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35戰鬥機來了,遲到的它與蘇-35,孰優孰劣

眾所周知,俄羅斯空軍戰鬥機的兩個製造商為蘇霍伊和米高揚設計局。這兩個製造公司就相當於我國的成飛和沈飛。我們都知道,蘇霍伊所生產的戰鬥機是蘇系列戰鬥機,代表有蘇-27、蘇-35。而米高揚設計局製造的是俄空軍的米格系列戰鬥機,代表有米格-21、米格-29。

米格-35戰鬥機來了,遲到的它與蘇-35,孰優孰劣

米格-35

近日,我國空軍接收了全部24架蘇-35戰鬥機,可以說蘇系列戰鬥機這幾年都一直有新研的機型,但米格-35戰鬥機好像並不太被人所認可。米格-35戰鬥機是米高揚設計局基於米格-29M和米格-29K的基礎上來研發了一款四代半戰鬥機。也是俄羅斯主要用做外貿的一型戰鬥機。早在2012年,印度曾有一份126架軍機的採購大單,米格-35就在選擇之列,但最終印度在米格-35、美國F-16、F/A-18E/F戰鬥機、法國陣風以及英國颱風戰鬥機中選擇了法國陣風戰鬥機,米格-35宣佈出局。

米格-35戰鬥機來了,遲到的它與蘇-35,孰優孰劣

陣風戰鬥機

那麼,米格-35戰鬥機性能究竟怎樣呢?與我國剛剛接收的蘇-35戰鬥機相比,又熟優孰劣呢?首先,米格-35戰鬥機為雙發單座中型戰鬥機。後續又推出米格-35D雙發雙座型號,最大起飛重量為29.7噸,搭載兩臺剋星莫夫RD-33MK加分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2.25馬赫,最大航程為3100公里,作戰半徑為1000公里。擁有武器外掛點九個,最大外掛重量為7噸,可搭載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以及KAB-500L精確制導炸彈。米格-35的雷達為著名的“甲蟲”系列有源電掃描雷達,可同時追蹤30個目標,並打擊其中的6個。從米格-35的性能參數來看,米格-35與蘇-35戰鬥機雖同屬第四代半戰機,但其實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米格-35戰鬥機來了,遲到的它與蘇-35,孰優孰劣

米格-35

蘇-35戰鬥機屬於重型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34.5噸,搭載兩臺AL-35FM加力發動機,也稱為軸對稱矢量發動機,單是發動機就遠遠強於米格-35所搭載的發動機,也正是蘇-35的軸對稱矢量發動機,讓蘇-35戰鬥機擁有超強的機動性能,這一點米格-35也是無法比擬的。蘇-35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同樣達到了2.25馬赫,最大航程為3600公里,高於米格-35戰鬥機的3100公里,作戰半徑為1580公里,是米格-35戰鬥機的1.5倍。蘇-35搭載的雷達是雪豹-E相控陣雷達,也優於米格-35所搭載的雷達,雪豹-E雷達可同時探測和追蹤30個目標,並對其中的8個目標進行打擊,並且蘇-35採用了全玻璃座艙。蘇-35戰鬥機的外掛點多達12個,採用多用途掛架外掛點可達14個,掛載能力達到8噸,可掛載俄式所有精確制導武器。因此蘇-35戰鬥機也被認為世界最優秀的四代機。

米格-35戰鬥機來了,遲到的它與蘇-35,孰優孰劣

蘇-35戰鬥機

由此可以看出,蘇-35戰鬥機性能更加強大。顯然遲到的米格-35戰鬥機與蘇-35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從各方面數據來看,以及俄羅斯軍方的採購數量來看,蘇-35戰鬥機可以說是完全碾壓。對於丟失了印度這一大單的米格-35戰鬥機,卻在2015年與埃及簽署了20億美元的採購合同,共包括46架米格-35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