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洁良事件”给我们的警示

导语:自媒体诞生以来,呈现出将人性放大的趋势,同时身边不断有“精日”分子的出现,以及近期的“洁洁良事件”,再次为我们的思想文化建设敲响了警钟。

“洁洁良事件”给我们的警示

2018年9月1日随着厦门大学官网关于处分“洁洁良事件”当事人的一则通告,再次将民众的焦点集中到了“精日”分子身上,更让我们痛心的是本科毕业于辽宁大学,硕士就读于厦门大学的一个受过优秀高等教育知识分子居然在品德方面出现了缺失,高素质人才在德行方面出现了问题,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才的一种可惜,更说明中国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洁洁良事件”给我们的警示

相信许多人的思想品德最早接触是小学,有思想品德课,老师很耐心的给我们讲着勤俭,节约,升国旗要行注目礼。可是这些都局限在小学。而随着年龄增长,学业的繁重,初中,高中唯一的轻松课就是体育了,除此外,其他的每一门课都是与中考高考相关联,思想品德更是无从谈起,有人说不是有历史和政治吗,但是请记住,那是政治,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不是思想品德,更不是修身,缺乏内心沟通的桥梁,更缺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多样化形式,因此,在人生成长期更需要思想品德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建设。好在国家日益重视素质教育,“德”于才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