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品類戰略”不行,是你的品類壓根沒有戰略!

不是“品類戰略”不行,是你的品類壓根沒有戰略!

有人說現在滿街單品爆款,結果一夜之間就被抄襲複製,門檻太低了,都是定位(品類戰略)惹的禍。言外之意,大酒樓、複合店門檻很高,不容易被抄襲。

品類戰略是企業的競爭戰略,而不是立竿見影的促銷戰術,所以品類戰略不是解決短期引流的問題,但是他能解決企業發展的四大核心問題:認知、效率、競爭、主義。

根本上解決的是在慘烈競爭時代,創立強勢品牌的問題。


一、認 知

當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讓消費者清晰地知道你是誰已經無比重要。沒有認知,無從選擇。

試想想在Shoppingmall,商業街近百家的餐飲品牌中,在打開各種點餐app,成百上千家餐飲品牌,消費者能夠一眼識別,一下想起,一心惦記你的品牌,這對品牌來說是最大的資產,而這一切首先來源於對品牌的清晰認知。

正如管理大師德魯克所言,企業經營的成果都在企業之外,這個成果就是品牌。而如果這個品牌不代表任何品類,品牌又如何被消費者識別和記憶呢?要知道消費者用品類來選擇,用品牌來表達。

品類是認知的入口,心智認知從搞清楚你是誰,你是什麼品類開始。

於是,我們就理解西貝不惜兩年數次更名,阿五美食變身黃河大鯉魚,巴奴火鍋從本色本味到巴奴毛肚火鍋,喜家德從手工水餃到蝦仁水餃。

這些優秀的企業家和先行者敢於押上重金All in在一個品類上,他們都是真正的戰略家,而不是期望換個門頭,打個招牌菜就立馬火爆,從此一勞永逸的機會主義者。

火鍋是中餐第一大品類,有著得天獨厚的品類優勢,但同時也是競爭最慘烈的品類,鄭州2016年就倒閉了3000家火鍋店,如何從這樣一個紅海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巴奴毛肚火鍋聚焦毛肚菌湯,率先打響品類戰略,也是率先對立龍頭大哥海底撈的“服務至上”建立“產品主義”的認知,成為鄭州市場火鍋的第一品牌。

這個認知越聚焦越有力,越精準越有力。所以才會出現臭鱖魚、肉夾饃、毛肚火鍋這樣的細分品類。但另一方面,如何選擇這個細分,如何聚焦是一個系統的科學,而不是拍腦門隨便想出的東西。

聚焦優(強)勢品類,才有優勢認知。

那些先知先覺者都領悟到對外不解決認知,就沒有未來,所以不惜一切代價在搶佔優勢認知。

在搶佔認知上需要遵循:有定位勝無定位,有傳播勝無傳播,強媒體勝弱媒體的競爭原則。

所以認知的關鍵點在於:

1.搶佔先機,開創或佔據強勢品類,調動消費者原有的心智共識;

2.如何調動企業內部資源,all in在品類戰略的落地執行上。


二、效 率

國與國、組織與組織、企業與企業之間比拼的就是效率,效率高的戰勝效率低的。

餐飲業更是一個靠效率獲勝的重運營行業。人效、坪效、時效、品效、能效,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日常運營中哪一個環節都粗放不得。

當外部認知不清晰時,內部的運營效率是很難提高的,所以解決清晰的認知,是建立品類戰略的第一步,也是所有經營行為的第一步。

我們經常看到一個餐飲老闆四處學習,到處請教(mo fang),今天跟巴奴學產品主義,明天跟海底撈學服務制勝,後天又去學局氣打造文化場景,可是自己的生意就是沒有起色,然後抱怨被別人帶進溝裡。

首先,任何優秀品牌的今天都不值得你借鑑和學習,因為他們成功的今天是由過去的戰略規劃進化而來的,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基因;

其次,如果你今天不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品類戰略,只知道從表象上生搬硬套,整個組織必將是一片茫然,於是再抓績效、搞內部培訓,事倍功半,越來越累。

而當品類清晰,顧客認知明確,心智共識被打開,外部找到發力點,內部就找到著力點,內部組織的運營效率就會得到極大提升。

圍繞著品類戰略的靶心,才知道如何調整企業的經營狀態,然後才能制定出科學的產品結構、有了科學的產品結構,才能優化供應鏈,才能保證穩定的出品,從而讓品類優勢在消費者心智中再次得到強化,整個企業進入正向循環。

人效、坪效、時效、品效、能效等一切效率才能大幅提升,效率提升,利潤提升。


三、競 爭

最高級別的競爭是不戰而勝,是勝而後求戰。

今天的競爭,不僅僅發生在市場,更發生在消費者心智認知中。

市場中的競爭,我們要重新思考品類的基因,品類的優劣勢,因為餐飲的競爭表象上看是品牌與品牌的競爭,本質上是品類與品類的競爭。

為什麼三十年來,凡是做火鍋這個品類的,很容易就把市場做開做大?

為什麼外婆家uncle吳,聲稱外婆家旗下任一品牌開店不超過100家?

這些與運營能力無關,與品類的競爭優勢相關。

為什麼巴奴改了一個巴奴毛肚火鍋,就能讓海底撈這個火鍋龍頭警惕,甚至從全國學海底撈,到海底撈學習巴奴?

為什麼喜家德聚焦蝦仁水餃,就會讓所有的餃子同行感受到壓力?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運用品類殺手鐧,這是品類戰略最有殺傷力的核心。

企業之間的競爭,品牌之間的競爭只是表象,品類之間的競爭才是實質。品類戰略就是競爭戰略。

跟風者最大的危險在於不考慮競爭,只是看到眼前某個品類是否熱門,是否火爆。

抄襲、模仿、跟風恰恰是違背定位和品類戰略的行為。


四、主 義

主義究竟是什麼?曾經有個段子,蔣委員長和毛主席兩人碰面,蔣介石說我有雄兵百萬,武裝到牙齒的美式裝備,潤之,你有什麼?毛澤東回答:我有一個主義。

一窮二白,頻頻被封鎖絞殺的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反敗為勝,不就是靠“人民的黨為人民服務”這個主義嗎?

前段時間熱播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其實反映的就是那個“主義”丟了,才造成今天被激化的社會矛盾。

主義,才能讓人心齊,泰山移。主義才能讓支持我們的人越來越多,只有大家都支持你,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餐飲企業,尤其是連鎖餐飲企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動輒擁有數千甚至上萬員工,如何讓這一群人有共同的主義,才能讓他們擁有共同的行為準則和行為標準。

如果全員不能在一個焦點上建立主義,建立一種信仰,又如何調動千軍萬馬的力量。

品類戰略的制定才能讓主義找到立足點。當餐飲老闆不再是四處模仿、抄襲,而是找到自己的品類,整個企業才有主義,才能實現共同願景、共同目標。

例如阿五黃河大鯉魚的主義就是做好一道菜“黃河大鯉魚”,以一道菜來帶動整個豫菜的復興,從而完成驅動整個企業的使命。

而巴奴毛肚火鍋的產品主義表象上是聚焦產品毛肚菌湯,而內核卻是以品類戰略-“無毛肚,不火鍋”、“越懂火鍋,越愛毛肚”,做大毛肚火鍋品類的主義。

而為了這個主義,阿五黃河大鯉魚的樊總不惜損失十套房產,力排眾議也要堅定執行“黃河大鯉魚”的品類戰略,而巴奴毛肚火鍋的杜總更是放棄了年收千萬的加盟費用,才有了今天的“巴奴毛肚火鍋”。

正如我對門頭的重新定義:門頭是餐廳的金字招牌,使命願景價值觀。

當你把品類掛在門頭上,不是就萬事大吉!而是剛剛開始,掛在門頭上的品類,不僅僅是為了讓消費者認知,而是對消費者的承諾:“這是我們家的招牌菜,我們敢向你承諾”。

而對於那些把“爆品”“單品”當成救命藥丸的“機會主義者“,既捨不得投資金錢學習,更捨不得投入精力塑造產品和體驗,只是照貓畫虎,盲人摸象,以為換個門頭,掛個爆款就算品類戰略了,這個戰略也太廉價了。

品類戰略,作為餐飲企業的第一戰略,也是餐飲企業的頂層設計,綱舉目張。品類戰略不能解決你這個月和下個月能否賺錢的問題,但是可以解決你在長期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

當有一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品類,重新塑造這個品類,推廣這個品類,最終主導並佔據這個品類,一個強勢餐飲品類品牌才就此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