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

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

近年来,线上教育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12198.9万人。但调查发现,用户量较大的学习类APP却存在不少乱象。昨天,教育部印发通知,学习类APP不能随便用了!

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也蓬勃发展,各类教育辅导APP纷纷走入中小学校园。然而,部分学习类APP在内容、资质和收费等方面缺乏监管,变味的应用体验引发争议。对此,教育部1月2日印发通知:中小学生应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涉嫌违法的要上报查处。

文件强调:

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要立即停止使用,退订相关业务。

同时,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

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
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

教育部:

APP进校园,备案,双审查

针对近期一些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等内容的APP进入部分中小学校园,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的现象,通知提出以下四点要求。

1

排查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排查,凡发现包含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要立即停止使用,退订相关业务,卸载APP,取消关注有关微信公众号。同时将涉嫌违法违规的APP、微信公众号报告当地网络信息管理和公安部门查处。

2

审查

各地要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学校首先要把好选用关,严格审查APP的内容及链接、应用功能等,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审查同意。

要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使用的学习类APP纳入统一管理,未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教师不得随意向学生推荐使用任何APP

进入校园的学习类APP不得向学生收费或由学生支付相关费用。要保障学生信息和数据安全,防止泄露学生隐私。

3

日常监管

今后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不得在课外统一组织或要求、推荐学生使用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学校和教师不得利用APP发布学生成绩、排名等信息。

4

探索长效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建立学习类APP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互联网+教育”,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

盘点

那些曾被点名的有害APP

近年来,伴随着日渐增长的在线学习人数,“作业帮”“阿凡题”等学习类APP也乱象频发。在线学习APP被多次爆出夸大师资宣传、内容内含不良信息、暗藏网游界面、诱导学生充值等问题。

部分家长表示:自从给孩子下载了学习类APP之后,孩子每天都在使用APP时偷偷玩游戏、聊天,导致成绩直线下滑。很多家长对此既担忧,又无奈。

以下是2018年媒体曾曝光过的学习类APP的乱象。

1

“一起小学学生作业APP

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深圳的赵先生向记者反映,上小学3年级的儿子每天都在使用一款手机APP,因为老师在上面布置了家庭作业,可最近,赵先生发现儿子在完成作业后继续抱着手机不放,赵先生仔细检查后发现这款游戏有网络游戏的界面。

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

赵先生担心儿子沉迷这款APP中的游戏,但是面对老师的要求,他也不得不同意孩子继续使用。

北京市熊先生也向记者反映,在老师的推荐下安装了“一起小学学生”作业APP,老师把作业布置到APP,然后把作业完成情况发到微信群。这款APP软件内关于游戏的选项特别多,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购买欲。不到两个月,熊先生在孩子的要求下在游戏内购买了虚拟道具达1200余元人民币。

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

深圳、北京、重庆等地的家长都向媒体反映,在老师的推荐下下载使用了这个APP。

2

“互动作业”APP

另一款名为“互动作业”的APP也被媒体曝光含有内置游戏,并通过奖励推广的方式打入各个学校,美其名曰为各种游戏任务为促进学生学习。

该款APP首页设有“学习”“搜索”“课间”“反馈”“我的”5个栏目。在“课间”一栏中,含有“五子棋”“斗兽棋”、“打砖块”“六角拼拼”四款小游戏,以及“点歌台”“爱微游”“小互说”等板块,其中的“爱微游”,即是家长所说的游戏中心。

中小学生立即停用和卸载有害APP!赶快自查

互动作业APP

记者查看了“互动作业”APP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作业小互”的历史消息,发现在这个自称“中小学生欢乐根据地”的微信公众号中,充斥着大量低俗及挖苦老师的不良内容,含有“网恋”“污”“早恋”等字眼的标题党文章被多次推送。

3

“作业盒子APP

在“作业盒子”APP课程“闯关”任务中,弹窗提示小学生“在PK赛全国排行中获得第一,就能获得1000积分。”于是,一些孩子纯粹为了这些积分拼命刷题或者参加全国PK排名,甚至央求家长花钱开通服务。

用积分和金币可以抽奖,可以兑换虚拟奖品或者布克同步练的语数英PK点,也可以兑换实物奖品,比如毛绒玩具、四轴飞行器、文具套装等、铅笔、钢笔。不得不说,抽奖页面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奖品展示了小米平板、空气净化器、188元现金红包、iphone X等有诱惑性的大奖,但是,记者在滚动的中奖名单中,看到的都是0.01元现金奖。

4

“阿凡题”APP

在“阿凡题”的手机学习APP主界面中,“声控福利社”的字样格外醒目,点击后被引导到了名为“闪聊”的软件下载界面,而在这款软件的介绍中,记者见到了这样的介绍“该款软件含有轻微色情内容或裸露”。

面向未成年人提供学习辅导的“阿凡题”APP为何会出现如此的内容呢?记者联系阿凡题APP的客服后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这个看小孩自己的选择吧,他们即使不在阿凡题APP上下载这些软件,也会在很多别的地方都能看到。”

5

一款拍照搜题APP

据华商报报道,最近,沪上某高中数学教师发现,班级里好几名学生作业的答案出现了“荒唐的”“雷同的”错误。一问才知,他们都是抄了搜题APP上给出的错误答案。

在APP-Store中搜索“作业”二字,便会立即出现各种各样的搜题APP。下载搜题APP,对着习题用手机摄像头拍照上传,不到两秒钟,相应的答案和解答思路、解答过程等就会跳出屏幕。

感谢浏览

深圳少年派

在这里,我们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合作电话:0755-835217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