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文種是如何發現千里馬范蠡的?其中的玄機原來是在這

伯樂文種是如何發現千里馬范蠡的?其中的玄機原來是在這

范蠡的貴人為什麼不是計然呢?小編分析,范蠡雖然是計然的學生,但是計然自己都不肯“自顯於諸侯”,自然就不會幫助范蠡開具“就業推薦信”,因此,范蠡生命中的貴人絕對不會是計然,而是素不曾相識的文種。文種志向遠大,才能出眾,是一個真正具備戰略眼光的政治家,也是一個潛心思考如何強國富民的思想者,甚至可以說,文種是一個很厲害的政治人物,他擅長系統思考、整體佈局,是不可多得的治國良才。然而。楚王需要的不是政治家,而是溜鬚拍馬、同腐同樂的政客,因此,他被髮配到了一個邊陲小邑做了縣令。就算沒有在政治上施展才華,文種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靜下心來,以積極的心態、滿腔的熱忱投入到為地方民眾服務的工作中去。也正是由於他內心的這份鎮定,使得他和聞名宛邑的小瘋子“范蠡”有了遇合的機緣。

伯樂文種是如何發現千里馬范蠡的?其中的玄機原來是在這

但是大家都知道。真正有才的人是一定要考量再三再出山的,小瘋子“范蠡”也是如此。當看著這位大夫入宛邑主政,甚至還親自掛帥成立了“民間訪賢工作小組”,范蠡也開始重視起來,這是表面的政績形象工程還是真心實意的放賢行為呢?范蠡心裡也犯起了嘀咕。但是從這位大夫的做派來看,他對待“狂夫”、“賤民”、“瘋子”等都一視同仁,這就說明這個搞選賢運動的宛邑大人是玩真格的,范蠡因此也對這個選賢活動認真起來。他也偷偷的考察了文種,從他“大夫種入其縣,知有賢者,未睹所在”的話裡,他明白,文種在上任之後,清楚地瞭解和掌握了宛邑這地方有賢人隱居的情報。至於文種選賢的原因,范蠡也能明白一二:一方面,文種需要一個志趣相投、共同進步,可以無話不談的知音好友,以實現智慧的交流和昇華;另一方面。他需要發掘、團結和聚集民間的賢能智士,為改變這個國家和社會混亂無序的現狀而努力。偉大的事業,從來都不是靠單打獨鬥、逞個人英雄之能可以實現的,成功需要藉助外勢之力。

伯樂文種是如何發現千里馬范蠡的?其中的玄機原來是在這

范蠡那特立獨行的性格,不與俗共的狂放,早已狂名遠揚,傳到了文種的耳朵裡。具有敏銳眼光和政治直角的文種,斷定此人絕非等閒之輩,而且對他怪異的個性充滿了好奇。隨即就派人速去三戶調查瞭解范蠡,請他前來一敘。萬千人中,你知聞了我,我等待著你。這不是緣分是什麼?而對於范蠡來說。他也需要細細考察文種到底是不是明人。因此,派出去的邑吏很快回來像文種復話:沒有見到范蠡本人。即使是邑吏也規勸他不要再執著於范蠡,但文種依舊不肯放棄,小編想,正是因為文種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才讓伯樂發現了這匹千里馬,開始了千里馬的歷程吧。但是他具體是如何做的呢?且聽小編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