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興趣怎麼培養?當然是:越寫越有興趣

作文的興趣怎麼培養?當然是:越寫越有興趣

靈江小學六年(2)班蔡年傑的《網絡,讓人歡喜讓人憂》入選《第二課堂》雜誌2016年第11期有關網絡的“專題討論”(有所刪節)。

蔡年傑這篇作文本是話題《童眼看網絡》(五篇)中的一篇。之前,上海的《少年日報》以《童眼看網絡》為專題發表了其他四篇,唯獨放棄了年傑的這篇,沒想到,這次反而倒了過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所有的人與事,皆是“各有所遇”,緣來則聚,緣去則散。

我和蔡年傑的師生緣分,也僅六年級的一年時間。感覺在這一年裡,他對作文還是比較有興趣的,除了課堂作文訓練之外,在我的建議下,他還在自己的本子上隨意寫作文。

不禁想起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作文的興趣怎麼培養?當然是——越寫越有興趣!

作文的訣竅在於:你動筆了嗎?只要時不時地“下筆”,終究會有“成文”的時候。

我覺得小學時期的作文教學,要儘量少用籠統的“寫得好”或“寫得不好”去評判孩子的作文,而是要多多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想表達的,促使孩子願意寫,喜歡寫。如果非要評價一個孩子的一篇作文,那首先就要看他是不是在作文裡寫出了自己很想寫的東西,而且是真心話,非套話、假話、空話、綺麗話……

如果是“真實語”,本身就能吸引人觸動人,無需靠積累的“好詞好句”來裝飾,而且,後者反倒時常阻礙了前者純真、準確的表達。

作文的興趣怎麼培養?當然是:越寫越有興趣

網絡,讓人歡喜讓人憂

文靈江小學六年(2)班 蔡年傑

現在人類科技像火箭一般向上升,網絡的出現,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每個人身上的肉一樣,難以割捨,也不敢割捨。想不上網就好比戒毒一樣難。

而我打開電腦上網只有以下幾個目的:有時候想登QQ;有時候會玩遊戲(不過現在幾乎沒有了);有時候在網上看各種節目;有時候就上網百度,查找不會做的題目的解析與答案,或者搜索自己需要的資料。當我不開電腦時就寫作業、閱讀、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努力完成。

因為網絡太發達,也會有些不好的東西。為此,很多人也開始議論網絡是好是壞,有些還爭喋不休,有的還發火吵架。


網絡上的知識很多,有些同學會去搜索、瞭解,然後到別人面前炫耀自己是“萬事通”,讓人羨慕自己呢!在學習和生活中總會有些問題想不通,也可以到網絡上查找到相應的答案來參考。世上的人千千萬萬,網絡可以很神奇地讓有緣的陌生人互相認識。有了網絡,還可以很便捷地跟遠方的朋友、親人等聯繫,比如QQ視頻聊天、微信通話、網絡郵件,讓大家的親情友情更加深厚,心更加靠近。

網絡雖然好處很多,但壞處也不少,特別嚴重的是常常讓青少年沉迷於遊戲中無法自拔,學習成績和體力精力都會急速下降。網上還有一些不良的東西,如果經常去看,更會讓人誤入歧途,身心都將被傷害,後果不堪設想。正因為網絡的方便與高能,以致做不好的事也相當容易,惡果出現的也特別快。

網絡既有優點又有缺點,這使得人們很難辯論出結果來,而且爭來爭去也不能改變什麼。我覺得,面對網絡要對症下藥,對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其實應該要有選擇地使用,或者少用點就OK了。


我更想告訴大家,任何東西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好與壞、善與惡,就看你怎麼去使用它了!

作文的興趣怎麼培養?當然是:越寫越有興趣​編輯“小童”在專題討論之後,以蔡年傑的觀點作為總結,加了一段結束語,順便摘錄於此:

小童:蔡年傑同學的發言很好地總結了這次關於網絡的專題。確實,許多事物是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善惡之分的,主要還是看人們怎麼使用它。對於網絡而言,,有些同學通過網絡收穫了知識和成長,網絡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種工具。可對於有些同學而言,網絡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他們沉迷於網絡世界,分不清現實和虛擬世界,不但傷害了自己,更是傷害了親人。我覺得,這次來發言的同學都說得很好,如果同學們都對網絡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那麼網絡就會成為我們的幫手,讓我們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所以,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正確認識網絡,明確網絡對於我們的意義,從而努力發揮它積極的作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