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降”到底有多损阴德,看看那些杀降者的下场

自古有云:杀降不详,自古以来杀祥者甚多,无论目的究竟为了什么,下都很悲惨,似乎冥冥之中都在印证着“杀降不详”这句话。下面我们看看具有代表性的几将军的下场。

“杀降”到底有多损阴德,看看那些杀降者的下场

白起:公元前262年被围了四十多天的赵军终于撑不下去了四十多万人投降秦军,白起为了灭赵不受拖累,毅然坑杀了这四十万赵军,仅仅只留下了二百多个年龄小的孩子给赵国报信。后来,秦王听信谗言赐死白起,自刎前白起对天发问:“我何罪于天而至于此哉”良久,又自言:“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于是自杀,一代战神直至死前方才醒悟,岂不晚矣!

“杀降”到底有多损阴德,看看那些杀降者的下场

项羽: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行至新安,因担心秦朝降军生变,在新安城南将20万降兵全部坑杀,只留下雍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此事震惊了天下,从此秦人恨透了项羽,后来项羽在垓下兵败自刎,项羽死后,王翳取了他的首级,吕马童、杨喜、杨武、吕胜分了项羽的遗体,五人皆被封侯。可谓死不得全尸!不知道项羽在新安的那个夜里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是个什么下场。

李广:李广经历景帝武帝两代,镇守长城一线数十年,大小战役七十余次却至死也没能封侯,李广对自己不能封侯的事情极为不解曾请教一位卜士,卜士反问将军可做过什么后悔的事情吗?李广这才讲曾用欺诈的手段一天之内杀了八百降卒。李广杀降致其一生命运坎坷,最后因迷路未能与大军会合,愤而自杀,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 嗟乎!时运不齐,鸣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杀降”到底有多损阴德,看看那些杀降者的下场

拓跋珪: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燕建兴十年(公元395年)农历七月,后燕皇帝慕容垂派太子幕容宝为元帅,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为副元帅,领兵八万,向北魏大举进攻,北魏采取坚壁清野战术,拒不与之交战。后燕师老兵疲之后,不得不回撤,北魏拓跋珪立即率精兵二万骑渡河,追击燕军并大败燕军,俘获五万人。后来,在北魏大臣王建的建议下,所有投降的燕军全被坑杀。公元409年,拓跋珪次子拓跋绍生母贺夫人(此女为拓跋珪亲生母亲的亲妹妹,也就是拓跋珪的亲姨妈,并且已有丈夫。拓跋珪秘密令人杀贺夫人的丈夫而纳她为妻,生下拓跋绍)有过失,拓跋珪幽禁她于宫中,准备处死。贺氏秘密向拓跋绍求救。拓跋绍当晚带人翻墙入宫,杀掉拓跋珪,时年三十九岁。一代雄杰,竟死于亲子之手!

常遇春:大明开国六公爵之一,一生征战从未兵败。最大的毛病:爱杀降(别人杀降有的是迫不得已,有的是只有一次两次一次这兄弟是喜欢杀降,说明经常这么做)。明史记载的一次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池州交战,俘虏陈友谅降卒3000余人,常遇春将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了几个和陈友谅报信的活口。洪武二年七月七日,追讨元顺帝,全歼开平元军后,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得暴病卒于军中,年仅四十岁。

“杀降”到底有多损阴德,看看那些杀降者的下场

胡宗宪:胡宗宪,明代抗倭名将,嘉靖三十五年擢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浙、闽总督,后来又加封太子太保及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五年八月,倭寇徐海入平湖城向胡宗宪请降。胡宗宪一边稳住徐海,一边加紧部署兵力。这时,已经投降的陈东秉承胡宗宪的命令,率领其本部攻击徐海部。徐海仓惶出逃,途中负伤。第二天,官军又将徐海团团围住,经过一场激战,徐海投水而亡。作者在杀降的将军里面最喜欢的就是胡宗宪这个人物,可以说没有胡宗宪,沿海倭寇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平定,胡宗宪为保住权位消灭倭寇不惜投靠严嵩。然而,胡宗宪终究没有逃过“杀降不详”这个魔咒,最后冤死于诏狱,死前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杀降”到底有多损阴德,看看那些杀降者的下场

“杀降不详”如同一个魔咒,几乎所有的杀降者都没有好下场。作者个人认为以上几位最不该死的就是胡宗宪,其虽然也有其他一些污点,然而在胡宗宪的努力下剿灭了为祸数十年的倭患,于民让东南沿海的百姓得以稳定的生活下去,于国东南沿海是大明的赋税重地,东南稳定则国库充足国家得以正常运转。然而毕竟杀降不详,无论是项羽还是胡宗宪,他们终究都败给了天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