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些護理知識,寶寶發燒不再是洪水猛獸

發燒,在寶寶的日常護理中是很常見的,感冒、腹瀉、過敏等疾病都可能引起寶寶發燒。其實,發燒並不一定都是壞事,反而可以促進寶寶免疫系統的成熟,但是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還是必不可少的。

掌握這些護理知識,寶寶發燒不再是洪水猛獸

體溫多少算髮燒?

正常寶寶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就為發熱。當體溫高於39℃時,為高熱;持續發熱2周以上,為長期發熱。

掌握這些護理知識,寶寶發燒不再是洪水猛獸

如何正確測量體溫?

千萬不要用手或額頭去“感覺”寶寶是否發熱或是判斷髮熱是否嚴重,因為感覺並不準確,還是應該使用體溫計來測量寶寶體溫。目前比較常見的體溫計有:玻璃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體溫計。

掌握這些護理知識,寶寶發燒不再是洪水猛獸

在向醫生述說寶寶體溫的時候,只需說明使用的體溫計類型和具體溫度即可,比如“醫生,我用耳溫槍,給寶寶測的耳溫是38.5℃”。

掌握這些護理知識,寶寶發燒不再是洪水猛獸

發燒的3個階段

發燒一般有3個過程:寒戰→高熱→退熱,在不同的階段,根據寶寶不同的表現和症狀,採取不同的護理方法。

掌握這些護理知識,寶寶發燒不再是洪水猛獸

如何降溫?

一般來說,在家庭的日常護理中常用的降溫方式有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

物理降溫:主要採用的是溫水擦浴或直接溫水浴,天氣暖和時,可直接給寶寶洗溫水浴,水溫控制在38-40°之間,冬天可用溫水擦浴,一般用37°左右的溫毛巾擦拭寶寶全身。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嬰幼兒禁止使用酒精擦浴!

藥物降溫:當寶寶體溫高於38.5℃以上時(如果寶寶雖然體溫高於35.8℃,但是精神狀態、飲食等都正常的話,可不必吃藥),可使用退燒藥物,但是次數不宜過多,時間間隔不能過密,防止過度使用造成肝腎功能的損傷。

掌握這些護理知識,寶寶發燒不再是洪水猛獸

其他小貼士

寶寶在發燒期間大量出汗,很可能出現脫水的情況,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寶寶多喝水;發燒期間的食物以好消化的為主,可少食多餐,避免增加腸胃的負擔。

而當寶寶出現下面幾種情況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3個月以內的寶寶發燒;

▪寶寶發燒40℃以上持續24小時,少尿或者無尿;

▪低燒持續4天以上;

▪發燒引起抽搐的寶寶;

▪寶寶劇烈嘔吐或者吞嚥困難;

▪寶寶呼吸急促、口唇發紫;

▪寶寶精神差,甚至昏迷;

▪退燒24小時後又升高。

掌握這些護理知識,寶寶發燒不再是洪水猛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