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中国八百年的军事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起源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北魏孝文帝为了巩固统治,制定了严格的士族制度,根据等级享受政治经济特权,并由朝廷以法律形式规定,而北魏的士族大部分起源于关中和陇西一带,且多是以军队起家,故史称关陇军事贵族。关陇军事贵族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主体。

纵横中国八百年的军事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关陇贵族集团的最终形成,与府兵制的建立息息相关。而集团内部核心人物间确立的姻亲关系,则更加关陇集团的凝聚力,保持其势力在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一直长盛不衰。这其中的代表便是独孤信。独孤信为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的长女嫁与宇文泰的长子,即后来的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嫁与同为八柱国的李虎的儿子李昺,即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幺女则嫁给了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的儿子,即隋文帝杨坚。“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其他如杨坚长女嫁与北周宣帝宇文赟,李渊妻窦氏的父亲窦毅尚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等等,不胜枚举。在这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中,产生了从西魏到北周再到隋,直至唐初的新一代门阀贵族,而这几个时代的皇室后族大多都出自这些家族------宇文泰子孙为北周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大将军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北周历代皇后多在这些家族中产生,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关陇集团之所以强盛达百余年,这并不是偶然的。集团的上层精英们通过府兵制而与土地发生关系,巩固了其经济基础与军事基础;又通过相互之间的联姻,编织了一张几乎涵盖整个国家自皇帝以降的全部统治者的关系网。

纵横中国八百年的军事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如此强大的力量自然为皇帝所不容,特别是西魏,北周的皇位更换更是让皇帝坐立不安,隋文帝能够取代北周就是得到了关陇贵族集团支持,北周上下连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李渊刚刚起兵没多久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攻长安占据关中为的就是能够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自隋文帝开始凡在位皇帝都在极力的打击关陇集团,自隋文帝时期就开始酝酿的科举制就是为了打击关陇集团而出现的,隋炀帝建造东都洛阳也是为了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可以说隋的灭亡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关陇集团造成的。唐太宗看到了关陇集团的恐怖实力,太宗皇帝在位期间为了对抗关陇集团开始培养山东寒族阶级在朝中的势力,秦琼,程知节,魏征,房玄龄等山东寒族得到重用。然而太宗皇帝到死也没有完全清除关陇贵族在朝中的势力,任命长孙无忌为顾命大臣就是对关陇贵族的妥协。

纵横中国八百年的军事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但是在贞观年间关陇军事贵族还是得到了极大的削弱,府兵制是关陇集团赖以存在的根本。自北周至唐,虽经过周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的改革,但府兵制已渐渐趋向瓦解。隋文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军队长期没有战事,军人得不到锻炼,每日养尊处优,军队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到了唐太宗时期,由于太宗皇帝有意削弱府兵,府兵已不堪征伐。贞观四年之后,太宗引用蕃将(如阿史那杜尔、契苾何力等)以控制府兵。而胡族蕃将力量的强大,逐渐削夺了关陇集团对军事力量控制,这成为其衰败的重要原因。到了高宗武后时期倚靠着新兴的寒族大力科举制的,重用山东寒族(如张柬之狄仁杰等人),彻底的掀翻了关陇集团在朝中的势力,关陇集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关陇贵族集团自宇文泰到长孙无忌,达一百余年鼎盛时期。其中衍生出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期间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全出于这一集团。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纵横中国八百年的军事集团——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后续:前文标题提到关陇集团纵横八百年。有一种说法是关陇集团最早起源于战国时秦将司马错,王翦,李信等人。后来关陇集团各家族与其多有联系,李虎便是李信后代。汉朝的李广也是李信的后人。隋皇室自称弘农杨氏,而弘农杨氏的始祖便是杨喜,杨喜大家可能不知道,项羽乌江自刎尸首被五人夺得,其中便有杨喜。杨喜本为秦人,秦被灭后投刘邦。秦汉时期的将领也多出自关中及北方一带,与后来的八柱国十二将军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才有了关陇军事贵族纵横八百年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