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隨筆丨音樂到底給我們什麼樣的回饋?

骏随笔丨音乐到底给我们什么样的回馈?

生活裡有優美的音樂聽,感覺日子特別美好。因為在文字裡提到菲蓓爾“爸媽成長訓練營”,收到了一些詢問,這其中,說的最多的是“只要為了孩子好,我願意參加。”

這話,其實對,也不對。因為孩子是孩子,家長是家長。

骏随笔丨音乐到底给我们什么样的回馈?

美樂堂的粉絲,大多數都是寶媽,“孩子”也理所當然的是我們掛在嘴邊最多的“話題”。

在我和寶媽們的交流中,我發現很多人對孩子的期許,是一種複雜的,既有擔憂又有野心的情感。

你比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努力做到最好”,這些都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口號。

但是,熟悉我的朋友們都知道,這些卻不是我所提倡的兒童教育理念。

望子成龍,是為人父母最普遍也最樸素的願望。

可我們有多少人想過,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後,怎樣才能讓他們獲得一個美好的人生?一個不僅僅是所謂成功而是更富有意義的人生?

馬老師要說,我們的很多期望,也許不應該只是緊盯著孩子未來成功的跑道,而更應該為他們準備一個“幸福的童年”,孩子們的童年不應該任由父母打扮。

菲蓓爾音樂教育一直強調,自然規律是不能違背的,讓孩子在關鍵年齡做關鍵事情。

古人說,道法自然。自然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教育孩子很重要,但教育的起點不是小學,不是幼兒園,更不是各種音樂、美術、舞蹈等等培訓班,而是家庭。

更具體地說,媽媽,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媽媽的言傳身教,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一生。

可以說,孩子是種子,媽媽是土壤。有什麼樣的土壤,就會培育出什麼樣的果實。

所以,我說,起點就是終點,成就孩子先要成就媽媽。“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快樂的孩子身邊必然有一個豁達的媽媽,而一個淡泊優雅的母親才能培養出自信果斷的孩子。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執著地栽培自己,讓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

這其實是2018年我開設“爸媽成長訓練營”的初衷和最重要的期許——讓更多的寶媽做一名美好的家長,把幸福、健康的思想通過日常生活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感受幸福,享受學習和生活。

有些寶媽經常會抱怨,有了寶寶後自己有多累多辛苦,還有“一孕傻三年”這樣的說法。

我想和各位媽媽們說,母親的工作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工作,是社會中最為崇高的工作,但如果你和社會脫節,卻不能讓孩子來背這個鍋。

聰明的女人,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這個世界要什麼,即使是當了媽媽,我們女人也要活出該有的風采。

除了洗衣做飯、精打細算的家務和“過日子”,讓自己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完美,更加有內涵,更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吟誦詩歌、聆聽音樂、結伴旅行、開讀書會,每個寶媽都應該努力去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

而我一直在說的“音樂”,在這個過程,必將會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說了太多音樂對孩子成長的好處,但音樂不會偏愛,成年人同樣會因為走近音樂而收穫頗豐。

聆聽音樂可以讓我們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擁有處變不驚的內心,遭遇人生的低谷也不會怨天人。

容顏易老,花易凋零,但我們親密接觸過的音樂卻和讀過的書、寫過的字一樣,逐漸積累在身體裡,變成財富。

而有趣的樂器知識、音樂故事、音樂史、音樂旅行……可以讓我們發現以前從未注意過的大千世界,竟然如此鮮活,走進音樂,另有一番萬水千山。

難怪有人說,音樂響起,再大的煩惱,也只是滄海一粟。

因為音樂,面對繁瑣的工作,你會有不一樣的心境;面對瑣碎的家務,你會有不一樣的情調;面對可愛的孩子,你會給他不一樣影響。

這就是這其實就是音樂給父母們最大的獎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