修公司给自己干了活,自己理应给钱,至于那些装修不满意的地方,自己也可以走法律程序帮自己维权。因为别人的工作失误,让自己背上“老赖”的名声,让孩子上学就业、出国旅游、征信记录、生意信誉都受影响,这样得不偿失。于是李某积极联系家人,清还全部欠款。

出所的时候,李某表示,虽然被送进拘留所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自己会记住这些天,是拘留所民警让自己改变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想法,从拘留所走出来的这一天,自己在思想上获得了新生。

今年以来,沈阳市第一拘留所累计化解各类社会矛盾60余起,被拘“老赖”清还欠款1500余万元。他们用成绩斐然的矛盾化解工作,树立了法律权威,提升了执法机关公信力,切切实实地给予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