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超載13年,為何屢禁不止,反而越來越凶?

治理超載13年,為何屢禁不止,反而越來越兇?

車輛超限超載違法運輸現象十分嚴重,不僅損壞公路基礎設施,引發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而且直接導致道路運輸市場的惡性競爭和車輛生產使用秩序的混亂。根據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從2004年6月開始,交通部、公安部、發展改革委、中宣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安全監管總局和法制辦等8部門聯合在全國範圍集中開展了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超限超載車輛數量依然較大,暴力抗法、野蠻闖關事件時有發生,個別地方工作出現鬆懈,超限超載有所反彈,治理超限超載的長效機制亟待建立和完善。為鞏固和擴大治理工作成果,從根本上解決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問題,經國務院同意,現就進一步做好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 中文名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
  • 文件號
  • 國辦發〔2005〕30號
  • 發 布
  • 國務院辦公廳
  • 時 間
  • 二○○五年六月一日


治理超載13年,為何屢禁不止,反而越來越兇?

自2016年9月21日“史上最嚴限超載令”出爐以來,全國各地治理公路超載超限行動一直開展得如火如荼。然而,“921新政”雖然統一了車輛超載超限的認定標準,但部分地區開展工作時卻並未按照統一標準進行。

日前,交通部專門為此發佈通知,要求各地嚴格執行全國超載超限認定標準。

2017年山東省共檢查檢測涉嫌違法超限超載貨車650萬輛次 處罰違法超限超載62.18萬餘起

自2016年9月21,按照全國治超工作領導小組和省政府統一部署,我省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整治公路貨車違法超限超載行為專項行動,掀起了新一輪治超工作熱潮。各級黨委政府對治超工作高度重視、大力推動,交通、公安、經信、工商、質監等部門密切協作、紮實行動,形成了政府主導牽頭、各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全省公路治超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對保護公路建設成果、保障安全生產、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全國治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對我省治超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專門作出批示,給予了充分肯定。

運輸的貨物超過貨運機動車的荷載總重,稱為超載。

現象

貨運車輛超載運輸造成的破壞與損失觸目驚心,有關部門不斷強調嚴加管理,但就是屢治不愈,時至今日超


治理超載13年,為何屢禁不止,反而越來越兇?



載狀況未見根本性好轉,有些地方還愈演愈烈,成為公路運輸的一種癌症。據有關部門調查,載重2.5噸的各類貨運車輛,超載超限比例高達30%到85%。這些超載車最大裝載率都在300%以上,最高達760%,即1輛額定載重2噸的貨車,實際運載量達到15噸。據有關部門在一些重點超載地區調查發現,運輸車輛幾乎100%超載,超載程度一般都在一倍以上,有的達到5至6倍。如此超載,就是用鋼板鋪設的路面也要沉陷、斷裂。

治理超載13年,為何屢禁不止,反而越來越兇?




危害

研究發現,當汽車軸載超過標準載一倍時,行駛公路一次,相當於標準車輛行駛瀝青路面256次,行駛水泥混凝土路面65536次,而且核定載重量越大的車輛,超載對公路的破壞越嚴重,目前我國監測到的車輛最大單後軸載重達24噸。這種車輛行駛水泥公路一次,相當於標準車輛行駛121萬次。據專家介紹,1條設計使用15年的公路,如果行駛車輛超載1倍,其使用年限將縮短90%,即只能使用1年半。許多投入鉅額資金建成的公路,由於超載車輛碾壓,路面早早就出現龜裂、坑槽、沉陷、翻漿、車轍、橋樑鋪裝破碎、板體斷裂等病害,每年都要投入鉅額資金進行維修。有關專家計算超載者每獲利1000元,國家就相應損失6000元,還不算超載造成國家大量應收稅費的流失。

超載還大量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由於超載,車輛控制能力降低,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同時超載對公路造成破壞,使車輛行駛速度受到影響,一些超載車輛常常只能以一二十公里的時速爬行,大大影響了公路運輸能力的發揮,降低了車輛運輸效率。

原因

超載屢禁不止,首先在於有關部門的“不作為”,以致養虎遺患。初始階段,有關管理部門對超載現象的置若罔聞,使違規者大獲其利,奉公守法者吃虧,於是正規廠家也幹起了大噸小標的營生,各種所謂“某某王”的車型,便因此應運而生,終於釀成了今日的局面。這些正規廠家生產規模大,技術水平高,企業信譽好,他們參與進來,不僅使超載向規模化、規格化發展,而且使肇事者從心理上產生一種合法化的感覺,更加堂而皇之,因此對社會的危害也就特別嚴重。


治理超載13年,為何屢禁不止,反而越來越兇?


為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拒絕超載



治理超載13年,為何屢禁不止,反而越來越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