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兩面派”?

家長會覺得孩子在學校會很聽老師的話,在班上會搞清潔;上課從不會走神,能言善辯。可是回到了家裡就變了另外一個人似得,就知道看電視玩遊戲,對父母視若無睹,叫幫忙做一下家務也不願意;甚至還會對父母大發脾氣。

孩子有行為差異是必然的,通過和其他班主任的瞭解,這種學生在家裡和在校表現不一致的現象普遍存在,我們應該接受這種差異並好好處理。

為何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狀態會不一樣?

家裡的環境和學校環境不一樣。在學校大家是一個群體,孩子會希望自己表現的好一點,這樣能在大家心目中有了好的形象,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

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兩面派”?

在家裡的時候是孩子最真實的一面,老師給孩子樹了明確的規矩,而父母沒有;老師給孩子兌現了明確的獎懲,而父母沒有;老師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父母沒有。

要讓孩子在家的狀態和在學校的狀態一樣。就要先看看父母日常生活有沒有給孩子帶個好頭呢,你再去要求孩子,孩子也不會有足夠的心理優勢反駁你。

如果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己在客廳看電視開懷大笑,孩子自然也會被電視內容吸引到;如果家長一下班回到家就是拿起手機玩,連吃飯也不願放下,又怎麼能阻止孩子玩手機呢?

以身作則

如果想要孩子學習更有效率,父母做好以身作則的示範,為孩子營造好的環境。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在旁邊看看書或者看看報紙裡的新聞也很好;有時間可以帶著孩子到圖書館裡學習,那裡的學習氣氛也會濃厚一下。

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兩面派”?

制定規矩和時間表

父母可以幫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和規矩;什麼時間要做點什麼,可以讓孩子有合理的時間學習,也有充分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家長也能幫助孩子做時間規劃並且監督執行。

規矩的養成必須是持之以恆的,如果孩子有什麼壞習慣,家長就著重要求這幾點,並督促孩子去遵守。

拒絕

父母要學會拒絕孩子,在學校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沒有別人的幫忙,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父母偶爾需要“狠心”點,當孩子不願自己動手想找大人幫忙時,不妨先拒絕他試試,當孩子不得不靠自己的時候,潛能就被激發出來了,很多事就都能做到了。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