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跑者,中国马拉松发展的毒瘤

汉马马上就要报名了,到时候你帮我报一下啊!

领取参赛物品,那个地方有点远,你帮我领一下吧!

别的城市马拉松都有免费地铁坐,深马为啥没有啊?

去往比赛起点区,到底该怎么走呢?

巨婴跑者,中国马拉松发展的毒瘤

起晚了,到集结区只见人头,你们都让一让,我要到前面去!

那个马拉松补给真不错,我一路吃了不少,还拿了不少回家!

这个马拉松竟然把我关门了,什么烂比赛,为什么不能人性化一点,关门时间长一些?

赛事组委会也太抠门了,提供的能量胶怎么没有我喜欢的橙子口味的?

这次没跑好,我一定在自媒体上找个由头,把这个比赛骂残了!

……

外表看上去充满阳刚之气、青春靓丽,心理还停留在婴儿水平,极其自私,一切要以自己为中心,没错,说的就是“巨婴跑者”。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巨婴,马拉松也不是净土。在国内几百万马拉松跑者中,巨婴跑者占比并不高,可是在马拉松这样的大型群体活动中,他们全能自恋的心态和偏执分裂的性格,影响极坏。

按照一种通俗的说法,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马拉松才会蓬勃发展。这一标杆,表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马拉松才会开始井喷。大家也不难理解,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近几年马拉松才在国内火起来。

同理,作为马拉松跑者,也需要在心态和行为上,达到一定水准,才显得与比赛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共同提升。

巨婴跑者,中国马拉松发展的毒瘤

一次马拉松,是对一座城市管理的全方位考量。参加一次马拉松,是对一名跑者整体素养的检阅。巨婴跑者,显然不适宜出现在跑道上,不单是丢自己的脸,也影响了马拉松的正常秩序。

很多马拉松,从赛前就有相关的邮件、短信提醒,巨婴跑者从来不看,有任何问题,开口就问别人。

赛前领到的参赛手册,随手一扔,就等于抛弃了所有的规矩、礼仪,将自己赤裸裸地摆放在马拉松这个大舞台上。

自己就是规则,自己的需求就是马拉松应该做到的。作为一名巨婴,除了父母会无条件满足

其一系列需求外,还有谁会、谁能够满足你的许多不合情理、不守规矩的诉求呢?

一个优秀的马拉松,需要政府的重视和公共资源的提供,赛事组委会的精心打造,更需要所有跑者的积极配合。首先,就是所有参赛者都要合要求、守规矩。两三万名参赛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诉求,比赛还能搞吗?

巨婴跑者,中国马拉松发展的毒瘤

其实每一名参赛者都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反映到巨婴跑者身上,更加极端一些。这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而非人人为我、我也为我的病态自恋。

比如具体到马拉松比赛日的地铁上。有的城市会提早开,有的城市会免费乘坐,这些体现了城市的诚意,却非办马拉松的必要条件。大家可以建议,深马时深圳地铁提早开,这是一种需求。如果还非要免费,便属于一种巨婴心理了。

因为事情本该不是这样的,不能因为有的城市这样做了,就要求所有的马拉松必须如此。有免费地铁,让参赛者感受到便利,点个赞;没有免费的,自己买票,不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吗?

尤其是,当下这个自媒体时代,巨婴跑者赛后不分缘由的吐槽,极易被一些辨别能力不强的自媒体炒作,带偏了节奏,带坏了风气。正所谓好事传千里,坏事传万里!

深马半马关门后,很多跑者在那里“闹”,这样的“闹”,本来就是一种巨婴行径,不符合竞赛规程的。但有些自媒体给组委会扣个“完赛物资不够”的大帽子,赚足流量,对于赛事本身来说,杀伤力十足。

中国马拉松的健康发展,跑者素养是重要环节。马拉松也许不应该拒绝巨婴跑者,但期待着这些巨婴们,在身边其他跑友的影响下,一点一点地摒弃自己不合理诉求,真正成长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的马拉松跑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