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具有古典气质的北方名山

白石山位居中国名山太行山北方之首,山主脊线长7000 余米,奇峰林立,绝壁横陈,险壑纵布,尤其是峰林地貌带,高差大,密度大,拥有我国惟一的经历十余亿年演变的大理岩峰林景观,成就了自己独特的古典气质。行走白石山一圈,便可以看到满山都流露出的浓浓的古典气息,这些古典气息让白石山拥有了深厚而难以磨灭的古典气质。

白石山,具有古典气质的北方名山

自白石山入东门第一站,我便看到了白石山古典气质第一站——白石山“爱情神树”。一直听闻爱情文化是白石山文化的精髓,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一座山的底蕴往往都藏在它的文化之中。白石山在这里傲立了亿万年,而人类只不过成长了万年,人类真正的拥有爱情也就几千年,白石山作为一个慈祥的观望者看着这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来的爱情故事。入山第一件事是去这“爱情神树”祈福参拜已经成为了来白石山约定俗成的事情,人们将自己对感情的心愿写在红布条上,将红布条悬挂于象征爱情守护神的白石山“爱情神树”之上,便安心的携手上山,享受美景也憧憬生活。我看着来往祈福的人,都泛着笑意,是啊,爱情是多美好的事呀,难得来一次这爱情圣山,又难得能遇到一棵爱情神树,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将心绪寄给它,将山的爱情力量印在心里,享受白石山古典的爱情文化。

白石山,具有古典气质的北方名山

文化毕竟只能与内心相连,真正能让我对白石山古典气质产生共鸣的还是白石的古老的景观。这以山峰为主要景观的白石山,山峰之景必然是极美的。山上之后沿途走沿途看,每一座山峰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太公钓鱼”与神话有联系,让人向往,“八戒娶亲”是我们都熟知的故事情节,看起来十分亲切,“双雄守山”是著名的保家卫国的杨家将的故事,也能让人驻足怀念,“三圣朝佛”神秘而又神圣,让人望而生畏。这山峰美景能给人带来的并不一定只是视觉感官上的冲击,更多的还是厚重的历史感。这白石山的山峰都是距今11亿年前形成的白云岩曾经受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

白石山,具有古典气质的北方名山

到距今约1.4亿年的花岗岩的侵入,使白云岩变质,愈靠近花岗岩,变质作用愈强,褪色形成了白色白云质大理岩,形成放射状硅灰石,最后才造就的白石山峰林地貌。眼前的山峰不仅仅是故事中的那样有趣,更是上亿年来剧烈的地质变迁与风雨磨砺而来的,站在远处看,形状都是岁月的痕迹,都是历史的积淀,都是白石山古典气质的组成部分。

白石山,具有古典气质的北方名山

十分有幸能在白石山见到极为珍奇却又美的无与伦比的白石山第一景“白石晴云”。举目俯视,峰林之间生出缕缕烟云,袅袅上升,渐渐凝聚成团成片,接着迅速弥漫,或如万床棉絮、或如瀑布倾泻,将谷壑填平,巨岩似浮岛,奇峰若仙山。但见云雾波涌浪卷,时升时降,时进时退,聚如幔卷,散如蝶飞,伴随云雾聚散,奇峰忽隐忽现。一急一缓,体现沧海桑田;游客站在上行的绝壁栈道之旁,仔细地品味这云海的美景,这美景并不是为游人专门准备的,而是根据苛刻自然气候条件随机发生的,能见到这白石山晴云也是真的幸运女神的眷顾了。

白石山,具有古典气质的北方名山

在过去万年左右的时间里,气候变化的并不大,这就意味着这山间的云海美景已然存在了数不清的年头,一万年前的人见到的样子、一千年前的人见到的样子、现在我们见到的样子其实都是一样,时光在变、社会在变,这云海却巍然不动,依旧按着性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超脱凡尘的气概便是白石山古典气质的又一体现。坚持不懈的爱情文化,亿万年磨砺出的山峰景,随自己而变的白石云,白石山用自己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情怀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历史文化名山、自然景观名山应当具有而又超越普通的古典气质与文化内涵,寻历史感之旅。

白石山,具有古典气质的北方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