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篇):卢沟桥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亦称永定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距离北京市中心约15公里。该桥因跨越卢沟河而得名。卢沟桥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弧拱跨度为11米,扁平率为0.69。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沟桥是在金朝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但尚未开工,金世宗便在大定二十九年初病逝。大定二十九年六月,金章宗开工兴建卢沟桥,明昌三年三月竣工。初名“广利桥”。后因此桥跨越芦沟,故人称“芦沟桥”。“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便成为“燕京八景”之一。

明朝自永乐十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共修桥6次,这6次均没有大的工程。其中明朝正统九年重修卢沟桥是比较重要的一次。清朝自康熙元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两次工程稍大。卢沟桥在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康熙帝命在卢沟桥西端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的经过。桥东端立有乾隆帝为“燕京八景”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及桥东头的宛平县城发生“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在事变中,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桥面上加铺柏油。此外还修缮了石栏、望柱及碑亭。

卢沟桥两侧石护栏共有281根望柱,每根望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许多石狮。卢沟桥总计有501只石狮。民间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1962年,据北京市文物工作队采用编号的方式调查,卢沟桥上的大小狮子共有485只。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只,石狮总数达到502只。1988年遭受雷击后损失3只石狮,剩下498只;1997年修复了这3只石狮。

1986年,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在修缮工程中清除了1949年后在桥面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全面整修了桥券、桥墩,对全部栏板、望柱、地袱、桥面、华表、石碑等实施部分风化及防渗漏保护措施,桥面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卢沟桥的原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