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挨打的孩子,比起不怎么挨打的,长大后差别真的非常大

大家好,我是头条号翔哥说家教的作者翔哥,很多的朋友都说一个孩子“不打不成器”,这句话已经在民间流传百年,所以也就有很多的父母将它奉为教育子女的首选,但是

作一个经常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父母,这样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好吗?

小时候常挨打的孩子,比起不怎么挨打的,长大后差别真的非常大

家长也许不知道一件事:一个从小就被父母打骂教育的孩子同一个不怎么挨打的孩子相比,在成年之后会有很大的差距。

小时候就经常挨父母打的孩子

我的一个邻居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遵循“不打不成器”这样一个原则,每一次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妈妈心里冒出来的最佳方法就是用棍子解决问题,认为只要打得狠,孩子以后就会记住不会再去犯同样一个错。这个妈妈殊不知这种方式不仅不能让孩子接受教训,还会让孩子心里对妈妈产生很多的意见,让母子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差。

小时候常挨打的孩子,比起不怎么挨打的,长大后差别真的非常大

更可怕的是,长此以往,邻居的孩子如今变得有一些自卑,遇到一点事情也会想到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如今孩子早早嫁人后就只是天天在外打工为生,也不怎么回娘家了,对自己的姥姥也不怎么亲热。

小编看来,常用武力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犯错问题实际上是这部分父母无能的表现,这样的方式不仅没有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还会产生家庭矛盾,让孩子对父母心生怨恨,这部分孩子在他们长大之后内心也会变得懦弱而且偏激,难有出息。

小时候常挨打的孩子,比起不怎么挨打的,长大后差别真的非常大

小时候不怎么挨打的孩子

而小刘就要幸运得多了,他有着一个十分明事理的父亲,虽然平常对小刘也会很严肃,但是他却坚信用打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是没有实际作用的,他说,无论多大的孩子都会有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也需要来自自己亲人的尊重,因此,虽然父亲很严肃,小刘依旧非常崇拜自己的父亲。

曾经有一次父亲发现小刘偷拿了家里橱柜的钱出去玩,从小都没有挨过打的小刘这一次挨打了,挨了父亲的一巴掌,小刘感到心里很委屈,父亲带着小刘来到一个房间,两人面对着面谈了很多的话。

小时候常挨打的孩子,比起不怎么挨打的,长大后差别真的非常大

父亲对着小刘说道:“从你还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从来没有真正打过你一次,但是这次你的行为真的是触及了我的底线,我打你是要让你记住这件事情以后坚决不能再做,如果做了就肯定会挨打,我希望你能够记住,这样做是错的。”

果然,通过父亲这一次打孩子后的谈话,小刘就再也没有犯同样的错误了,长大后的小刘也因为自己的诚实守信将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小编总结:孩子犯错后父母当然需要教育,但是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这时候的方法,不能孩子一犯错就使用暴力的解决方式,这样是肯定不行的,如果孩子的所作所为触犯了你的底线,父母这时候当然就可以适当通过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是打之后还不算完事,还需要及时告诉自己的孩子他们是为什么会挨打的,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小时候常挨打的孩子,比起不怎么挨打的,长大后差别真的非常大

要让自己的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什么事情是以后不能再做的,做了就会挨父母的打,要让孩子永久记住他挨过的打,避免以后再犯。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看出,一个从小就经常挨父母打的孩子和从小就不怎么挨打的孩子,长大之后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亲,你是怎么教育家里宝宝的呢,你曾经也打过孩子吗,如果你有什么更加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